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楠 林川 福建師范大學
球操在藝術體操當中是一種沒有軸面變化的器械,由于受到不易構成圖形和不穩(wěn)定性等因素的影響和限制,使得部分運動員無法將個人成套動作中的藝術內涵展現(xiàn)出來,整體藝術表現(xiàn)形式較為匱乏。為打破這一現(xiàn)狀,該項目最新評分規(guī)則直接增加了藝術部分的難度及完成比重,使得整體藝術性得到了一定發(fā)展。在該項目中,身體技術和器械技術都是非常關鍵的組成元素,前者是藝術表達的主要元素,后者則是藝術渲染的延伸,兩者相互作用且彼此依存。所以為探究其成套動作藝術表現(xiàn)形式,應從身體技術和器械技術兩方面著手。
球操使用的球是由橡膠制成,直徑大約在18~20cm 之間,重量最少400g。球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圓形器械,但卻要在運動過程中保持穩(wěn)定和順暢,使球的運動和身體的動作及音樂之間實現(xiàn)完美配合,同時使整套動作體現(xiàn)出相應的藝術性[1]。要實現(xiàn)這一點,運動員應正確熟練掌握各項基本動作,比如拍、滾動、拋接和擺動等。
拍球姿勢一般比較多,如雙手拍、單手拍、膝拍、胸拍等。拍球時手指應該自然分開,手臂用力向下,且身體保持優(yōu)美的姿勢。更換節(jié)奏時,以音樂節(jié)奏為準,掌握好拍球的力量與時間。另外在原地拍球前提下,聯(lián)系行進間的各項步伐和動作,比如彈簧步跳、卡洛波跳等。在實際練習的時候需要將身體重心和球落地點之間的距離控制好。
滾球類型比較多,包含了胸臂滾、單臂滾和胸背滾等。除了地滾,其他都是依附于身體某個部分進行滾動,即通過身體動作帶動球滾動。例如雙臂側平舉,球從一個手臂,經胸部滾到另一個手臂。胸背滾的時候,球需要跟隨身體的含胸和展胸滾動。
繞分為雙手和單手持球饒以及正反繞“8”字。對于運動員而言,需要有良好的柔韌性,肩關節(jié)也必須靈活多變。
拋接球的形式眾多,比如單雙手拋接、前后拋接、側拋、頂點與不頂點拋接等等。在拋與接的過程中要做出一個徒手動作,比如轉體、跨跳、平衡等。具體需依照距離和形式的不同,確定出動作的難度價值。
拋球時應通過最大擺動幅度,身體發(fā)力。出球時,身體總中心需要支撐在腿上,通過手臂,使球直接沿著指尖拋出。拋球定向時,通過不同肩角控制,拋球定向通過不同肩角控制,比如跨跳拋接需要把手臂控制在前斜上方;接球時應主動迎球,在球落下的時候,手臂應該馬上順著其運動方向做出動作[2]。
從競技體育角度來看,藝術體操球操當中成套動作的難度比較高,對于身體的要求包含了旋轉、跳步、平衡等難度組,且每組難度動作在0.1~0.6 分[3]。在賽場上,球操運動員身體旋轉結合器械動作基本都是單手拋球、拍球、持球,以及腿上彈球等較為固定的動作,在器械技術選編成熟度方面存在不成熟的問題,且質量完成精準度也不高,藝術價值和品位較為薄弱。這主要是因為運動員本身未充分結合身體難度及器械技術,導致球操運動的本質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對此應將身體難度和器械技術進行充分結合,改變傳統(tǒng)模式,使球的本性可以發(fā)揮到極致。同時通過各種器械技術組的實際應用形式,使身體難度展現(xiàn)出更多藝術價值,在高質量、高難度的身體動作和多類型的器械技術相互促進下,展現(xiàn)出更加美妙的藝術形式。
競技體育最大的特性在于具有良好的規(guī)則性。對于球操來說,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器械組合與身體動作展現(xiàn)出高質量的舞步組合,以此描繪出相應的空間視覺效果,這一點也是成套動作完成并展示的關鍵。雖然舞步組合的占分比并不大,但最終展現(xiàn)出的藝術價值對于成套動作的展現(xiàn)卻具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球操當中的技術代表滾動球要求必須在身體兩個位置進行長滾才算作一個技術組動作,這就更加彰顯出了舞步組合在成套動作藝術渲染中的獨特價值。
在競技體育中,取得良好的比賽成績是運動員的主要目標,而球操中的動力性動作一般能夠有效提升評定分數。但這種高回報高利潤的動作往往會有極高風險,且整個表演過程中動力性動作也不好控制。目前如何有效提升動力性動作的順暢性,保證連貫性成為研究重點。對于球操運動來說,這類動作集中體現(xiàn)在旋球、拋球和接球等組合上。雖然看起來整體步驟比較簡單,卻需要進行精心編排,特別是器械技術必須通過精準高超的旋轉帶給觀賞者更加緊張刺激的視覺體驗,同時連接動作還要保證基本的銜接性,最終使動力性動作的魅力能夠得到充分展現(xiàn),打破原先的藝術空間限制[4]。在實際操作中,要達到提升藝術性的目的,還需將站立、旋轉以及不同軸面等較為復雜的因素完整有機整合起來,明確展現(xiàn)出動作難度系數及價值,體現(xiàn)出技術的高超性,提升藝術檔次,深化藝術魅力。
在球操項目中,受到規(guī)則的影響,器械難度已經成為展現(xiàn)成套動作技術特征的關鍵,且變得更加細致和精細化。其中精細化不僅體現(xiàn)在全部的器械技術組均衡條件之下通過方向、空間及幅度等附加標準提升技術容量,還要求通過更為豐富的器械技術創(chuàng)造出更多獨具特色的器械難度;細致則是成套動作中的著眼點及亮點[5]。器械難度和動力性動作相比較,更加精巧和細致,主要分布在整套動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之間相互聯(lián)系,使得各部分的難度能夠得到進一步深化。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并不表示可以直接忽視對技術的選編,而應該更加強調其中的難度及精細化。如果只把球的不易控制性當作器械技術的限制條件,勢必會失去更多亮點,影響全套動作的藝術魅力。所以實際選編的時候必須將精妙的熟練動作作為各部分的主要藝術點,和各個難度之間進行呼應,以此形成更為精美的藝術體驗,在展現(xiàn)自身藝術價值的同時,將各部分的藝術氣息展現(xiàn)出來。
從目前的基本發(fā)展趨勢來看,藝術體操球操項目藝術化的發(fā)展方向變得更加明確,也更加注重身體和器械之間的有機結合。但現(xiàn)階段,國內相關運動員對于身體技能的發(fā)揮仍舊不夠全面,身體潛能挖掘不充分,器械技術吻合度不高,使得球操運動特色未充分彰顯出來,藝術價值不充足,器械技術應用空間不足,實際的藝術張力和屬性編排都極為欠缺。實際上,身體和器械之間的有效結合才是提升球操運動藝術觀賞價值的關鍵標準。在這之中,應依照藝術性編排的基本需求,合理應用器械其他技術組動作彌補基本動作應用上的不足,提升器械技術動作連接的吻合程度,最終在優(yōu)化器械動作形式的基礎上提升成套動作的藝術觀賞價值。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在選編球操動作的過程中,應在保證器械不掉地的基礎上,對當前的各項技術規(guī)則要求進行充分挖掘,深入思考整體編排的藝術性,充分展現(xiàn)出器械技術的獨特性以及與身體融合的多樣性。在這之中,應該重視起器械技術和身體動作的有機整合,在合理編排之下,將球操運動的本質特性展現(xiàn)出來,強化技術含量和藝術價值,提升藝術審美,最終達到彰顯藝術魅力的效果。
對于球操運動動作設計來說,其關鍵點在于難度銜接,注重舞步組合的核心作用,展現(xiàn)出動作躍動的美感,體現(xiàn)出基本的技術性及連接順暢性。在這之中,要特別對舞步組合的類型進行優(yōu)化,通過巧妙的連接技術,降低舞步小跳等動作和單純舞步組合的失誤率[6]。另外,還可以使用行進間站立、原地低姿等姿態(tài),將藝術空表現(xiàn)空間形式作出改變。同時以音樂節(jié)奏為基礎,使舞步組合的藝術魅力能夠最大程度上展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出成套動作的藝術風格與特性。
球操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不易控制性和穩(wěn)定性較差的情況,所以對于運動員本身的控球水平要求較高。所以這就需注重動力性動作強化,通過其基本特性和動作編排提升器械技術的高超性,促使身體站位能有所變化,達到進一步拓展球類不同軸面、旋轉及站立等附加要素的藝術價值,進而最大程度上提升藝術檔次。
球操運動之中應進一步優(yōu)化運動員的個人特性,通過器械難度的提升,優(yōu)化動作,建立起專屬的動作體系,形成個人特色。具體開展時,應對舞步組合等方面的規(guī)則及技術要求進行充分研讀,充分考慮其特質所在,進一步發(fā)揮器械技術動力學的優(yōu)勢,創(chuàng)編和熟練應用各種獨特的動作,完成技術難度要求,實現(xiàn)技術和藝術的交融發(fā)展,形成潛在標準架構,最終演化為成套動作的藝術性及閃光點。
總的來說,為進一步推動球操項目發(fā)展,相關評分規(guī)則在難度及完成等方面都做出了改進,以便于在彰顯觀賞性的同時可以提升動作的藝術性,推動球操項目實現(xiàn)持續(xù)發(fā)展。對此,為達到這一發(fā)展目的,還應實現(xiàn)球操身體難度與器械技術的充分整合,優(yōu)化舞步組合及動力性動作,以此在突出器械難度的基礎上,打造出個人專屬的動作體系,強化動作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