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樹旭 涂純明
德系BBA三巨頭之戰(zhàn)已經不是新聞了,還好過去幾十年來,這三位都很清楚各自的強項是啥,把產品的特點作大作強,把品牌的形象鮮明突出,于是就有了消費者口中的“坐奔馳、開寶馬”。咦!那奧迪呢?好像在過去蠻長一段時間里,國內不少朋友把它跟“官方”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一些懂車的人開過奧迪車之后,覺得它很舒服、很高級,操控其實也比想象中好,但要說它哪里最強,似乎又說不太清楚。
BBA各自賣各自的車,雖然有競爭但也處在一種微妙的“平衡點”……
約莫5年前,奔馳畢其功力設計出外觀獨特、內飾豪華的C級車(W205),一下就贏得國人青睞大賣特賣,但之后中期改款時把部份車型的動力系統(tǒng)換成1.5T+48V,雖然官方宣稱這與之前2.0T的動力參數(shù)相近且還更省油,但在許多實測報告以及消費者回饋中,幾乎都說明排量就是正義,只是這依然沒有動搖消費者對C級的喜愛。
寶馬一直堅持走在“操控”的道路上,但也不免要應對時代潮流以及品牌地位提高的需求,把車造得越來越高級、舒適,這招也確實讓旗下產品贏得不少消費者青睞!不過2019年上市的G20一代3系,前陣子被國內某位KOL批評說操控本質流失,至于到底是不是這樣,我們之前已經有專業(yè)評測給出過公允說法,想知道的朋友或可找找之前報導或關注“汽車雜志LIVE”微信公眾號,筆者在此不贅述。
至于這一代B9的奧迪A4L,上市以來一直走在競爭對手穩(wěn)扎穩(wěn)打的道路上,倒是今年中期改款后,產品調性更多偏向了時尚個性、操控樂趣了些。你看……,正當奔馳C級逐漸殘到只剩品牌形象與豪華表像,寶馬3系越來越重視舒適豪華之際,這時A4L出來跟你談個性與操控,這么“平衡”又互補的敵對關系,真不知道三家車廠是不是套好招了?
姑且不論三強鼎立,誰主高低,當前我比較好奇A4L要如何打響個性與操控牌……
筆者試駕的A4L是頂級45TFSIquattro車型,售價39.68萬元……。歐買尬!這個價格幾乎快可以買到入門級A6L了,加多大約6萬甚至可以上探S4,會有人買嗎?
確實,我相信眼前這臺頂級A4L指標意義大于實際市場戰(zhàn)力,多數(shù)購買A4L的消費者,應該都會選擇價格便宜許多的35TFSI或40TFSI車型。但我真的非常……非?!扑],準備購買A4L又對駕駛樂趣有一定想法的朋友,盡你所能的追求quattro吧,因為這是奧迪舉世聞名的四驅技術,是經過多年技術積累且成熟可靠的傳動結構,并且是讓A4L操控性如有神助的利器。更重要的是,在此番中期改款中,奧迪終于把quattro下放到售價36.38萬元的40TFSI車型上了,帥!
為何筆者如此推薦有quattro四驅的A4L呢?因為這一代前輪驅動版的A4L,在我之前試駕的印象中,就是那種傳統(tǒng)奧迪前驅轎車的味道──你可以感覺得到它有前驅車中極致的豪華、舒適行路質感,但要跟它談操控,又始終像是隔了一層紗,過彎推頭、路感反饋量不高,除了好開就是好開,駕駛樂趣……還不錯啦!但45TFSIquattro給我的印象截然不同,它的方向精準度、可控度比起一般的前驅A4L簡直強大N倍,過彎時只要不故意加注太過猛烈的加、減速動作,這車會在駕駛人操作相同方向盤角的條件下,把車輛過彎軌跡保持在非常接近恒定的水準,高速劈彎有極高極限與可控延展性,并且也逼近奧迪S、RS級性能車那樣快得讓人不緊張,很從容的感覺。為何這么說呢?因為開A4L45TFSIquattro,已經讓我有些回憶到那年在雪地上開S5的快感了!
除了quattro智慧四驅系統(tǒng)以外,我相信這車的操控樂趣,少不了也來自S-Line運動套件,這其中包括硬度更高的避震器,以及19英寸輪圈+35扁平比倍耐力PZero輪胎,這些“重裝備”聯(lián)手起來,基本已經等于將一臺A4L武裝到改裝街車的等級,甚至如果避震再硬一點,剎車皮改換耐溫指數(shù)更高一些的競技產品,要開這車下場跑賽道都不成問題。
這樣的A4L很有意思,我很喜歡,它不像一般的A4L開起來讓人昏昏欲睡,而是多了一些車與人之間對話的空間,轉彎時我很清楚它的車身側傾會到什么程度,以及車輪快到抓地極限前的那一刻會有什么動態(tài)反饋,這種盡其在我、心隨意轉的駕馭感,樂趣不在話下。
當然,A4L始終不是S4、RS4,如果方向盤的反饋訊息能再稍微增加一點,就更好了……
動力系統(tǒng)相比改款前沒有太大改變,EA888機器配七速雙離合算是成熟之作,45TFSI代表高動力調校版本,原廠0~100km/h數(shù)據(jù)6.6秒其實已經不錯了,但不知道為啥我就是想試看看它真實表現(xiàn)如何,或許是對四驅彈射起步有點好奇吧?左腳剎車、右腳油門到底,這車不需要像其它性能車那樣得進入復雜控制界面調出彈射模式,或是得關閉防滑系統(tǒng)……啥的儀式感、騷操作一堆,電腦自動幫我把發(fā)動機轉速拉到大約2千轉憋著,接著我只要剎車踏板一放,車自然、平順的就往前飛奔,然后儀器告訴我……6.08秒!哇!比原廠數(shù)據(jù)快不少啊,185kW的最大功率、370Nm最大扭矩看來是蠻有料的!
至于一般駕駛,根據(jù)筆者實際體驗A4L45TFSIquattro提供的節(jié)能、舒適、自動、動態(tài)、個性化5種駕駛模式之后,我發(fā)現(xiàn)前三種模式在低速時如果忽然踩深油門,都得等個大約半秒時間讓發(fā)動機拉高轉速,然后加速力才會忽然噴發(fā),稍為欠缺線性與靈敏的反應,這或許就是雙離合變速箱的調性吧?但換作動態(tài)模式就很好,加速勁力隨傳隨到,扭矩儲備隨時飽足,我喜歡。
中期改款后的A4L分為兩大車型──動感型、致雅型,筆者比較喜歡我眼前這款更有運動氣息的動感車型,它有比起改款前面積更大、寬度更寬的六角形水箱罩,當然最明顯的是燈廠之作再升級,大燈形狀更厚實,里面漸變點亮的鋸齒狀日行燈帶、高清矩陣大燈更科技。保險杠兩邊的銀色進氣孔造型面積比起之前更大,增加車頭視覺面積寬度與霸氣感。
車側部份,改款前是一條從頭到尾的腰線,改款后效法A6L哪樣被改成前、中、后三段,看起來立體感更強。另外,原本裙線位置較低、構型較細,改款之后更外凸立體且向后角度更高聳,視覺更有厚重感、硬線條沖刺感。尾燈造型與改款前相差不大,但里面加入鋸齒狀燈帶,樣式更酷且辨識度更高。后保險杠加了更大面積的導流翼,下唇也更外凸,視覺張力更強、更有運動感。
好!外觀美不美見仁見智,我就不再多說新款A4L的外觀了,但車內配置尤其科技方面真值得好好品一品──S-Line紅黑雙色座椅(紅色為Alcantara、黑色為Nappa),搭配碳纖樣式飾板妝點儀表臺、車門等部位,蠻酷的!但隱藏在10.1英寸中控屏幕中的內容更是改款精華所在──這里面有全新一代,首次采用安卓界面的MMI?系統(tǒng),畫面鋪陳與功能排比相對改款之前更能一目了然,并且還集成智慧手機中多款常用APP和服務。結合Audiconnect互聯(lián)科技,只需一鍵登錄,即可在車內輕松掌握天氣狀況、查詢航班、預訂餐廳等訊息。而更讓筆者感到欣喜的,是屏幕的觸控靈敏度、指尖回饋感、操作流暢度比起之前A6L上的又進步多多,非常好上手。
這一兩年,德國三駕馬車BBA的C34相繼改款(C-Class中期改、3系大改、A4中期改),而在這個時代里,事物只要改變就一定引起別人爭議,這很平常,但在試駕新A4L45TFSIquattro之后,我感覺它的轉身,或許會是C34三者中,贏得消費者認同感最高的,因為個人感覺……至少我在這臺頂級A4L上,體驗到了車廠的誠意以及操控性上的進步,看到了更迎合時代、更年輕酷炫的身影。當然,對于一般的A4L前驅車型來說,相信其外觀、內飾小小變美、變酷,也會起到助推銷量的效果,接下來只要車廠宣傳推廣作到位,眼睛雪亮的消費者自然會把票投給A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