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相 旭 周洪昌
總有那么一群人,默默為他人付出;總有那么一群人,堅守在工作崗位;總有那么一群人,不被理解仍舊堅持……她們是用自己的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好好照顧對待每一位病人的護理工作者;她們是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護理工作者;她們更是守護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工作者。精神科環(huán)境的特殊性和患者的與眾不同,對護士的人文精神有更高的要求。護士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人文精神,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人間大愛。
精神障礙患者大多缺乏自制力,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并且受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的影響,引起沖動、毀物、傷人、自殺、拒絕治療、逃離醫(yī)院等一系列的異常行為。精神障礙患者給繁忙的護理工作,增添了一道道難題。這要求,精神衛(wèi)生及心理專業(yè)的護士們不僅要以平常心對待每一位病人,還要更加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用真心體貼病人的心思,用細心與耐心護理每一位病人。第一次走進精神病??漆t(yī)院時,我緊鎖眉頭、緊握雙手,緊張與害怕涌滿心間,甚至有病人對我說:“不用緊張”。歷時幾個月后,護理前輩們用行動改變了我對醫(yī)院環(huán)境的看法、改變了我對患者的態(tài)度,同時也讓我重新審視精神衛(wèi)生及心理專業(yè)護士的工作性質。
在精神科,患者的“一日三餐”是護士們的重要工作。面對自制力缺乏的精神障礙患者,為了保證營養(yǎng)供給,護士們需要把飯菜一口一口地喂給他們。遇到拒絕進食、進食量不足或進食量過度的患者時,她們不僅需要耐心地勸說,還需要與病人斗智斗勇,以維持合適的進食量。一位雙相精神障礙復發(fā)的女患者,入院時病情較為嚴重,行為紊亂,每日不吃餐盤中的食物,反而翻垃圾桶、撿食物吃。為了保證該患者的營養(yǎng)供給,護士們在進餐時喂食患者,或將食物放入患者手中,甚至故意將食物放在餐桌上。護士們各抒己見,只為了讓患者多吃幾口飯而已??此坪唵蔚墓ぷ?,真正施行的時候才明白它的難。剛入臨床工作的我,不能夠理解作為一名護士,為什么需要給病人喂飯、喂水……但是,當我看到護士前輩們、護士長們,熟練地端起可口的飯菜,一勺一勺地喂給病人吃,并與病人有說有笑聊天的時候,我被這個畫面深深地打動了。這個畫面一直在我腦海中蕩漾,那是她們日復一日的工作,那是她們對患者的關心和愛護,更是她們踐行護理工作者人文精神的實際行動。
在精神科,患者的“個人衛(wèi)生、生活料理”也是護士們的工作職責。面對行為紊亂的患者,護士們要為患者的個人衛(wèi)生及日常生活提供保障。精神科護士需要督促患者洗澡、換衣服等,對于配合的患者只需安排時間、準備衣服即可;對于不配合的患者,則需要護士陪同,甚至需要幾個人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這一簡單的日?;顒?。一位精神分裂癥患者,拒絕洗澡、換衣服,頭發(fā)蓬松、衣服臟兮兮的,護士們合力為病人洗澡、洗頭、剪頭發(fā),為病人提升舒適度??吹竭@搞笑又滑稽的一幕,讓我明白對待精神障礙的患者,護士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像照顧自己的家人一樣,不求回報,給予患者有溫度的護理。
在精神科,保證“患者安全”是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陰性癥狀的患者,護士們要時刻防止自殺自傷事件的發(fā)生;面對陽性癥狀的患者,護士們要時刻預防罵人、打人事件的出現(xiàn)。不管遇到什么癥狀的患者,護士們都要有勸說的本領,解決的辦法。這也要求精神科護士必須具備“耳聽八方,眼觀六路”的基本技能。但是,在精神科有辦法只是第一步,怎么把辦法化為行動并在患者身上實施才是最重要的。兩位精神障礙患者,只因患者A向患者B分享自己的零食,而患者B未向患者A分享,便起了爭執(zhí)甚至動手打人。護士們第一時間將兩人分開,并分別詢問原因、說服患者,最后讓兩人和解。護理前輩們不畏懼患者的狂躁,不忽視患者的抑郁,將自己的愛心、耐心和辦法相互結合,以感化和制約每一位病人。她們以身教學、用行動育人,將人文關懷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人文精神是新時代護理工作者的內在需要,每一名護士都應該用自己的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為每個病人服務。精神科環(huán)境特殊,精神障礙患者更為不同,患者長期住院,并與家人分開,對于他們來說,護士們不僅是工作人員,更是他們的朋友和家人。他們日常的來往,不僅是治療的需要,更是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精神衛(wèi)生及心理專業(yè)的護理前輩們,用行動踐行人文精神,用行動譜寫平凡日常,用行動書寫人間大愛。你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你們是我學習的榜樣,更是青年一代學習的榜樣,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