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國,李 江
(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179)
劉家峽洮河口排沙洞及擴機工程巖體段位于進水口的最前端,與水平面呈45°夾角。巖塞口最大水深70.0m,平均淤泥層厚30.0m,巖塞體下部直徑為10.0m,最大外部直徑為21.6m,巖塞最小厚度為12.3m,爆破體量大,深厚淤泥層多年固結,整體沖刷啟動難度大,爆破技術復雜,施工難度大。該工程共布置4個排水孔(見圖1),孔內安裝Φ200mm軟式透水管,孔入巖1m。
圖1 淤泥排水孔位置示意圖(單位:m)
工程地質條件:水下現(xiàn)代沖積淤積層頂面高程1702~1692m,厚度11~58m,呈緩坡狀,大部分地段由岸邊向主河槽逐漸降低,再向洮河口方向呈緩坡狀逐漸抬高趨勢。進口巖塞段出露地層巖性主要為前震旦系的深變質巖、第四系松散淤積物。
(1)為確保淤泥擾動爆破效果,排水孔精確定位和孔斜率(不大于1%)是工程的技術關鍵點和施工重難點。(2)作業(yè)區(qū)域為劉家峽旅游船只通道,鉆機工作平臺穩(wěn)定是工程的重點。(3)排水孔嵌深基巖以下1m,鉆孔精度控制是工程的技術關鍵點和施工重點。(4)排水孔孔徑大,鉆孔成孔施工難度大。
自主研發(fā)的環(huán)保型箅式平臺尺寸:12m×9m(長×寬)。平臺的起拋錨工作,由租用的游船來完成。平臺距左岸最近距離約25m,錨頭距左岸最遠距離約100m,為防止錨繩對過往船只行駛安全造成威脅,平臺距左岸約70m左右,用紅色浮漂構筑一道施工警戒線。
在左岸與平臺之間搭建浮橋,作為人員、材料運輸通道。
利用自主研發(fā)的箅式平臺,穩(wěn)定性高,實現(xiàn)一次定位便可完成全部鉆孔的實施任務。采用鋼套管疊加保護的鉆孔技術,使用地質鉆機鉆孔施工,RTK測量放樣孔位和測斜儀量測孔斜率。
(1)排水孔孔口位置準確測定,經常校核,孔斜不大于1°。(2)排水孔孔深應鉆至基巖面或基巖面以下1m,具體孔深根據(jù)孔內淤積情況進行調整,滿足設計圖紙技術要求。(3)套管最小內徑應大于200mm,采用內平結構,套管應下至基巖面。(4)鉆機底盤及水上平臺應固定牢靠,不受水流、風浪、水位升降而產生明顯擺動或位移。(5)安裝透水管前,對于鉆孔要進行清孔處理,保證透水管順利下放;透水管就位后,對其水上部分要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防止透水管傾倒入水中,孔口采用塑料編織袋封堵作為臨時封堵措施,防止墜物堵塞套管。
(1)φ325mm套管下放通過設在平臺上與各鉆孔相對應的鉆孔定向導正器,下入外徑為φ325mm的套管,套管采用外平結構,下入淤泥面以下10m左右,利用高精度測斜儀及鉆孔定向導正器進行調整,保證φ325mm套管偏斜角度控制在0.3°以下,孔口利用特制管夾夾緊固定。
(2)φ273mm鋼套管安裝。在φ325mm套管內下入φ273mm套管,當φ273mm下至硬層后,利用φ220mm鉆具鉆至淤泥面以下20m,再利用拍套管的方法將φ273mm跟至淤泥面以下20m,孔口利用特制管夾夾緊固定。
(3)φ245mm鋼套管安裝。在φ273mm套管內下入φ245mm套管,利用φ220mm鉆具鉆至基巖面或基巖面以下并將φ245mm套管拍至基巖面。
(4)套管沉積物打撈。利用無泵鉆具和抽筒鉆具清理φ245mm套管內的沉積物,保證沉積厚度小于1m。
(5)遇孤石時的施工方法。當下套管過程中遇到大孤石,套管無法下入時,利用φ220mm金剛石鉆具鉆穿孤石,下入φ219mm套管并跟至基巖面。各規(guī)格套管安裝過程中,保證其呈垂直狀態(tài)后,迅速下放,使其插入庫底淤積層中,當鋼套管在淤積層下降緩慢時,利用鉆機卷揚反復上下起放鋼套管,靠沖擊力使其下入淤積層相對較穩(wěn)定處或設計深度,利用高精度測斜儀測量鋼套管在管中部及底部的偏斜和彎曲情況,只有垂直度滿足技術要求后,才可固定鋼套管,進行下一道施工工序。不滿足技術要求時則需起出套管重新下入直至合格為止。套管間采用絲扣連接,連接處采取適當?shù)姆烂摽鄞胧捞坠苊撀?,造成鉆探事故。
(6)淤積層鉆進技術參數(shù)。主要鉆進技術參數(shù)如下:轉速為300~500r/min;泵量≥100L/min;泵壓為0.3~0.5MPa;鉆壓為1~2kN(考慮鉆桿重量,孔深時,應進行減壓鉆進)。鉆進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鋼套管松動,需根據(jù)實際情況加接鋼套管。鉆進過程中隨時進行鉆孔孔斜測量,發(fā)現(xiàn)孔斜過大,需及時采取相應的糾斜措施進行糾斜。
(7)基巖鉆進。到基巖面后,換金剛石鉆頭鉆進至設計孔深。巖塞口處基巖與覆蓋層接觸面很陡,坡度為65~85°,為防止“順層跑”情況發(fā)生,當鉆進到基巖面時,必須采用長鉆具、低軸壓、慢轉速、小泵量等鉆進工藝,同時控制進尺速度,鉆進20cm左右后,方可正常鉆進。金剛石基巖鉆進主要參數(shù)如下:轉速為180~800r/min;泵量為80~100L/min;泵壓為0.3~0.5MPa;鉆壓為2~3kN(考慮鉆桿重量,孔深時,應進行減壓鉆進)。
(8)施工測斜擬采用上海地學儀器研究所生產的KXP-2D(M)型數(shù)字羅盤測斜儀進行鋼套管和孔底頂角和方位角的測斜。該測斜儀采用重力加速度傳感器測量鉆孔頂角,采用巨磁效應磁阻傳感器測量大地磁場及鉆孔方向的磁矢量。其主要技術指標為①頂角測量范圍為±45°;②頂角測量精度為±0.1°;③方位角測量范圍為0~360°;④方位角測量精度為±2°。施工過程中對鋼套管、鉆孔孔身及孔底進行多點測斜,測量工作由經過測量培訓的技術值班員按操作規(guī)程完成,并做好測斜記錄,確保鋼套管及鉆孔偏斜資料的準確性。
(9)施工測量采用上海華測導航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華測M500型RTK進行施工放孔及終孔驗收。測量人員需嚴格按測量技術規(guī)范進行測量工作。
(10)只有終孔排水孔孔深和孔斜率均達到了設計要求,才能確定終孔,再聯(lián)合監(jiān)理現(xiàn)場進行驗收。
(11)當排水孔鉆孔驗收合格后安裝軟式透水管。在透水管下部端頭處拴掛鋼球,確保透水管下放至排水孔孔底。
鑒于巖塞爆破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管理現(xiàn)場施工十分關鍵,必須合理安排、精心組織、精心施工。
(1)為確保巖塞爆破安全與成功,需成立排水孔施工小組、應急小組。排水孔施工小組:解決相關技術問題,指導方案實施,確保每個排水孔施工精度。應急小組:負責鉆孔中一切意外事件處理工作。
(2)狠抓制度建設與落實。做好巖塞爆破工程,制度是保障,也是關鍵。施工過程中著重抓好制度建設與制度的落實。一是根據(jù)項目管理的需要整理出一套系統(tǒng)、完整、全面、細致的規(guī)章制度體系,作為依規(guī)辦事的依據(jù),尤其注意以下四個方面:①項目組織機構設置、部門分工、崗位說明;②質量、安全等各項專業(yè)管理制度;③施工作業(yè)指導書;④評審后的相關指導性文件。二是在實施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把重點放在制度的實施、檢查落實到位方面,將“自檢”與“互檢”相結合,把每個作業(yè)與管理人員具有或承擔的“互檢”工作作為自檢的任務之一,這樣人人都自覺查看自己責任范圍和關聯(lián)部門崗位的問題,一旦發(fā)現(xiàn),馬上解決,保證各部門在不增加管理成本的情況下能夠更加高效地運轉。
為保證施工質量,必須嚴格按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現(xiàn)場設立專門質量檢查機構,實行“三檢”制度,對施工工藝和施工過程進行全面控制。加強測量、實際監(jiān)測等手段,確保施工質量滿足設計要求。
(1)人員準備:合理和有效的人員配備是完成本工程的決定性因素,精干的專業(yè)爆破施工隊伍是安全、順利、按期完成本工程的關鍵所在。
(2)施工場所、機具準備:排水孔設計要求高、工程復雜、施工難度大。施工前檢查所有機具的性能狀況。
(3)技術準備:施工前組織有關技術、施工人員閱讀設計技術要求和圖紙要求,做好詳細的技術交底。
(4)排水孔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水下排水孔鉆孔位置應準確測定,經常校核,為保證爆破精度和效果,要求排水孔的孔斜控制不大于1%,及時向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提供每孔的坐標、測斜數(shù)據(jù)。水下鉆孔應嵌深基巖以下1m。鉆機工作平臺固定牢靠,不受水流、風浪、水位升降而產生擺動或位移。
深水下巖塞爆破排水孔鉆孔成孔施工技術科學合理,充分考慮水流流速、旅游過往船只等因素對鉆孔精度的影響,經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積累了以下經驗:(1)排水孔孔斜率要求特別高,必須確保鉆孔精度。(2)充分考慮周圍環(huán)境對施工的影響,設計制作穩(wěn)定的作業(yè)平臺是首要任務。(3)在水上作業(yè),制訂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在施工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4)每道工序施工前都必須在同工況地區(qū)進行試驗,試驗成功后才能進行巖塞爆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