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芳
摘要:繪本作為現(xiàn)代幼兒教學的新型教材,其應用不僅充分達到了幼兒教育的目標,而且對幼兒綜合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幼兒教學中,通過繪本閱讀,可以培養(yǎng)幼兒“說”的能力,并為其將來的語言表達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創(chuàng)設繪本教學環(huán)境,可以使幼兒的閱讀興趣得到激發(fā),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能力。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創(chuàng)設繪本教學環(huán)境,指的是通過繪本閱讀來營造一個教學氛圍,通過家長或教師對繪本的解讀和繪本本身的魅力,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旨在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觀察力、思考能力、好奇心等。創(chuàng)設繪本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增強教師、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溝通,對于增強幼兒的好奇心、提升幼兒的參與度很有幫助。
一、創(chuàng)設繪本環(huán)境在鍛煉幼兒表達能力方面的作用
1.能夠提高幼兒想象力和表達力
創(chuàng)設繪本教學環(huán)境是目前最流行的學前教學方法之一。在幼兒階段,孩子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對色彩、圖形、聲音尤為敏感。繪本教學能夠給幼兒展示直觀、綜合的學習材料。它可以通過幼兒容易理解的形式來解釋知識、故事等。繪本中的圖都是有內在含義的,通過一個個圖可以組成一個具體的故事,讓每個孩子根據(jù)繪本中的圖想象不同的故事。
2.能夠增強幼兒閱讀興趣
繪本閱讀也是書本閱讀的一種,在幼兒階段注重對孩子閱讀能力和閱讀愛好的培養(yǎng),將會使孩子終身受益。在幼兒階段培養(yǎng)起孩子對書本的興趣,使得其小學階段以及之后的人生各個階段都能對閱讀方面保持濃厚的興趣。幼兒在繪本中學到知識后,會潛意識激發(fā)探究的欲望。幼兒希望通過自己的表達,將故事講給別人聽,從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和其他能力。
二、創(chuàng)設繪本教學環(huán)境下激發(fā)幼兒探究能力的方法
1.基于繪本,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
在課堂中,問題是教師與幼兒之間溝通的橋梁,教師能夠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幼兒對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從而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而問題的應用功效性不僅限于此,在對幼兒進行繪本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繪本中的內容,對幼兒提出探究性的問題,讓幼兒基于這些問題,激發(fā)求知欲,從而主動進行繪本的閱讀,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提高閱讀的效果。
以《狼大叔的紅燜雞》這本繪本的教學來說,教師就可以使用問題的形式對幼兒進行引導,從而提高幼兒進行繪本閱讀的興趣。在課堂中,教師基于繪本的封面,向幼兒提出“從《狼大叔的紅燜雞》這本書的封面中,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只狼呢?”“你有沒有注意到狼的眼睛中,猜猜,這只狼看到了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母雞,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雞呢?”等問題;之后,教師再基于繪本中的內容,提出:“當一只貪吃的狼看到雞的時候,它是怎么想的呢?”“狼后來為什么改變了主意?它對自己的主意滿意嗎?”……等問題,讓幼兒基于上述問題,激發(fā)對自身的求知欲,從而提高繪本閱讀的興趣,主動進行繪本的自主閱讀。
可見,在對幼兒進行繪本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基于繪本的封面,以及繪本的內容,向幼兒提出探究性的問題,讓幼兒基于這些問題激發(fā)自身的求知欲,從而提高對繪本閱讀的興趣,主動進行繪本的閱讀。
2.基于繪本,開展合作探究
隨著全面素質教育觀念的不斷推進,對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使得教師將合作學習的綜合性活動引入課堂之中,用于實現(xiàn)對幼兒的綜合性培養(yǎng)。而在對幼兒進行繪本教學的過程中,相對于傳統(tǒng)教師單向式的講解形式而言,教師組織幼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繪本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和理解,更能提高幼兒進行繪本閱讀的興趣,從而提高繪本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對幼兒進行《我不知道我是誰》的繪本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將幼兒劃分為閱讀能力較好和一般兩個層級,以及觀察能力較好和一般兩個層級。之后,教師按照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對幼兒進行組員的分配,使得每個小組中既有閱讀能力較好和一般的幼兒,也有觀察能力較好和一般的幼兒。隨后,教師組織幼兒以自由討論的形式,自主進行《我不知道我是誰》中“達利B以為自己是誰”的問題探討,使幼兒在相對自由的氛圍中,提高對繪本的閱讀興趣。
顯然,合作學習活動是能夠體現(xiàn)幼兒課堂主體性,提高幼兒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在對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合作活動的特點,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從而逐步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
3.激勵教育,開展提問教學
教師應增設獎勵環(huán)節(jié),對于表現(xiàn)出色的小朋友,獎勵小紅花一枚,并口頭上對回答問題的幼兒進行肯定與贊揚,以此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巧用幼兒的好勝心和好奇心,發(fā)展幼兒探究的能力。
教師在指導幼兒閱讀繪本時,可以對繪本中出現(xiàn)的故事進行演繹,通過表演來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還可以用幼兒喜歡的聲音和方式以及豐富的表演,讓幼兒體會到主人公的情緒變化。所以這種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幼兒想象力的鍛煉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師也可以邀請幼兒到臺上進行表情,培養(yǎng)幼兒的舞臺表演能力,從而加深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
結語
總而言之,繪本對幼兒提高知識認知,拓展幼兒的思維中具有積極意義,在實際的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以繪本為載體進行多樣教學活動的構建,逐步提高幼兒進行繪本閱讀的興趣;繪本通過艷麗的色彩、豐富的圖畫、各種各樣的數(shù)字和文字來刺激幼兒的視覺,對于幼兒的表達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邱靈,甘劍梅.利用繪本教學促進幼兒理解“公平”的哲學對話[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9(01):46-51.
[2]劉旭華.繪本教學在促進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中的作用[J].教師,2019(0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