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華
(山西省黑茶山國有林管理局,山西 嵐縣 033500)
大苗木移植在上世紀90 年代就小有應用。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基建力度的加大,人居環(huán)境改善需求加強,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大苗木移植在新世紀得以蓬勃發(fā)展。特別是2008 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前幾年北京城市綠化,使大苗木移植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近幾年來,大苗木移植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道路綠化、荒山綠化、園林綠化、經(jīng)濟林培育、珍稀樹種保護等。
先培養(yǎng)通直、高度達到要求的主干,擴大株行距稀植養(yǎng)冠,一般行距2.0m~4.0m,株距1.50m 左右,每年短截選定骨干枝,擴大樹冠。
保留原有全冠枝條,保護頂端優(yōu)勢,逐漸修剪下部枝條養(yǎng)干、養(yǎng)冠;獨干、挺拔向上的冠形是針葉樹的觀賞特點。
以養(yǎng)干為主,選擇將來樹冠易盡快成蔭的樹種。
1.3.1 平茬截干法
定植后加強水肥管理,1.0a~2.0a 后將地上部分從根頸處截去,刺激基部芽萌發(fā);平茬后抹芽除萌,幫助形成高大通直主干。此法適用于萌芽力強的樹種,如國槐、合歡等。
1.3.2 漸次修剪法
新定植大苗木干高可一年形成,因萌芽力強,第二年后要除萌修剪,保持主干通直。此法適用于生長快、干性強的樹種,如楊、柳等
根據(jù)樹木生長習性,設計獨特造型,逐年進行修剪,培養(yǎng)圓形、傘形、異形等特殊造型的大苗木。
彩葉樹大苗木,主要是通過嫁接整形的方法來培養(yǎng)成形的。嫁接之前,要選擇好砧木樹種。
大苗木移植初期,因苗圃地培育的苗木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加之造價較高,以前山地苗木亦有應用。隨著山地苗木應用易引起水土流失和環(huán)境的破壞,且成活率較低。因此山地大苗木移植在綠化中逐步被淘汰。
普通大苗木移植,公路兩旁荒山綠化以及城郊森林公園等綠化要求不高的工程,不需要特意培育大苗木,普通圃地即可,如常綠的松、柏、云杉等。
2.1.1 一般樹種選擇
按照綠化設計要求,根據(jù)樹木枝葉、色彩、形態(tài)、生態(tài)學特性及移植所需費用綜合考慮樹種,在此基礎上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與移植地環(huán)境相適應的大苗木移植,可以達到綠化、美化、香化的目的。
2.1.2 特殊樹種選擇
1)對綠化工程有要求的“一次成園”或“短期成景”的大苗木移植,需要在不適合園林植物移植的5月-9 月進行反季節(jié)綠化,要盡量選擇該季節(jié)易于成活的樹種,如法桐、龍爪槐、櫻花、碧桃等。
2)對一些發(fā)枝力強、易成冠的落葉樹,為減少移植成本,可以進行裸根移植。但要保證樹體平衡,保護好根系,還要根據(jù)樹種的分枝習性、萌芽力、成枝力的不同對樹冠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包括全苗式、截枝式、截干式。
3)對樹冠不易成型的常綠樹和造型樹種,移植時要盡可能多的保留原有根系,并攜帶較大土球。
4)容器大苗木雖然造價不菲,但成活率高,移植后易于管理,也可以考慮在適當?shù)赜驊谩?/p>
2.2.1 起苗時間
起苗時間要選擇在樹木休眠期,即春季土壤解凍后、但樹液尚未流動時進行;秋季移植時間,宜在樹木地上部分緩慢或停止生長后,即落葉樹開始落葉時移植;常綠樹在生長高峰過后到土壤封凍前進行移植;雨季移植時間,一般在雨季初期進行。
2.2.2 起苗技術(shù)
2.2.2.1 帶土球起苗
土球直徑為根徑的8 倍~10 倍,珍貴樹種10 倍~12 倍,土球高度是直徑的2/3。主根及3.0cm 粗以上的根要用鋸鋸斷,不可用鐵鍬斬斷,防止震散土球。
2.2.2.2 裸根大苗木起苗
起苗時,以樹干為中心,以樹木胸徑8 倍~10倍劃圈,在圓圈處垂直向外挖寬60cm~80cm、深約70cm的溝,將3.0cm 粗以上側(cè)根鋸斷,將細根用鍬切斷。然后,用同樣方法在另一側(cè)挖溝,并輕搖樹干,探明主根后,將主根及粗側(cè)根鋸斷,細側(cè)根用鍬斬斷。將樹向挖溝側(cè)推倒,拍落根部泥土,盡量不傷須根。
2.2.2.3 經(jīng)濟林、觀賞樹及珍貴樹種起苗
提前2 個月在被移植大苗木周圍挖環(huán)狀溝,留一部分泥土,先不要鋸斷主根(移植時再鋸斷主根),在環(huán)狀溝內(nèi)灑水及少量肥料(可加適量生根粉),用2個月時間讓根部萌生大量細根,有利于提高移植成活率。有的珍貴樹種需提前2.0a~3.0a 做斷根處理。
2.2.2.4 起苗注意事項
起苗前3.0d 給被移植大苗木根部澆1 次透水或噴灑抗蒸騰劑;起苗過程中要剪冠修根,傷口處要涂石蠟或油漆,或用創(chuàng)可涂涂抹消毒。
2.2.3 包扎、運輸
大苗木土球要用草繩上下纏繞幾圈,或用塑料袋、草包等進行包裝,珍貴樹種要用草繩二次包扎。
裝車時要輕抬輕放,不能碰傷樹根擦傷樹皮。根部要朝前;車廂要鋪草袋或蒲包保護苗木;運輸途中應覆蓋篷布或用編織袋包裹樹根,防止風吹日曬使苗木水分流失,必要時可噴灑植物蒸騰抑制劑。吊車裝卸時,要用網(wǎng)袋包裹起來吊,以防止碰破土球。
2.2.4 栽植
1)挖坑。栽植坑為圓形或方形,規(guī)格80cm 見方,帶土球的樹坑應大于土球直徑20cm 以上。先在樹坑底部鋪一層有機肥,并用混有生根粉的土堆10cm~20cm 的小土堆,然后在填入土中加入保水劑。
2)換土。栽植坑中的土如遇黏性土壤、砂質(zhì)土壤、鹽堿土壤需要換土,特別是建筑垃圾土容易造成樹木根系無法下扎而在土壤表層扎出根系撐破路面,嚴重時會造成樹木死亡。珍貴樹種應在起苗后,盡量挖部分母土帶回移植地填入移植穴內(nèi)。
3)栽植技術(shù)。栽植時先檢查苗木,及時處理損傷;栽植前按樹木原生長方位將樹木直立于小土堆上,栽植深度比原土痕深5.0cm~10cm。如是裸根移植,埋土到一半時,可將樹抱(吊)住向上搖動,邊搖邊向上提拉,最后再填土至滿,然后踩實。如是帶土球移植,要將土球外的塑料布或不易腐爛的包扎物解除,免得影響以后根系生長。帶土球移植時,土球與坑壁間隙填滿土后要搗實,防止踩裂土球。
大苗木移植之后,要做好以下幾項管理工作:一是移植后立支撐桿(3 根~4 根),用繩索綁好,支撐桿要埋入土中30cm~50cm 深。二是栽植后立即澆1 次水,小水漫灌要澆透。然后隔2.0d~3.0d 澆第二次水,隔7.0d 再澆第三次水,按季節(jié)需要澆水。三是將植物蒸騰劑用水稀釋100 倍~150 倍,用噴霧器噴灑到樹冠上,達到抑制水分蒸發(fā)的目的。四是防止日灼、凍害以及病蟲害,在樹木主干1.50m 高處或接近主枝部分涂白或涮1.0%硫酸銅溶液進行殺菌;為防止日灼、凍害,可在主干部纏草繩或包裹毛氈。五是部分樹種可通過輸營養(yǎng)液促進大苗木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