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帥
(天津市勞動保障技師學院 天津市 300162)
教育信息化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提升中職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的迫切性不斷凸顯。在中職教育實踐中,中職教師是重要的教學引導者,他們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他們的信息化素養(yǎng)等,都將直接關系著信息化教學的科學有效開展,都將直接影響著中職學生的學習成效。為此,在實踐過程中,精準全面地把握影響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因素,繼而采用科學全面的優(yōu)化對策,更好地提升信息化教學的整體成效與質量。
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豐富中職數學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網絡整合教學資源,為中職學生提供適合的多樣化的數學知識,完善數學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選擇不同的共享資源擴充知識量,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信息化教學手段與中職數學教學結合,可以有效節(jié)約教學時間以及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數學教學中有很多推演和操作過程,教師可以巧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將推演過程具象化、動態(tài)化,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簡化學生學習步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
在信息化課堂的構建中,教師就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枯燥的知識點轉變?yōu)橹庇^化與形象化的圖片以及視頻等,激發(fā)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構建翻轉課堂,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并通過微課、慕課等方式,制作教學課件,并上傳到信息化教學平臺中,學生則依照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下載教學課件,并反復學習與觀看,進而有效地突破學習中的難點知識。同時還可以在信息化教學中將在線教學與下線實踐相結合,加強中職學校與企業(yè)和社會教育資源的合作,為學生構建多元化的實訓平臺,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將企業(yè)的實訓項目引入課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或者也可以在信息化教學中,滲透技能大賽、項目操作比賽、實訓成果展示等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技能的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
明確信息化教學的標準,積極構建符合中職教育特色的培訓教育標準體系,以此來指導中職教師深入全面地依托于標準規(guī)范,行之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學的整體質量與成效。同時,中職院校還應該積極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積極完善相關的信息化教學培訓方案,結合不同教師的專業(yè)特長以及信息素養(yǎng)等,給予他們必要的崗位培訓,確保他們能夠真正熟練操作學?,F有的信息化教學設備,更好地提升信息化教學的整體質量。中職教師才是信息化教學的實施主體,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以及意識認知等,往往決定著信息化教學的科學有序開展。為此,在實踐過程中,應該充分全面地提升和優(yōu)化信息化教學的整體培訓力度,全方位加大對廣大教師的培訓教育,確保他們能夠科學熟練地使用信息技術,確保他們能夠真正采用信息技術手段來開展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務于中職教育的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新。
開放式、便捷式的網絡學習資源共享平臺是教師自我提升的法寶。例如,近年來慕課(MOOC)在各類學校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課程內容也不斷改進和完善,質量越來越高,這為廣大教師在課余時間提升自己的教學信息化水平提供了高質量的學習平臺。其中,華南師大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之五項修煉”課程,以案例和技術教學緊密配合的形式,進一步提高一線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意識,以教學技術的實踐為基礎,線上線下緊密結合,實現教師信息化教學的持續(xù)性發(fā)展,深受廣大教師的歡迎。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中職學校實訓基地的建設也必然朝著信息化方向發(fā)展,課程建設應以促進學生就業(yè)為導向,依托企業(yè)資源,高質量對接行業(yè)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教學,實現共建共享。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巧用信息化技術,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以“正弦函數的性質與圖像”的教學為例,作為預習內容,教師可在課前給學生觀看用二倍角、半角以及振幅擴大二倍、縮小二分之一和初相不為零的正弦函數圖像畫法的微視頻,讓學生初步了解周期、振幅、初相三者與圖像之間的關系,為課堂正式教學做準備。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畫圖軟件動態(tài)展示正弦函數與正弦函數圖像的關系,由圖像分析歸納出正弦函數的性質。課后,教師可以制作正弦函數圖像的拓展視頻,讓學生在觀看完視頻后,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和延伸,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
中職學校應該對信息化教育的內涵以及作用有清晰的界定和認識,并加大對教學軟件以及硬件方面的投入,滿足學生對信息化教學的需求。同時,中職學校還要積極與企業(yè)進行合作,利用信息化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訓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中職學校還應該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通過開展信息化教學培訓活動,為學生設計適合的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