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兆恩
走進福建云水謠景區(qū),沿著青石板路拾級而上,流水聲潺潺入耳。此水名為“長教溪”,它沿著千年古道歡快而來,又盈盈而去。溪邊群山一蓬蓬的,古老的建筑枕著青山,青山環(huán)抱著溪水,溪水纏繞著礁石,礁石簇擁著的野花一叢叢散落岸邊,涂成了一幅妙不可言的天然油畫。
突然間,我看見了它,它似乎也看見了我。仿佛它就在溪邊等著我,一等就是千百年。我們相互凝視著,風牽起它的手,親切地向我揮舞。我情不自禁地奔上前去,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一樣,和它抱在一起,連同一樹的蟬鳴鳥啾。確切地說,是它擁抱著我,因為它的腰身太粗壯,我伸開手臂,也抱不過它腰身的十分之一。我用手觸摸它粗糙的皮膚,滿懷崇敬地看著它。這就是我在課文《鳥的天堂》里認識的大榕樹嗎?我只知道它很大,以至于一只小船在它身邊只是渺小的存在,但我沒想到它如此之大。數(shù)百游客在樹底下乘涼、品茶、對弈,還有很多空地。
這棵大榕樹枝葉繁茂,樹冠撐開去,像一把巨大的綠傘,覆蓋了大半個河面,樹蔭約有五個籃球場大,這傘搭出了一個四五層樓高的天然氧吧,空氣格外清新。如此茂盛的綠葉,滋養(yǎng)著我的眼睛,擋住了暑氣,身上的疲憊一掃而光。陽光被密密的枝葉篩下來,細細的,碎碎的。斑駁的光影撒在地面上,也映在臉上。身上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金輝,人,頓覺神采飛揚。撐起綠傘的,是形態(tài)各異的樹枝,這根青龍?zhí)胶#歉P凰展翅,這根猴子撈月,那根孔雀開屏……它們縱橫交錯,無以計數(shù)。但無論有多少枝干,最終擰麻花似的擰成一股,彎彎繞繞地伸展出去。粗大的根垂到地下,和主干匯合,相擁在地面上。一部分根裸露在空氣中,細長的氣根條條分明,門簾一樣從樹枝上垂下來,那樣齊整,難道有人專門梳理過?
我正伸手捋著榕樹的氣根,忽聽導游招呼道:“請大家坐下喝茶吧!”游客即刻落座。主人端著熱氣騰騰的茶,迎接著我們。我乘著蔭涼,聽著溪水叮咚,品著香茶,看著云霧繚繞,滿目青翠,仿佛置身在仙境中。榕樹下的游客絡繹不絕,我慨嘆大榕樹的心胸如此之寬廣。千百年來,它默默地為來來往往的人們提供蔭涼之地,歇息之所。
離開時,主人熱情相送。但凡喜歡喝茶的,絕不虧欠主人的盛情,都會買點茶葉回家。我們被溢了一身茶香,沾染了一樹清涼。走在長教溪旁,水,滋養(yǎng)著人和樹;樹,庇護著人。千百年來,生生不息,后人們才享受到這么舒適的環(huán)境。這水,這榕樹,和樹蔭下的人,都是最美的相遇。
【評? 語】 小作者先采用“大視角”呈現(xiàn)了大榕樹所在景區(qū)的“一幅天然油畫”;“視角”拉近,寫了“我”遇到大榕樹時看到它“如此之大”;再以“聚焦特寫”的手法具體、全面地描繪了大榕樹的樹冠、樹葉、樹枝、樹根的形態(tài);最后則描繪了人們在樹下喝茶的生活情景,抒發(fā)了自己與大樹相遇的美好感受,深化了中心。結(jié)尾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妙!
(講評教師 麥? ?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