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俊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聯合應用門冬胰島素30、二甲雙胍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以我院64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32例接受門冬胰島素30治療,聯合組32例則另外聯合應用二甲雙胍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與組內治療前比較,治療3個月后聯合組、對照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更低,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聯合組各項血糖指標水平均更低(P<0.05)。聯合組治療期間低血糖發(fā)生率為3.13%,低于對照組18.75%;聯合組治療后血糖達標時間為(6.82±2.46)天,短于對照組(9.82±3.17)天(P<0.05)。聯合組治療期間副反應發(fā)生率為9.38%,與對照組6.25%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門冬胰島素30與二甲雙胍聯合用于2型糖尿病治療中可實現血糖水平更有效控制,縮短血糖水平達標時間,減少低血糖的發(fā)生,同時用藥安全性有保證。
【關鍵詞】2型糖尿病;門冬胰島素30;二甲雙胍;血糖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6-5249(2021)21-0065-03
糖尿病是內分泌科發(fā)生率最高的一類代謝性疾病,尤以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率最高,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被證實與生活方式存在緊密聯系,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率呈現出不斷升高趨勢[1]。2型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或作用障礙而導致一種疾病,主要疾病特征為血糖持續(xù)高水平[2]。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如果長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引發(fā)腎臟、神經、心血管相關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可能威脅生命安全[3]。臨床至今未發(fā)現針對2型糖尿病的根治方法,主要治療原則為控制血糖水平、控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輕疾病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4]。門冬胰島素30、二甲雙胍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均有應用,但關于兩者聯合應用于治療中的效果與安全性還未得到統(tǒng)一結論。本研究具體選擇我院64例2 型糖尿病患者,分析門冬胰島素30聯合二甲雙胍在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1 對象及方法
1.1研究對象以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 64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1)納入標準:①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5]: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h 血糖水平≥11.1mmol/L,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在7.5% ~11.0%之間;②年齡18歲;③男女不限;④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⑤通過所在醫(yī)院的倫理審批。(2)排除標準:①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②合并糖尿病相關急性并發(fā)癥;③對研究藥物過敏;④哺乳期女性;⑤嚴重心肝腎肺臟器疾病。隨機數字表法將64例患者分為2組,聯合組32例,男18例以及女14例,年齡平均(60.23±12.19)歲,年齡:40至 80歲;對照組32例,男 15 例以及女17例,年齡平均(58.96±11.43)歲,年齡:38至78歲。2組年齡、性別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兩組入院均接受常規(guī)檢查,包括血尿常規(guī)、血生化、胰島素自身抗體、胰島細胞自身抗體、胸部X 線片、心電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所有患者均接受醫(yī)護人員進行健康宣教,介紹2型糖尿病相關知識,運動、飲食方案調整方法,指導患者掌握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方法以及胰島素注射的方法,增加患者對低血糖的認識,了解低血糖的識別方法及處理方法。(1)對照組選擇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國藥準字:S20133006諾和諾德制藥有限公司)進行治療,每天早餐前、晚餐前注射一次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初始劑量控制為0.4 U/(kg·d),早晚的劑量分配為(1~2)∶ 1,指導患者做好三餐前血糖水平、三餐后2h 血糖水平、睡前血糖水平、夜間血糖水平的監(jiān)測,后期血糖控制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后適當減少監(jiān)測次數。治療期間依照患者血糖水平間隔 2~3天進行一次胰島素劑量的調節(jié),直至患者血糖水平至目標值:餐前血糖水平4.4~6.1mmol/L,餐后2h 血糖水平4.4~8.0mmol/ L,糖化血紅蛋白水平≤7.0%,對于老年患者(超過65歲)餐前血糖水平4.4~7.2mmol/L,餐后2h 血糖水平4.4~10.0mmol/L。等到血糖達到目標水平后逐漸減低胰島素用量,當用量減少到<4U 則停藥。(2)聯合組在上述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應用二甲雙胍(國藥準字: H20094132深圳市中聯藥有限公司)治療,初始劑量每天早晚服用 1次,每次服用0.5g,持續(xù)該劑量一個星期后如果患者沒有胃腸道不良反應表現增加劑量為每天早中晚服用一次,每次服用0.5g。持續(xù)治療3個月后對比療效。
1.3評價指標? (1)血糖水平:分別在治療前、治療3個月結束后測定一次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2)低血糖:比較兩組治療期間低血糖發(fā)生率,低血糖判斷標準:血糖水平≤3.9mmol/L。(3)血糖達標時間:即從參與本研究第一次用藥的時間一直到血糖持續(xù)處于達標范圍內的間隔時間。(4)安全性:比較兩組用藥期間惡心、腹脹、腹瀉、排氣增加各藥物副反應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方法數據利用 SPSS 23.0分析,計數資料表示為[n(%)],計量資料表示為( x ±s),檢驗經χ2、t 完成, P<0.05為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血糖水平聯合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各項血糖指標水平均有下降,與組內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治療3個月后各項血糖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 1)。
2.2低血糖、血糖達標時間聯合組治療期間低血糖發(fā)生率為3.13%,低于對照組低血糖發(fā)生率18.75%;聯合組治療后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 2)。
2.3安全性聯合組治療期間副反應發(fā)生率為9.38%,與對照組副反應發(fā)生率6.25%比較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3。
3 討論
2型糖尿病發(fā)生常常伴隨胰島素缺乏,所以治療上時常選擇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初始治療階段首選預混胰島素或者基礎胰島素,其中預混胰島素因為能同時控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加上用藥安全性良好,因此被選擇度更高[6]。本研究治療中應用的門冬胰島素30中可溶性門冬胰島素占30%,精蛋白門冬胰島素占70%,不僅可維持患者基礎胰島素在穩(wěn)定水平,同時可滿足患者餐時胰島素需求[7]。該類胰島素用藥后10分鐘即能吸收,40 分鐘左右就能達峰值水平,同時用藥后能迅速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因為精蛋白門冬胰島素可以提供生理基礎胰島素量,加上快慢結合可與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接近度更高,所以用藥可使葡萄糖毒性減低,另外該類胰島素可選擇在就餐前、后、中任何時間注射,用藥靈活,用藥后代謝迅速,因此可保證良好安全性[8]。本研究另外應用的二甲雙胍為糖尿病指南中推薦使用的胰腺降糖藥,用藥后可對肝糖生成、輸出形成抑制,還可提升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該藥物可使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得到強化,使心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減低;該藥物能夠對脂肪分解形成抑制,對胰島素抵抗情況形成改善。本研究聯合組通過聯合上述兩種藥物治療,經兩種藥物不同作用機制的協同發(fā)揮,實現整體療效的進一步提升。
聯合組與對照組治療3個月后比較,血糖各項指標水平均更低,聯合組治療后血糖達標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表明在胰島素基礎上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可更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同時血糖控制效果發(fā)揮更迅速,因而患者血糖可更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圍。本研究聯合組治療期間低血糖發(fā)生率為3.13%,低于對照組18.75%(P<0.05),而治療期間副反應發(fā)生率為9.38%,與對照組6.25%差異不大(P>0.05),表明選擇二甲雙胍聯合門冬胰島素30治療不僅不會增加治療相關不良反應,同時還能減少治療期間的低血糖表現,維持更高的整體用藥安全性。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治療中門冬胰島素30與二甲雙胍聯合用于可更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縮短血糖水平達標時間,減少低血糖的發(fā)生,同時用藥安全性有保證。
參考文獻
[1] 王若梅 , 陳婧 , 雷遠 , 等.2型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治療后胰島β細胞功能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醫(yī)藥 , 2020, 24(9):1806-1810.
[2] 唐莫宗 , 黃堃 ,呂國紅 , 等.老年初診2型糖尿病應用門冬胰島素30聯合二甲雙胍的臨床治療效果[J].空軍醫(yī)學雜志 , 2020, 36(4):325-328.
[3] 方晨圓 , 杭宇 , 陶少平.西格列汀聯合胰島素強化治療對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變的炎性因子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0, 17(4):143-146.
[4] 張偉 , 何斐 , 王文 , 等.利拉魯肽與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 , 2018, 13(12):1853-1856.
[5]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 2018, 38(04):292-344.
[6] 王艷妮 , 張逢 , 胡杰 , 等.門冬胰島素30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對血糖、血脂、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 , 2018, 30(8):1191-1194.
[7] 張文 , 欒家杰 , 劉俊 , 等. SLC47A1基因型在預測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中的應用[J].臨床與病理雜志 , 2020, 40(7):1788-1793.
[8] 盧琳 , 何杰 , 李培培 , 等.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 OSAS 療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J].疑難病雜志 , 2020, 19(8):77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