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振坤
巴總經理最近得了“黃疸型肝炎”住院,有明顯的消化道癥狀,乏力,尿黃,皮膚有輕度黃染,肝臟功能也有改變,轉氨酶(ALT/AST)升高。但巴總的血液中卻沒有檢查出任何一種肝炎病毒標志物,也就是說他得的肝炎不是現在已知的病毒性肝炎。我們了解到,他在3個多月前也得過一次這種肝炎,可這次為什么又犯了?
我們反復討論,考慮他是服用了對肝臟有害的藥物所致的肝損傷。然而,當我們問他是否服用了可疑藥物時,巴總連聲說:“沒有!沒有!”。后來巴總終于對我低聲說:“一周前我服了幾劑補腎壯陽藥,這可都是純中藥制劑”。我問:您在3個多月前的肝炎發(fā)作是不是也服用了這種壯陽藥和藥酒呢?”。回答“是呀,在家服完藥,外出后發(fā)的病,但那一次沒有這次病情重?!辈∫蚪K于找到了,就是“壯陽藥”或藥酒惹的禍。
哪些人容易發(fā)生藥物性肝病呢?首先是濫用藥、多用藥者、不按照醫(yī)囑用藥者易發(fā)??;研究者發(fā)現,身體肥胖、饑餓、原有肝病、糖尿病、腎功能不好者,發(fā)病幾率高;老年人因肝臟功能衰老性減退更易發(fā)病;病人原來有過敏史、家族史者要格外注意;酗酒或有酒癮者也易發(fā)生藥物性肝病(巴總的藥酒也可能是誘因)。
容易引起藥物性肝損害的常見藥物有:抗結核藥、抗生素、抗腫瘤藥、解熱鎮(zhèn)痛藥、抗精神病藥、中草藥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中草藥引起的肝損傷逐漸增加,目前已報告的可致肝損傷的中草藥有:土三七、大黃、麻仁丸、何首烏、逍遙丸、小柴胡湯、天麻杜仲丸、雷公藤、馬兜鈴、黃藥子、貫眾、黃芩、蒼術、薄荷等。
發(fā)現藥物性肝損傷應及時停藥,停用藥物2周后,轉氨酶可下降50%,停用4周下降正常。需要強調的是,嚴重的藥物性肝病可發(fā)生肝衰竭,甚至死亡。發(fā)生藥物性肝細胞黃疸(丙氨酸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即ALT/ALP>5)時,即使停用相關藥物,病人的病死率仍高達10%。
花白頭發(fā)的楊大媽是跳廣場舞的能手,一天,她的舞伴向她推薦道:“我的鄰居顧大姐也是花白頭發(fā),自從服用了一個秘方后,變成了滿頭黑發(fā)”。楊大媽回答:“那就麻煩你先將那個秘方——”。
楊大媽服用半個月左右,花白頭發(fā)明顯減少,然而她卻發(fā)現自己的尿色比以前黃了,也感到有一點乏力。
楊大媽來到我們門診檢查后,排除了其他肝病的可能,結合她的服藥史(一個秘方)綜合分析,這是比較常見的藥物性肝損傷,“秘方”成了最可疑的罪魁禍首。她將“秘方”藥拿來,請中藥師分辯,主要成份原來是何首烏。
但是,近年醫(yī)生們發(fā)現何首烏可導致肝損傷,如某乙肝帶毒者服用此藥后竟然發(fā)生肝功能衰竭而死亡。還有報告59例中藥導致的肝損害中,其中竟有27例是單獨服用或者混合服用何首烏治療脫發(fā)、頭發(fā)早白引起的。有鑒于此,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規(guī)定,2014年9月1日后生產的含何首烏保健品,標簽標識中的不宜人群增加“肝功能不全者、肝病家族史者”,注意事項中增加“本品含何首烏,不宜長期超量服用,避免與肝毒性藥物同時使用,注意監(jiān)測肝功能”。
這種藥物性肝病表現多樣化,多與人的特異性體質有關,必須提高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