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遠忠
(武漢市新洲區(qū)中醫(yī)醫(yī)院,湖北 武漢)
咳嗽是感冒患者的最常見癥狀之一,少數(shù)患者發(fā)熱、畏寒、鼻塞、流涕、頭痛、咽痛的感冒急性期癥狀經(jīng)治療后好轉(zhuǎn),卻遺留咳嗽癥狀遷延不愈,臨床上稱之 “感冒后咳嗽”,主要表現(xiàn)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因絕大多數(shù)因感染呼吸道病毒引起,故又稱為“感染后咳嗽”[1]中醫(yī)學對咳嗽的認識有著悠久的歷史且記載了許多有效的經(jīng)驗方;筆者采用自擬方“加味止嗽散”治療感冒后咳嗽,取得一定效果?,F(xiàn)將臨床療效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試驗共觀察病例60例,均來自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新洲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科門診及住院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止嗽散)和對照組(阿斯美),每組各30例。具體見表1。
表1 病人來源(單位:例)
表2 性別比較(單位:例)
兩組患者來源、性別、年齡、病程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規(guī)定的“感冒后咳嗽”:中醫(yī)診斷標準: 符合《咳嗽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 (2011 版 )》[4]。
(1)經(jīng)檢查證實,由結核、矽肺、腫瘤、過敏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2)并發(fā)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3)合并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婦女。(5)過敏體質(zhì)或?qū)Χ喾N藥物過敏者。(6)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患者。
本試驗采取隨機,雙盲對照研究。
本試驗選用第一三共制藥(上海)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阿斯美(復方甲氧那明膠囊)作為對照藥物,其功能主治與研究藥物相同,療效肯定,符合公認、有效的原則,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加味止嗽散。
陳皮 10g,荊芥 10g,百部 10g,紫菀 10g,白前 10g,桔梗10g,甘草 6g,,僵蠶 5g,蟬蛻 5g,全蝎 3g。日 1 劑。水煎藥汁400mL,每次 200mL,早晚 2 次口服。
對照組:阿斯美(復方甲氧那明膠囊)口服,一日3次,每次2粒,飯后口服。
兩組療程均為10天。
2.4.1 療效性觀測指標
2.4.1.1 主要療效指標
(1)咳嗽、咯痰、喘息:于治療前、治療后每日觀察記錄一次。
表3 年齡比較(單位:歲)
表4 病程比較(單位:年)
表5 急性病程(單位:天)
表6 兩組患者用藥前癥狀(主要癥狀)、體征及輔檢(胸片)評分比較
表7 兩組患者用藥前次要癥狀的比較
表8 兩組患者用藥前痰培養(yǎng)的比較
表9 兩組患者疾病療效比較(單位:例)
(2)止咳、化痰、平喘起效時間:指咳嗽、咯痰、或喘息的程度降低一級的時間。
2.4.1.2 次要療效指標
發(fā)熱、口渴癥狀、體溫、呼吸、脈搏、肺部聽診、胸片檢查、痰培養(yǎng)檢查。
2.4.2 疾病療效判定標準
(1)臨床控制:咳、痰、喘及肺部哮鳴音恢復到急性發(fā)作前水平,其他客觀檢查指標基本正常。
(2)顯效:咳、痰、喘及肺部哮鳴音明顯減輕,但未恢復到急性發(fā)作前水平,其他客觀檢查指標明顯改善。
(3)有效:咳、痰、喘及肺部哮鳴音有所減輕,但程度不足顯效者,其他客觀檢查指標有所改善。
(4)無效:咳、痰、喘及肺部哮鳴音無改變或加重,其他客觀檢查指標未見改善或反而加重。
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9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t檢驗,等級治療用Ridit分析,P≤0.05被認為所有檢驗的差別有統(tǒng)計意義。
見表 6、表 7、表 8。
見表9。
見表10。
表10 兩組病例起效時間比較(單位:天)
表1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體征及客觀檢查指標積分比較
見表11。
本試驗采用隨機、雙盲對照觀察試驗方法,經(jīng)臨床實驗結果表明止嗽散對治療感染后咳嗽療效肯定,具有抗炎、止咳、化痰功效。研究過程中,患者未訴不適,說明本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感冒后咳嗽其主要發(fā)病機制目前認為有呼吸道上皮黏膜受損、氣道炎癥、短暫的氣道高反應性及咳嗽高敏感性[2]。祖國醫(yī)學認為,感冒后咳嗽多因外感咳嗽失治誤治,除邪未盡,致風邪戀肺所致。故本病的治療重在祛風[3]。本研究選用清代醫(yī)家程鐘齡《醫(yī)學心悟》所載名方“止嗽散”,方中桔??嘈廖?,能宣通肺氣,瀉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散風濕,清頭目,利咽喉,善治傷風頭痛咳嗽。紫菀辛溫潤肺,苦溫下氣,補虛調(diào)中,消痰止渴,治寒熱結氣,咳逆上氣。百部甘苦微溫,能潤肺,治肺熱咳嗆。白前辛甘微寒,長于下痰止嗽,治肺氣盛實之咳嗽。陳皮調(diào)中快膈,導滯消痰。甘草炒用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溫潤和平,溫而不燥,潤而不膩,散寒不助熱,解表不傷正。在止嗽散基礎上加上蟬蛻、僵蠶、全蝎三味藥。蟬蛻宣散透發(fā)、疏風散邪;僵蠶祛風散熱、化痰散結。全蝎搜風通絡、化痰散結。動物藥屬血肉有情之平治療風證效果甚佳。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其具有鎮(zhèn)咳祛痰、抗凝、促微循環(huán)、鎮(zhèn)靜抗驚厥、抗過敏、抗炎、抗菌、增強細胞免疫力的作用[4-6]。全方配伍得當,宣降同施,散寒不助熱祛邪不傷正,共奏宣利肺氣、疏風止咳之功。而且治療期間觀察組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說明加味止嗽散用藥安全可靠。綜上所述,自擬方加味止嗽散治療感冒后咳嗽,對比于常規(guī)的西藥止咳治療,臨床效果好且無不良反應,值得進一步推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