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佳
(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北京 102442)
近幾年,我國牛羊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形勢很好,但牛羊產后疾病不斷發(fā)生,給養(yǎng)殖業(yè)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本文就幾種常見牛羊產后疾?。ㄌヒ虏幌?、產后癱瘓、子宮脫出)進行分析,探討其發(fā)病原因及防治措施,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1.1 癥狀與病因 胎衣不下是指當胎兒分娩出,胎衣不能在12 h 內完全排出,全部或部分仍滯留在母體子宮內。通常羊在分娩后4 h 內排出胎衣,牛在產后4~6 h 排出胎衣。胎衣不下在奶牛養(yǎng)殖中發(fā)生率較高,屬于常發(fā)病。夏季熱應激時,發(fā)病率高達60 %[1]。如果胎衣未能正常排出,滯留在子宮內會發(fā)生腐敗分解,進而繼發(fā)子宮炎、子宮蓄膿、腹膜炎等疾病。胎衣不下發(fā)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妊娠后期飼料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胎兒過大、母畜運動不足、體型過肥過瘦、子宮內膜炎、子宮收縮無力、細菌性或病毒性疾病繼發(fā)引起等。當牛羊發(fā)生胎衣不下時可觀測到胎膜懸掛于陰門之外,或者從陰道排出腐敗的惡露,而胎衣仍滯留在子宮內。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患畜拱腰努責,精神沉郁,體溫升高,喜臥。
1.2 預防與治療 針對胎衣不下的預防,主要是加強飼養(yǎng)管理。妊娠期注意補充鈣、磷等礦物質和維生素A、D。避免奶牛干奶期太短,加強干奶期飼料的營養(yǎng)配比。保持圈舍干凈衛(wèi)生,有充足的光照和一定的運動空間。母畜分娩后禁止飲冷水,用溫水飼喂。分泌前一周適當減少精料的喂量,并補充維生素。產后及時擠奶以刺激機體催產素分泌,并補充鈣、磷、糖等,可灌服或靜脈輸液葡萄糖酸鈣。當發(fā)現(xiàn)奶牛產后胎衣未能正常排出,可肌肉注射催產素5~100 IU 和氯前列烯醇0.4~0.8 mg[2]。注射后24 h 后胎衣仍然不下的,可采用人工剝離胎衣的方法,該方法對技術要求較高,注意消毒手臂,操作前先用手掏出糞便,0.1 % 的高猛酸鉀溶液或者溫水清洗外陰。剝離前子宮內灌注溫高滲鹽水,剝離時左手扯著外漏的胎衣,右手深入子宮內一點點剝離,動作輕柔如“剝蒜”,不可急躁。剝離后,子宮內投放
氨芐西林粉5~10 g。次日在子宮內灌注土霉素溶液或者中藥制劑,也可灌注防腐消毒劑(氯已啶)沖洗子宮,隔天再進行一次,連續(xù)3 次。另外,中藥方劑治療效果較好,以奶牛為例,益母草100 g、當歸100 g、川芎80 g、牛膝120 g,水煎后取汁,侯溫灌服;強力717 制劑20 ml,肌肉注射,2 h 后加強一次。用藥后18 h 內胎衣可排出,無須手術。治愈率達90 % 以上。另外,也可選用蓖麻跟200 g、牛膝100 g,水煎取汁,加250 ml 黃酒,灌服[3]。
2.1 癥狀與病因 產后癱瘓又稱為乳熱癥或低鈣血癥,多因產前飼料營養(yǎng)不足或產后泌乳量增多引起,是牛、羊分娩前后突發(fā)的一種代謝性疾病。機體血鈣、血磷濃度下降是導致牛羊產后癱瘓的主要原因[4],多發(fā)生于產后3 d 內,生產6胎以上的高產奶牛和某些4 胎以上的高產奶山羊。該病以后肢無力、知覺喪失、癱瘓為主要特征,初期表現(xiàn)為食欲下降、泌乳量下降、四肢肌肉無力、不愿行走,數(shù)小時后便可出現(xiàn)癱瘓癥狀,嚴重者可導致死亡。該病多因妊娠期飼料單一,營養(yǎng)不足導致氣血不足,分娩消耗元氣較多,機體抗邪無力而發(fā)病[5]。
2.2 預防與治療 預防該病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冬春季節(jié)青綠飼料缺乏時加強精料供給,妊娠期飼料中補充鈣、磷等礦物質和維生素D,比如在飼料中添加5 % 黑豆粉和3 % 骨粉。治療該病,以400 kg 的牛、40 kg 的羊為例,用10 %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 500 ~700 ml(羊劑量為 50~100 ml),緩慢靜脈注射,并用2.5 % 醋酸氫化潑尼松注射液10 ml 一次肌內注射或者肌肉注射黃芩多糖10~20 ml,1~2 次/d,連用3 d。
3.1 癥狀與病因 子宮脫出又叫子宮脫垂,是產后牛羊子宮部分或者全部脫出于陰門外的一種疾病。多見于年老體弱的產后牛羊。該病發(fā)生頻率較低。多因產后虛弱,氣血虧損、中氣下陷或者助產者用力不當、強行拉出胎兒,胎兒過大、多胎致使子宮擴張,收縮無力。另外,胃腸疾病如瘤胃鼓氣、腸梗阻等導致腹壓升高也會繼發(fā)該病。
3.2 預防與治療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在孕畜的日糧中,適當添加礦物質和維生素。助產時,牽引胎兒時,動作不應過猛,應順應宮縮牽引胎兒。治療該病以手術整復為主,配合中藥調理。將患牛牽至斜坡上,呈前低后高位,自然站立保定,羊可以直接將其后肢提起進行操作。檢查子宮是否發(fā)生扭轉,若發(fā)生扭轉應先矯正再進行納回手術。為防止操作時患牛強烈努責,肌注3~5 ml 的靜松靈,手術前用溫0.1 % 的高錳酸鉀溶液或者0.3 % 的新潔爾滅溶液沖洗子宮,并將子宮上附著的壞死的胎衣碎片清洗干凈,清洗并消毒陰門周圍。用濕的無菌紗布覆蓋在脫出的子宮上,術者用拳頭頂住子宮尖端處,小心用力將子宮推送至腹腔,將子宮角整復到正常位置,并取出包裹的紗布[6],子宮內投放抗菌消炎藥。為防止再次脫出,可以在外陰口做結節(jié)縫合。中藥調理用補中益氣湯調理。黃芪、黨參、炙甘草各75 g;白術、當歸、柴胡各60 g;陳皮、升麻各30 g、加生姜、大棗;水煎取汁,侯溫灌服,1 劑/d,連用3 d。另外根據(jù)患畜癥狀,適時調整中藥處方。
以上對幾種牛羊產后疾病做了簡要的闡述,牛羊產后疾病種類較多,病因復雜,臨床用藥上,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癥對因綜合分析用藥,方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在疾病預防上,要加強管理,注意飼料營養(yǎng)配比,畜舍環(huán)境衛(wèi)生清潔干凈,并做好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