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瑾瑜
兩個月的暑假,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每天一個人在家,除了睡覺就是玩手機、看電視。
“砰!”殺氣從門外蔓延進來。只見媽媽走進來,手里拿了我最厭惡的東西——試卷,說著:“老師說,今天把這套卷子的第一張寫完拍照發(fā)群里,別忘了。”“知道啦……”我的聲音里夾著一絲不耐煩。媽媽走后,我毫不在意地嘀咕著:先玩會兒手機再寫。
時間飛快地流逝,轉(zhuǎn)眼就到了下午五點?!疤彀?!三個小時過去了!我還沒寫試卷呢!”我大聲喊道?;艁y之中,我靈機一動,有了歪主意。媽媽回來了,看見凌亂的書房和正在寫作業(yè)的我,問:“試卷寫完了嗎?”“沒,才寫兩道題?!彼蛄顺蛟嚲?,問:“你一下午干啥了?”“練琴啊!”我表面上理直氣壯,心里卻慌得不行。“快寫試卷吧。”總算逃過一劫,我的心里放下了一塊大石頭。媽媽一走,我的“手機癮”又犯了。我把手機放在卷子下,偷偷摸摸地玩。可能媽媽太忙,抑或是太相信我了,一直都沒發(fā)現(xiàn)我的小伎倆。我一直玩到晚上十點,媽媽走過來催我睡覺。一天的“忙碌”讓我很快和周公約會了。一覺醒來,群內(nèi)消息轟炸,老師點名批評我沒寫作業(yè)。想到自己昨天的所作所為,我后悔極了。
一份白色的答卷,一支黑色的鋼筆,一個幼稚的我。過去的記憶,無意間犯下的錯誤,隨意揮霍的光陰,或酸或甜或苦或辣,都已成為人生答卷的一部分。
老師小語
在僥幸心理的推動下,在手機游戲的誘惑下,“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給自己拖延寫作業(yè)找借口,結局可想而知。結尾處的感慨道出“珍惜光陰”的重要性,發(fā)人深省。
【作者系江西蘆溪縣蘆溪鎮(zhèn)第二小學五·8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劉小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