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大門中學 張 雄
目前來看,初中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多為中長跑、跳遠、跳繩、實心球等,運動項目單一,不利于學生得到充分鍛煉。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學校要優(yōu)化體育網絡平臺建設,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設多項體育運動,組織學生在線選課。為了保障每個初中生都能得到有效鍛煉,學??梢粚W期更換一次體育課程,增設新的體育課程,如乒乓球、籃球、足球、太極、體操等多個課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課程,提高學生運動的自主性。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家長也要輔助教師教學,定期組織家長會議,向家長講述體育課程的重要性,獲得家長的支持,為體育教學獻計獻策。同時,教師要將體育課程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在周末進行體育鍛煉,每天堅持鍛煉半小時,家長要做好監(jiān)督工作。寒暑假期間,要適當增加學生的運動時間,一次運動時間控制在一小時左右,一周堅持三到四次,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校運會能夠在短時間內使大量的學生集中起來進行體育訓練,學校定期舉辦校運會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且校運會體育項目多樣,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特長及興趣愛好選擇有針對性的鍛煉項目,能夠提高某個方面的運動能力,同時還能為班級爭光,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校運會運動項目的選擇要切合實際情況,針對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設立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對于一些體育能力差的學生,運動項目可設立定跳遠、中長跑訓練等基礎項目;對于一些體育能力比較好的學生,可設立小型馬拉松、鉛球、實心球等項目;對于一些特長生,可設立一些專類項目,如50 米賽跑、100 米賽跑、跳高等項目。此外還可開設一些團體類活動,如4×200 接力賽、拔河、足球、籃球比賽等。通過設置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實現人人參與,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
每個學校體育教學要求不同,舉辦校間聯賽能夠促進雙校教師與學生交流,教師能夠獲得更多的教學啟示,吸取其他學校良好的教學經驗,結合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優(yōu)化體育教學模式。與此同時,學生能夠接觸更多的運動項目,分享運動技巧,共同鍛煉,提高自身素質,一舉兩得。校間聯賽能夠篩選出一些體育特長生,學校要重點培養(yǎng)這些學生,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同時還能使更多的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向那些體育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吸取運動經驗,總結更多的運動技巧,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有針對性的鍛煉計劃,形成全員運動的氛圍。最后,舉辦校間聯賽還能促進雙校資源共享,極大程度上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師作為教學改革的主要推動者,他們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學質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工作培訓,使教師以專業(yè)的角度分析初中體育教學現狀,結合新課改要求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模式,促進體育教育改革的開展。目前來看,部分初中體育教師對體育課程沒有正確的認識,一味按照教學大綱授課,未根據實際教學條件進行調整,重理論,輕實踐,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此外,學校還要提高教師的選拔門檻,嚴格禁止沒有專業(yè)資格證的體育教師從事相關工作,同時還要完善獎勵機制,對于表現良好的教師進行獎勵,并以此為榜樣,使其他教師效仿該教師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計劃,使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都能獲得提高。同時,學校還要鼓勵教師參加調研工作,深入不同的教育環(huán)境中,總結更多的教學策略。
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主體為在校體育教師,來源單一,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學校要進一步拓寬體育教學工作者的選擇路徑,可邀請志愿者參與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體育運動指導。引入志愿者能夠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也能有效彌補現階段教師的空缺。多數體育志愿者雖然不是專業(yè)的體育教師,但是體育運動的愛好者,可以給學生傳授一些體育運動的基本常識。整個教學可采取教師教學為主,志愿者為輔的方式,全面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
學??善刚報w育專家在校開展知識講座,為學生講解更加專業(yè)的體育知識,如體育賽事規(guī)則、現階段我國各項體育項目的發(fā)展形勢,使學生了解當前體育賽事的特征。學生可在課上自由發(fā)言,由專家解決疑惑,使學生對體育運動有新的認識,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動激情。聘請專業(yè)人士在校開展體育的相關講座能夠彌補現階段學校教育內容的空缺,給學生提供更專業(yè)的體育指導。
體育教學是初中的一門重要教學科目,不僅能強健學生的體魄,而且還能磨煉學生的意志,對于其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重要作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運動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此外,教師還要與學生家長多溝通,爭取獲得家長的幫助,開展家校共育,在學校與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此外,學校還要定期舉辦校運會,與其他學校組織聯賽,豐富體育項目,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比賽過程中總結更多的運動技巧,促進個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