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林
(廣西河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西 河池 546300)
相當一部分醫(yī)學專家認為,IgA腎病的發(fā)病原因是免疫復合物在腎小球的系膜區(qū)沉積。而當前比較常見的IgA腎病治療方案大多數是基于這一結論制定的[1]。而在完成一個階段的治療工作之后,還需要針對患者實施科學的預后評估。因此,本文將針對IgA腎病治療及預后評估指標的研究進展進行全面研究。
1.1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主要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以及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兩種類型。而在治療IgA腎病的過程中,兩種藥物都能夠發(fā)揮一定的作用[2]。具體來說,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在IgA腎病的治療中發(fā)揮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患者的血壓,并擴張部分腎小球主動脈。在臨床上,若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超過1 g/d,則必須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實施治療。若尿蛋白水平介于0.5~1 g/d,則可以使用該藥物實施治療。將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控制在1 g/d以下,是這一類型的藥物產生的主要作用之一[3]。而比較常用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包括ACEI和ARB兩種。在使用上述兩種藥物開展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在用藥量不超過患者最大藥物耐受力的前提下盡量加大給藥量,將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控制在1 g/d以下[4]。此外,當前醫(yī)學界針對新型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阿利吉侖的應用效果也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
1.2 糖皮質激素。在治療IgA腎病的過程中,糖皮質激素的應用相當廣泛。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使用效果不佳的前提下,就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開展治療[5]。該藥物能夠改善炎癥細胞的活性,并對存在病理學損傷的患者產生比較好地治療效果[6]。而通過研究該藥物的應用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在治療IgA腎病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患者對該藥物的耐受力對用藥劑量進行合理調整。具體來說,就是患者藥物耐受力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加大用藥量。在這一基礎上,將大劑量激素沖擊周期控制在7d[7]。只有如此,才能確保IgA腎病的治療取得相對較好地效果。通過分析部分醫(yī)學專家的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用于治療IgA腎病的最常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為布地奈德等糖皮質激素[8]。使用該藥物聯(lián)合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不僅能夠控制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而且能夠進一步鞏固治療效果。布地奈德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激素。針對部分醫(yī)學專家的研究成果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部分醫(yī)學專家經過研究和論證指出,在治療IgA腎病的過程中,布地奈德也具有較好地治療效果。在使用布地奈德治療6個月后,患者的尿蛋白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估算腎小球過濾率則能夠出現(xiàn)比較明顯的增長[9]。而在使用方法方面,部分醫(yī)學專家指出,布地奈德膠囊的治療效果相對較好,但是這一觀點仍處于實驗階段,具體效果存在一定爭議[10]。
1.3 免疫抑制劑。在合理應用免疫抑制劑的基礎上,IgA腎病的治療效果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具體來說,當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劑主要包括環(huán)磷酰胺、霉酚酸酯以及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三種類型[11]。在上述三種類型的免疫抑制劑中,環(huán)磷酰胺能夠產生的最直接作用就是抑制免疫復合物在腎小球中的沉積。霉酚酸酯在這一方面也能夠取得比較好地應用效果,但是在降低患者尿蛋白水平方面能夠發(fā)揮的作用相對有限[12]。而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不僅能夠有效控制免疫復合物在腎小球中的沉積,而且能夠降低患者的尿蛋白水平[13]。在上述三種藥物中,鈣調磷酸酶抑制劑聯(lián)合潑尼松治療6個月以上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從這一角度上看,在西藥聯(lián)合治療方案中,免疫抑制劑也能夠發(fā)揮比較大的作用。針對各種新型免疫抑制劑在治療過程中的實際效果,當前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14]。
2.1 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在考察IgA腎病患者的預后效果的過程中,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是重要的考察指標之一。通過對比健康人群與IgA腎病的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水平可以發(fā)現(xiàn),該指標過高和過低都是IgA腎病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15]。只有將患者的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才能保證患者的預后效果[16]。同時,在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水平較高的前提下,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往往高于正常水平[17]。
2.2 血清Gd-IgA1。在開展IgA腎病預后評估的過程中,Gd-IgA1也是重要的評估指標之一。在健康人群體內,Gd-IgA1的含量相對較少。而在患上IgA腎病之后,患者體內的Gd-IgA1的含量會出現(xiàn)大幅度升高[18]。因此,可以將血清Gd-IgA1是否降低至正常水平作為重要的IgA腎病預后考察指標。除了是重要的、IgA腎病預后效果考察指標外,Gd-IgA1還是考察患者腎臟存活率的重要指標之一[19]。一般來說,血清Gd-IgA1水平越高,則IgA腎病患者的腎臟存活率越低。反之,則IgA腎病患者的腎臟存活率就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從這一角度上看,對該指標進行全面的檢測與考察,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在IgA腎病的治療工作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0]。
2.3 外周血miRNA。外周血miRNA是一種無創(chuàng)且具有一定特異性的指標,該指標在包括IgA腎病在內的一系列腎臟疾病的預后效果評估中都能夠發(fā)揮關鍵作用[21]。而在對比IgA腎病患者與健康人群的外周血miRNA指標時可以發(fā)現(xiàn),IgA腎病患者的外周血miRNA水平明顯偏高。在這一方面,對比研究不同醫(yī)學專家的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IgA腎病患者的外周血miRNA水平不僅明顯高于健康人群,而且明顯高于其他腎臟疾病患者。在利用外周血miRNA這一指標對IgA腎病患者進行預后效果評估的過程中,主要評估方法就是檢測和對比患者的外周血miRNA是否降低至正常水平。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腎臟疾病,IgA腎病會對患者的腎臟功能以及生命安全造成比較嚴重的威脅。而在治療該疾病的過程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西醫(yī)治療。各種類型的西醫(yī)治療方法在IgA腎病的治療中都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通過檢測患者的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血清Gd-IgA1以及外周血miRNA對治療效果進行全面評估。只有如此,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該疾病的實時治療效果,并對治療方案進行科學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