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衛(wèi)中 張剛 甘洪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損傷肝臟因素所致的以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也是與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密切相關的獲得性代謝應激性肝損傷[1-2]。在肝臟疾病中,全球的NAFLD發(fā)病率僅低于病毒性肝炎[3],病情持續(xù)發(fā)展可導致肝臟出現(xiàn)纖維化病理改變,而肝纖維化是患者最終發(fā)展成為肝硬化及肝細胞癌的基礎性病變[4]。因此,早期準確診斷NAFLD合并肝纖維化有助于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肝硬化及肝細胞癌發(fā)生率[5-6]。目前肝穿刺組織病理學檢測、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數(shù)(APRI)、肝纖維化指數(shù)(FIB-4)及血清透明質酸(HA)檢測均為診斷NAFLD合并肝纖維化的方法,但其應用存在局限性,難以廣泛開展[7]。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自分泌運動因子(ATX)可作為評估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纖維化的新型實驗室標記物[8-9],但其與診斷NAFLD合并肝纖維化的報道較少。本研究探討了血清ATX診斷NAFLD合并肝纖維化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對象:選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江漢大學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收治的NAFLD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行肝組織病理學檢查,其中47例患者結合實驗室指標及肝臟影像學等檢查確診為NAFLD合并肝纖維化[10]。根據(jù)慢性肝炎分級標準將肝纖維化程度分為S1~S4期,按照上述分期將患者分為NAFLD輕度肝纖維化組(S1~S2期)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齡44~58歲,平均年齡(50.7±6.5)歲;NAFLD重度肝纖維化組(S3~S4期)21例,男13例,女8例,年齡44~59歲,平均年齡(51.6±7.1)歲。25例無肝纖維化表現(xiàn)的NAFLD患者作為NAFLD組,男16例,女9例,年齡43~59歲,平均年齡(51.2±7.5)歲。3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排除標準:(1)合并原發(fā)性膽汁性膽管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2)合并肝臟或其他臟器組織良、惡性腫瘤;(3)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本研究經(jīng)江漢大學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均知情同意。
2.方法:采集所有患者清晨空腹狀態(tài)時肘部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吸取上層血清置于-80 ℃冰箱內待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各組患者血清ATX表達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各組患者血清HA表達水平(試劑盒購自焦作市解放免疫診斷試劑研究所),同時采用血生化儀檢測AST、ALT、PLT等常規(guī)指標(試劑盒購自北京中山生物技術公司)。APRI=[(AST/ULN)×100/PLT(×109/L)](ULN:正常參考值上限),F(xiàn)IB-4=年齡×AST/PLT(×109/L)×ALT×1/2。所有指標由專人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
1.3組患者的血清ATX、HA表達水平及APRI、FIB-4比較:3組患者的血清ATX、HA表達水平及APRI、FIB-4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AFLD輕度肝纖維化組及NAFLD重度肝纖維化組血清ATX、HA表達水平及APRI、FIB-4均明顯高于NAFLD組(P<0.05),而NAFLD重度肝纖維化組上述指標明顯高于NAFLD輕度肝纖維化組(P<0.05)。見表1。
表1 各組患者的血清ATX、HA表達水平及APRI、FIB-4比較
2.血清ATX與血清HA、APRI、FIB-4的相關性分析: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NAFLD患者的血清ATX與血清HA、APRI、FIB-4均呈正相關(r分別為0.632、0.702、0741,P均<0.05)。
3.血清ATX、HA及APRI、FIB-4單一和聯(lián)合診斷NAFLD合并肝纖維化的ROC曲線分析:血清ATX的診斷截斷值為1.31 mg/L,血清ATX聯(lián)合血清HA、APRI、FIB-4診斷NAFLD合并肝纖維化的ROC曲線下面積(AUC)、敏感度及特異度優(yōu)于單一指標檢測。見表2。
表2 血清ATX、HA及APRI、FIB-4單一及聯(lián)合診斷NAFLD合并肝纖維化的ROC曲線分析
肝臟組織病理學是目前臨床診斷肝纖維化的金標準[11],但該方法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存在術后并發(fā)癥及抽樣誤差的風險性,多數(shù)患者難以接受,且操作較為復雜,無法成為常用的篩查手段[12]。APRI及FIB-4是常用于診斷肝纖維化的無創(chuàng)傷性檢測指標[13-14],兩者均通過計算常規(guī)血常規(guī)及肝功能相關指標而獲得,在肝纖維化明顯的情況下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但因為涉及到的指標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使得APRI及FIB-4的診斷敏感度及特異度較低。血清HA則是診斷肝纖維化的重要指標之一,其表達水平與肝臟細胞外基質含量有密切關系,也是反映肝臟纖維化嚴重程度的有效指標[15],由于其易受到肝臟炎癥感染及細胞壞死等情況的影響,因此在臨床應用中缺乏足夠的診斷特異性。
ATX是一種分泌型溶血磷脂酶D,其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血管組織發(fā)育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6]。近年來較多研究證實,ATX在肝功能損傷、肝硬化、肝癌等肝臟疾病中也發(fā)揮重要的生物學功能作用[17-18]。肝硬化患者血清ATX的活性明顯升高,其通過增加磷脂酶D的活性作用促進血清溶血磷脂酸表達水平明顯升高,而后者可有效激活肝星形細胞的增生,最終促進肝纖維化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9]。國外研究認為,血清ATX表達水平與肝纖維化的嚴重程度之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在肝纖維化臨床診斷及病理分期方面均有重要的臨床價值[20-21]。還有研究認為,隨著肝纖維化病理改變的持續(xù)進展,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及其生成酶ATX表達水平也逐漸升高,同時血清ATX及溶血磷脂酸受體可作為肝癌的治療新靶點[22]。本研究結果顯示,NAFLD合并肝纖維化患者的血清ATX表達水平明顯高于不伴有肝纖維化的NAFLD患者,且隨著肝纖維化程度加重,ATX水平逐漸升高,與上述文獻報道相符。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ATX與血清HA、APRI、FIB-4均呈正相關,提示血清ATX可作為診斷NAFLD合并肝纖維化的實驗室指標。本研究采用ROC曲線繼續(xù)分析血清ATX、HA及APRI、FIB-4單一及聯(lián)合診斷NAFLD合并肝纖維化的臨床價值,結果顯示,血清ATX聯(lián)合血清HA、APRI、FIB-4診斷NAFLD合并肝纖維化的AUC、敏感度及特異度優(yōu)于單一指標檢測,提示血清ATX聯(lián)合其他指標時可明顯提高NAFLD合并肝纖維化的診斷敏感度及特異度。
綜上所述,血清ATX可作為診斷NAFLD合并肝纖維化的實驗室指標,聯(lián)合其他指標可明顯提高診斷敏感度及特異度。但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樣本量相對較少,需繼續(xù)擴大病例數(shù);此外,本研究未涉及NAFLD合并肝纖維化嚴重程度的評估,尚需進一步研究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