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編:馬倩 王可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chǎn)國與出口國,紡織品穩(wěn)定出口能夠保障外匯儲備和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伴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深入,我國紡織行業(yè)亟需開展紡織英語翻譯。紡織英語翻譯必須擁有扎實的專業(yè)英語基礎,才能達到“信、達、雅”的翻譯標準。要求翻譯者切實掌握紡織英語內(nèi)容?!靶拧笔侵敢矣谠?,“達”與“雅”就是在翻譯過程中漢語的譯文必須規(guī)范精煉,遣詞造句要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通順流暢。高質量的紡織英語的譯文需要綜合原文、漢語與紡織知識于一體。
《紡織商務外貿(mào)英語》由馬倩、王可主編,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是針對紡織貿(mào)易英語進行研究的書。該書在遵從紡織品合同條款和國際貿(mào)易法律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紡織品作為外貿(mào)商品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各種理論知識,還介紹了紡織品在外貿(mào)交易中會使用到的專業(yè)英語詞匯。
《紡織商務外貿(mào)英語》一書中介紹了紡織英語的基本語言特點。紡織英語是英語專業(yè)的一種類型,與普通的英語語言特征存在差異。紡織英語語言的句子結構是極其復雜的,如長句子、語態(tài)的隨意轉換、祈使句等等。除此之外,紡織英語的詞匯種類繁雜。如合成詞的專業(yè)英語詞匯、正常專業(yè)英語詞匯、限定性英語詞匯、動詞詞匯不定時等。具體來看,紡織英語的基本語言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紡織英語的語言具有客觀性。 紡織語言的復雜句式、復雜語態(tài)、時態(tài)選用都具有客觀性。在描述紡織行業(yè)及商品時,通常使用一般現(xiàn)在時,同時用第三人稱進行紡織行業(yè)的技術描述和介紹,如“Additional hairiness measurement module is required in the evenness converter,and a further two subsystems are necessary in the signal processor for hairiness valuation.”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條干均勻度測試中,需要使用毛羽測定模塊,在信息處理中,需要2個毛羽測試輔助系統(tǒng)。這種描述介紹的方式、語氣很好地體現(xiàn)了紡織英語的客觀性。 除此之外,還有紡織英語詞匯中也體現(xiàn)了紡織英語的客觀性。大量專業(yè)名詞的使用加強了紡織英語語言的客觀性。如even twill雙面斜紋、barre緯向條花、organic cotton 有機棉、slub contton 竹節(jié)紗、contour stitcher仿形縫紉機等均為紡織英語專業(yè)詞匯,能夠突出紡織英語語言的客觀性。還有紡織英語的專業(yè)英語中會使用靜態(tài)的語言來描述動態(tài)的情況,這種客觀的敘事方法也體現(xiàn)了紡織英語語言的客觀性。
第二,精煉性。精煉性主要體現(xiàn)在紡織英語專業(yè)詞匯的運用上,簡練的詞匯在不給人們增加閱讀負擔的同時盡量避免了產(chǎn)生語言錯誤。紡織英語詞匯中擁有大量非限定性動詞、半專業(yè)術語與縮略詞,主要目的在于簡化表達形式。紡織英語中的專業(yè)術語可以分為紡織專業(yè)特有詞匯以及從普通詞匯演變而成的專業(yè)詞匯。如nylon-cotton fabric錦綸仿棉織物、rib fleece velvet羅紋磨毛天鵝絨、PVC flocking PVC植絨、down pile making 倒毛、water repellency 拒水性、 coarse picks粗緯等?!都徔椛虅胀赓Q(mào)英語》在介紹紡織的加工工序時,明確指出了有些紡織的專業(yè)英語詞匯是由普通英語詞匯變形而來的。如combing梳理、finishing整理、pill起球、iorn熨燙、age treatment老化處理等詞匯有其本身的意義,運用到紡織領域后便被賦予了各種專業(yè)英語的意思,因此精準地翻譯這些通用詞匯對于紡織英語語言的學習很有幫助。
第三,準確性。在紡織英語語言中,固定搭配的使用體現(xiàn)了紡織英語語言的準確性。這種固定搭配的使用是為了避免紡織英語的不準確。當使用紡織英語常用固定搭配后,工作人員、外貿(mào)人員等都可以清楚的理解書寫者所傳達的意思。如“Fibers contribute to the hand,texture and appearance of fabrics.”這句話的意思是纖維會影響織物的手感、質量和外觀。其中contribute to 還有“有助于、有貢獻于”的意思。而在《英漢技術詞典》中,contribute to 的意思“成為......的原因之一,對......產(chǎn)生影響”。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切忌從字面意思進行理解翻譯。又如,在紡織英語翻譯過程中需要對專業(yè)術語進行翻譯,所以需要掌握紡織英語的固定搭配,如to be defined as,by X we mean Y等,其中X為紡織英語術語,Y則為X的專業(yè)解釋。掌握這些紡織英語語言中詞匯的固定搭配的使用,可以更容易地明白書寫者所要傳達的意思,提高翻譯的準確性。
《紡織商務外貿(mào)英語》中還介紹了一些紡織英語的翻譯策略。其實無論是哪種專業(yè)英語的翻譯,都要確保譯文做到“信、達、雅”。不同的專業(yè)英語的翻譯也有著不同的翻譯策略。在紡織英語的翻譯中主要使用引伸譯、增減詞匯、詞類轉換、語序處理法等各種方法。
第一,引伸譯法。是一種脫離詞典的翻譯方法。當一些英語詞匯在詞典上找不到適合的詞義時,翻譯人員就會根據(jù)原文的語義選取更合適的詞匯意思。如“The fibers are further evenly mixed by combining and drawing…different processes and blending of cotton and chemical fiber on the drawing frame.”中“mix”在詞典中是“并條”的意思,在翻譯人員翻譯時將“mix”引伸為“并合”的意思,還有“draw”在詞典中是“牽、拉”的意思,而這里引伸為“并條”的意思。對于這些詞典上找不到相應詞義的詞匯,翻譯人員根據(jù)相應的原文語義,選取了各種詞匯的引伸譯,使得譯文更加通順易懂。
第二,增減詞譯法。增詞法即為在紡織英語翻譯過程中 增加原句中沒有詞匯或斷句,用于完善的表述英語句子所表達的內(nèi)容。在翻譯過程中部分詞匯在語法結構中沒有實際涵義,僅僅在句式的表達中起到輔助語法的作用。減詞譯法是句子中部分詞匯雖然有實際涵義,但如果根據(jù)字面涵義進行表達則會使句子變得累贅,則可以采用減詞忽略的方式進行翻譯。在紡織英語翻譯中增詞與減詞翻譯并不是可以隨意進行的,而是需要根據(jù)目的語的表述方式來選擇性的運用,以滿足漢語的表述習慣以及達到紡織英語表述的目的。如“Fibers tend to fuse and shrink away from the flame.”譯成在燃燒滌綸纖維的時候,纖維被融化收縮,遠離火焰,其中,“在燃燒滌綸纖維的時候”就是在翻譯的過程中進行增譯,以使得譯句的含義更加清晰明了。又如“Workers should avoid using these textile raw materials wastefully.”譯成工人要節(jié)約使用紡織原材料,其中的“節(jié)約”就是從原句中的avoid和wastefully一同合并翻譯得出的,對原句進行了減譯。
第三,詞性轉換法。在原文和譯文的意思保持基本吻合時,在漢語和英語中使用的詞匯往往詞性是不同的。這一點是因為漢語和英語本身語言的結構、特點不同所導致的。從詞性角度來說,原文和譯文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但是為了滿足2種語言翻譯的流暢性,便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詞性轉換的現(xiàn)象。如“In any case,the test of quality of production have priority.”譯成不論什么環(huán)境下,要優(yōu)先進行產(chǎn)品質量檢測。例句中的“priority”原為“優(yōu)先權”,在例句中則翻譯為動詞“優(yōu)先”。
第四,語序處理法。因為英語漢語的語言結構的不同,在進行英語和漢語的互換過程中需要注重語序的處理。如“We use the white spun bond approximately 2 000 units per month.”譯成每個月我們需要這類白色聚丙烯大約2 000個單位以上。例句在翻譯2 000 units per month的過程中對順序進行了調整,將其翻譯為“每月2 000單位”,較為符合漢語的表述方式與習慣。鑒于此,在進行紡織翻譯時,需要合理地使用語序處理法,使得語義更加明確,更加符合目的語的表述習慣。
結合《紡織商務外貿(mào)英語》一書,可以看出紡織英語不同于其他的專業(yè)英語,其具有鮮明的語言特征,了解紡織英語的語言特征,明確紡織英語的翻譯策略才能更好地掌握紡織英語的專業(y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