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
摘要:民間美術是傳統(tǒng)藝術中的一種,也是我國歷史文明發(fā)展傳承下來的瑰寶,其凝聚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民間美術融入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僅有助于加強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滲透,還有助于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美術學習環(huán)境,通過豐富的民間美術作品拓寬學生的美術視野,增強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意識及能力,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民間美術;小學美術教育;融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使美術教育整體改革步伐加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利用民間美術資源有利于小學美術教育向更全面的方向發(fā)展,在實現美術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同時,還能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撐。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民間美術資源的作用
(一)民間美術資源的新奇性
小學時期的孩子,對新鮮的事物都會帶有強烈的好奇心,且會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了解事物的本質和特征。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民間美術資源,能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且學生能通過利用民間美術資源,了解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美術素養(yǎng)。
(二)民間美術資源的區(qū)域性
民間美術資源的一個特點就是具有區(qū)域性,因為民間美術都會運用到當地民族特有的材料。所以民族美術資源不僅會通過紙質作品呈現到大眾面前,還會通過類似于紙花、泥人等特色作品呈現到大眾面前。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想象力與地方特色相融合,制作出具有民族性的作品,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
二、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融合策略
(一)提高對民間美術的重視程度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民間美術的有效滲透往往離不開教學環(huán)境的支持。首先,校內領導及美術教師要提高對民間美術的重視程度,加大基礎美術教學設施的資金投入,注重對民間美術創(chuàng)作的開發(fā)與研究,在校園內創(chuàng)設專屬的研究教室及美術展覽室,最大限度地實現民間美術與美術教學的深入融合。其次,美術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民間美術素養(yǎng),提高對民間美術的認知和操作水平,通過參觀美術展覽館、上網查閱民間美術資料、與其他美術教師共同探討等方式不斷拓展自身的美術視野,加深對于民間美術的理解。最后,社會要給予民間美術教學足夠的重視與關注,加大對民間美術教育的宣傳力度,定期開展民間美術教育公開課、知識講座及藝術展覽等活動,讓人民群眾發(fā)現民間美術藝術的魅力,意識到民間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從而鼓勵人民群眾積極投身到民間美術創(chuàng)作中,提升人民群眾的人文修養(yǎng),進而為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美術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素材。
(二)創(chuàng)新美術教學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多種多樣的民間美術形式
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民間美術形成了非常獨特的藝術形式,其中也蘊藏著非常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將其與小學美術教育融合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展示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形式。比如:在進行水墨畫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一些比較有名的水墨畫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畫作的過程中感受其中蘊藏的獨特藝術魅力;在進行折紙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放映一些與民間折紙藝術相關的小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學習相關的折紙技巧、領悟其中的藝術內涵;在進行剪紙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在網絡上搜集剪紙的相關圖片和視頻,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感受民間剪紙藝術中蘊藏的獨特內涵。
(三)民間美術資融入課堂作業(yè)
通過新課標的指引,為了可以把學生培養(yǎng)成多方面發(fā)展的人才,教師要合理布置作業(yè),學生能夠加深對民間美術資源方面的理解,有的時候因為作業(yè)量比較大,學生一般會使用比較消極的態(tài)度來對待老師所布置的作業(yè),教師這個時候要采取更加靈活的方法,使學生對作業(yè)內容更感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完成作業(yè)。比如可以按照學生根據實際的情況,結合我國傳統(tǒng)節(jié)假日當中的民間美術資源,使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法自行發(fā)掘其中的藝術性,并且按照自身情況,選擇一個和傳統(tǒng)節(jié)日相關的美術創(chuàng)作方式,和家長共同完成。比如元宵節(jié)可以扎燈籠。這種公益形式既可以符合節(jié)日的氣氛,同時也可以讓親子之間的互動有所增進。教師可以通過視頻講解的方法,給學生展示民間美術當中的圖片,并且簡要的講解民間美術背景,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積極并且健康的民間美術作品,使學生樹立起一個更加正確的審美觀,讓學生培養(yǎng)其能力,這對傳統(tǒng)文化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四)學校開展民間美術活動
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造力,學校應根據教學需求不定期開展藝術活動,以此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的平臺來創(chuàng)作更多的藝術作品。與以往教學模式相比,藝術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在活動的形勢下,小學生會逐漸形成一定的競爭意識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另外,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應積極帶領學生參與各種民間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學生通過切身的體驗與實踐,對民間藝術會擁有更深刻的了解,從而為實現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藝術這一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民間傳統(tǒng)美術資源,可以在有效整合小學美術教育與其他藝術教育學科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并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弘揚與發(fā)展提供有力的依據。
參考文獻
[1]宋春艷.淺析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作用[J].啟迪與智慧(中),2021(05):61.
[2]高澮.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功能探究[J].智力,2021(04):35-36.
[3]薛青.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融合及功能思考[J].內蒙古教育,2020(1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