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在衰老過程中會發(fā)出很多信號:長皺紋、添白發(fā)、體力大不如前……這些都可能是衰老的象征。其實眼睛也在悄悄變老,比如上了年紀后,很多人的眼睛開始出現老花眼。
老花眼又稱老視,屬于生理現象,是正常人到了一定年齡后,隨著眼睛調節(jié)能力衰退和晶狀體核硬化,逐漸產生近距離閱讀困難。
正常情況下,人為了看清近距離的目標,會調節(jié)眼內肌肉——收縮睫狀肌,使眼內晶狀體彎曲度增加,從而使近距離物體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圖像。但隨著年齡增長,眼球晶狀體逐漸硬化、增厚,且眼部肌肉的調節(jié)能力減退,導致變焦能力降低,看近距離物體模糊不清。
人人都會出現老花眼,無法避免,只是因人而異,發(fā)生的時間早晚不同而已。大部分人在40~45 歲出現,也有極少數人在50 歲時仍沒有出現老花眼,遠近視力都很好。
此外,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加速老花眼的形成:例如長時間盯著手機或電腦看,每分鐘眨眼的頻率就會急劇減少,眼睛更易疲勞,聚焦更加費力,從而使晶狀體和眼肌過度緊張,淚液層不夠滋潤,就會加速老花眼的形成。
老花眼雖然是個漸進過程,但也有跡可尋,可通過一些方法進行自測。
1.看字易串行,文字成雙。
2.裸眼時比較難看清手機按鍵或文字信息。
3.看遠處清楚,近處不清楚,近處小字需要拿遠才能看清。
4.看遠處和近處時眼睛要調節(jié)一會兒才能看清,對焦時間較長。
5.原來戴近視眼鏡閱讀,現在需要把眼鏡摘掉才能看清。
6.離物體近距離工作時會頭痛,做細致的工作時常會失誤。
7.看手機亮度要調高,看書時屋里要明亮。
出現3 種以上癥狀,就要警惕老花眼了。
配戴老花眼鏡是必要的矯正方法,除此之外,還可以做些眼球操防止老花眼過早出現、過快發(fā)展。
“斗雞眼”訓練:舉起食指置于正前方,慢慢靠近鼻子,停在兩眼中央,讓眼睛做“斗雞眼”動作,維持10~20秒不動。然后食指慢慢遠離,再慢慢靠近,眼睛隨著食指,一下變成“斗雞眼”,一下恢復正常,來回約10次。
轉動眼球:雙眼先向右遠方眺望,然后把視線轉向左遠方,眼睛用力緊閉幾次;雙眼看斜右上方,然后看左下方。反之,看斜左上方,又看右下方。睜大眼睛,使眼球下上左右轉動。
眺遠望近:手上拿一支筆,伸直手臂,盯著筆2~3 秒鐘,接著看向遠方2~3秒鐘,總共做3次。
開合眼睛:用力閉起雙眼,接著用力張開眼睛,維持2秒鐘,總共做3次。
打乒乓球:打乒乓球時,雙眼必須緊緊盯著穿梭往來、忽遠忽近、旋轉多變的來球,使眼球不停轉動,血液循環(huán)增強,眼神經機能提高,可有效延緩老花眼出現。
戴老花鏡:有些人覺得沒必要買老花鏡,然而時間長了,眼睛易疲勞,甚至出現頭痛、肩膀酸痛等癥狀。65歲左右眼睛持續(xù)老化,度數會改變2~3 次,看不清楚時,要到眼鏡店重新測量度數。
冷水洗眼:每天晨起和睡前用冷水洗眼。將眼睛浸泡在潔凈冷水中1~2 分鐘或用手潑水至眼中,再用毛巾擦干眼部,然后用手指輕揉眼睛周圍30次左右。
出門戴太陽鏡:晶狀體失去彈性是形成老花眼的原因之一,晶狀體變硬的主要原因則是紫外線所致。建議出門時戴太陽鏡或帽子阻隔紫外線。平時多吃菠菜、胡蘿卜、南瓜等富含葉黃素的食物,常吃鰻魚、糙米等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
到戶外去,別宅在屏幕前。有空的時候多到戶外走走,加強戶外鍛煉,多看看美麗的風景。這樣可以減少眼睛盯著電腦屏幕及電視機的時間,使眼睛得到足夠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