田衛(wèi)峰 郝雩帆 云南廣播電視臺
榜樣人物在電視新聞中作為典型的積極形象,是當前社會文化價值的具體代表。榜樣人物是現實存在的,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價值,用文化符碼的宣傳形式將積極的正能量和社會價值觀以及傳統文化傳承給社會大眾。對電視新聞中的榜樣人物所存在的文化價值和意義進行分析,有著獨特的社會意義,有助于構建更美好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凝聚社會共識,起到積極向上的輿論引導作用。因此,電視新聞從業(yè)者需要明確榜樣人物宣傳存在的文化價值,以此為方向拓展思路和內容。
和傳統的廣播媒介與印刷媒介相比,電視媒介的內容展示更加直觀,有著很強的時效性,還存在視角廣泛、內容豐富的優(yōu)勢,而且和網絡媒介相比更具備真實性與權威性。電視新聞采集過程也是十分復雜的,包括前期的主題策劃和現場訪問,訪問過程的鏡頭拍攝與設計,解說詞的設計和后期剪輯工作等,用多個復雜的流程將新聞事件的大概內容和發(fā)展過程完整地展現出來,這以解說形式更能吸引大眾的觀看與討論。在當前,大部分的新聞事件由電視新聞報道出來,是受眾最容易接受的一種報道形式[1]。
在我國的電視新聞當中,對榜樣人物的報道與宣傳是十分具有中國特色和風格的。在宣傳榜樣人物的電視新聞當中,榜樣人物便是道德模范和先進典型。以最成功的榜樣人物報道欄目《感動中國》舉例來說,這一欄目已經成為當前中國人民的精神文化盛宴。之所以社會大眾能夠接受電視新聞的報道形式,主要是因為電視媒介能夠將畫面、字幕和音響以及解說詞綜合運用起來,還能同時運用與移動圖像符號與聲音符號,可以將榜樣人物的生平事跡和言行舉止以及崇高的精神文化更真實地展現出來,這些內容和事跡的展示更加生動形象、準確,使觀眾更好地接收新聞信息。只有社會群眾樂于接受、易于接受,這些感人事跡才能傳播到大眾當中,才能真正發(fā)揮出榜樣人物的帶頭作用,將正能量和核心價值觀真正傳遞出來。作為一種傳統報道形式,電視新聞是當前榜樣人物宣傳的重要渠道,通過電視新聞所具備的宣傳影響力和現場感以及穿透力,能夠加強榜樣人物事跡和精神文化宣傳的感染力,在潛移默化中能夠形成一種獨特且無法替代的傳播效果。
從符號學理念上來看,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某種特定符號。符號作為信息的載送代碼與有意義的一個載體。在電視新聞中,榜樣人物也是一種獨特的新聞符號和文化符號。
卡西爾抽象的把人定義為符號,將人類的歷史與人的行為定義為文化。換句話來說,人是物理存在的,人本身就是一種符號。符號能感知的層面也就是符號的形式,運用符號理論學知識來說,這種形式被稱作“能指”??筛兄柕男问蕉紒碜杂谝粋€物理實體,只有這樣才能有根據的去識別這一特定符號,并更深一步地了解符號形式背后所存在的意義。除“能指”之外,每一個符號還有著其抽象的內容和含義,也就是“所指”,其中包括符號所傳達的思想情感和價值意義以及意志等多方面內容。而電視新聞中的榜樣人物在現實環(huán)境中是實際存在的,他們作為時代先鋒和道德模范,是有著特殊含義的符號,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值得了解和感悟[2]。
實際上,新聞傳播活動的過程就是圍繞新聞符號將新聞信息傳播出去并接收新聞信息的全過程。以電視新聞的傳播形式圍繞新聞符號,將無數個新聞事實組合起來創(chuàng)設擬態(tài)環(huán)境,最終呈現到觀眾面前。電視新聞符號的主要構成是文字、語言、圖像和圖片等,將這些符號整合起來由新聞傳播者進一步的“把關”,再通過“議程設置”結合新聞價值和文化規(guī)范判斷,把榜樣人物的事跡和言行舉止以及思想道德進一步的符號化。也就是說,電視新聞所制定的文化符號是對榜樣人物的事跡和業(yè)績以及精神的一種符號轉化,新聞傳播者把傳播內容和意義轉變?yōu)樨S富的新聞符號,使受傳者更好、更容易地接受這些表達意義與內容的文化,從而來理解和認知新聞中所表述的文化內容與思想,更深一步地對這些新聞內容進行評價和判斷,并在思想意識中能夠做出反饋。電視新聞能夠對現實存在的榜樣人物以新聞符號的形式呈現在擬態(tài)環(huán)境當中,也就是說擬態(tài)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現實環(huán)境的映像。在現實環(huán)境當中,榜樣人物是一種自然符號,而電視新聞可以將其轉變?yōu)樾侣劮?,經過一系列的新聞選擇階段,把想要傳達的信息通過符號的形式展現出來。在現實環(huán)境,有許多人物符號并不存在于擬態(tài)環(huán)境當中,這主要是因為這部分人物符號并沒有被新聞傳播者挖掘出來,或許不具備新聞傳播價值。利用電視新聞報道的方式,榜樣人物的事跡能夠更全面、真實的傳播出去,同時還可以聯合其他的新聞手段,共同構建一個能夠反映出客觀現實環(huán)境的新聞符碼。
文化的傳承是需要載體的,而符號便是一種獨特的文化載體。有著道德范疇和思想精神的文化都有著其抽象意義,而這些抽象意義往往是無法識別、難以觸摸和無影無形的,是難以傳播的。因此,這些抽象意義想要得以傳播,就必須寄托于可感載體,可感載體所攜帶的精神思想和價值意識等抽象內容能夠實現傳播。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也需要物理形式進行承載,是需要可感符號進行具象化的,而榜樣人物正是可感符號的突出代表。以符號的形式,榜樣人物能夠成為傳承并宣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重載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符碼。在文化中抽象的意義和價值都能夠通過榜樣人物的光榮事跡與感人經歷,更充分地傳達出來。以文化符號的形式,榜樣人物的宣傳能夠被受眾的聽覺與視覺感官感知到,從而能夠進一步發(fā)揮出其文化意義。
在電視新聞中的榜樣人物是一種能夠被感知且具體化的文化象征,有著積極的正能量思想和文化精神。接下來結合榜樣人物所具備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展開分析,主要包括榜樣人物對優(yōu)秀文化美德的傳承與發(fā)揚。
我國有著許多內涵豐富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包含許多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與高尚美德。每個人對傳統美德都有著不同的認識,但精神實質是基本相近的。從整體來看,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價值觀主要包括民族大義與愛國情操,包括不斷向前的奮斗精神和博大胸懷,包括舍生取義的偉大英雄氣概,還包括注重個人修養(yǎng)與道德操守的情懷,包括自強不息的精神和高昂斗志,還有著關愛老幼與生命的良好風尚,包括誠信樸實的個人操守。
透過榜樣人物能夠觀察到傳統美德的內涵與力量,這些榜樣人物終有救助社會的貧困人士,有的堅守自身崗位,通過不斷努力來實現自身價值,有的在困境中仍然不屈不撓,有舍己為人和見義勇為的英雄戰(zhàn)士,也有幫助貧困學子的愛心人士。通過宣傳這些榜樣人物,能夠對這些傳統美德進行宣傳。在一個個案例中,帶領社會群眾發(fā)現榜樣人物所具備的精神力量,起到更好的宣傳作用[3]。
在我國的精神文化建設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是價值標準和文化規(guī)范的具體呈現,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全國人民道德追求與理想信念的代表。核心價值觀念還包括了中華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與創(chuàng)新精神。
在制作電視新聞節(jié)目時,榜樣人物是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履行者,同時也是體現核心價值觀的標志。對此,電視新聞媒體人就需要加強對榜樣人物宣傳的重視,發(fā)揮出透過榜樣人物宣傳和發(fā)揚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對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進行積極傳播,有助于推動文化宣傳工作的展開。利用電視新聞節(jié)目將榜樣人物的典型事例進行宣傳,能夠從整體上提升社會群眾的道德素養(yǎng),通過分析典型人物與新聞事件的文化價值,能夠讓社會群眾更容易地接受并踐行核心價值觀。從這一意義上來看,通過建立文化認同才能使核心價值觀更容易得到接受和踐行,使榜樣人物能夠得到具體可感。
然而,榜樣文化會受到傳播者和傳播內容以及傳播媒介的影響與制約,那么該如何充分發(fā)揮出榜樣文化的作用,就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媒介傳播者要更好的發(fā)揮出自身的把關作用。作為新聞的傳播者,一定要嚴格按照把關標準,充分挖掘、收集和提煉榜樣人物的事例,并將榜樣人物的事例信息進行符號化轉變。在這時,電視新聞從業(yè)者該如何選擇榜樣人物,確定報道形式和報導時段,怎樣選擇報道時機和傳播媒介都是需要深入研究和嚴格把關的問題。
其次,發(fā)揮出媒介的聯動優(yōu)勢。想要加強榜樣文化的傳播效果,單單依靠電視媒體是不夠的,還需要網絡媒體和廣播媒體以及地方媒體的共同參與。不同媒介都有著其獨特優(yōu)勢,多個媒介的相互配合和協調,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出榜樣文化的文化傳播和輿論引導作用。以《感動中國》欄目舉例來說,通過新聞人員的解說和對榜樣的評價以及獲獎人物感言,能夠觸及觀眾心靈,尤其是人物細節(jié)的特寫鏡頭往往使觀眾心靈得到極大震撼。在近些年網絡媒介的發(fā)展也給榜樣文化的宣傳開辟了新型的傳播途徑,比如人民網和新華網等網站開設了榜樣人物宣傳專欄。多個傳播媒介的有效組合能夠加強榜樣文化的有效傳播。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各個階層中都存在著榜樣人物,利用電視新聞能夠充分對榜樣人物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養(yǎng)進行宣傳,能夠發(fā)揮出更高的文化價值。在電視新聞制作中,新聞人要把好關、做好議程設置,不僅要展現出榜樣人物的思想內涵和正能量,還要促進榜樣人物和社會成員的互動,以此來凝聚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