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飛雄
何謂“家風”?家風的形式多種多樣,仁義禮智信,皆可算是優(yōu)良家風。在我看來,家風未必非得是那些可歌可泣的精神和品格,平淡地相守、默默地陪伴,亦可謂是一種優(yōu)良的家風。
少時,我在農村長大,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依稀從我記事起,父親就作別家鄉(xiāng),和做油漆工的表舅出門打拼,一去就是數年。由于工作繁忙,交通不便,每年返鄉(xiāng)的次數屈指可數。猶記得,那時的我因為缺少父親的陪伴,總是哭腫了雙眼,一邊搖著母親的手,一邊問她:“爸爸呢?他什么時候才能回來?”母親亦是情難自抑,淚水瞬間奪眶而出,不時安慰我道:“乖乖聽話,再過幾天就回來了!”
讀初中時,在母親的勸說下,父親從油漆工的行當里跳脫出來,在縣郊租了間門面,做起了小生意。父母的辛勤經營,使得家里的經濟境況有了一絲好轉??沙跞氤抢?,遠未站穩(wěn)腳跟,他們只能將我送入鎮(zhèn)上的初中住讀。那段時光,由于缺席我幼時的成長,父親滿心愧疚,經常會風雨無阻地騎行數十公里來宿舍探望我,隨之而來的還有豐富的食物。那略顯斑駁的車座上配置了一個木箱,打開木箱,里面總會變戲法似的吐出方便面、水果之類的生活補給品。每逢周末,我便會乘坐大巴車回到父母住處,一家人歡聚一堂,共度美好時光。
初中畢業(yè)后,我如愿考入縣城里最好的高中。父母十分欣慰,悉心照料我的生活。高中學習節(jié)奏加快,周末偶得閑暇,父母便和我約定一起出門散散心。在那座時常下雨的小城,我們一家三口沿著河邊散步。我會對父母講我學習上的進步、班內發(fā)生的趣事。父母則時常回憶過往聚少離多的時光,表示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美好。
母親常常對我念叨:“隔壁王嫂念過一篇文章,題目是《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說的是兒女上大學后就會離開父母,以后就要為生活打拼,和父母的關系也慢慢疏遠了!”
“媽,別擔心,即使是天涯海角,兒子的心也永遠和你們在一起!”我寬慰母親。
“父母在,不遠游?!备咧挟厴I(yè)后,我報考了省城的一所師范院校,計劃回家鄉(xiāng)執(zhí)教鞭完成心愿。大學畢業(yè)后,因我的專業(yè)較為冷門,縣城里的高中當年沒有下達招聘指標,我只好斷絕了回鄉(xiāng)教書的念頭,去到700公里外的一所高中任教。在異鄉(xiāng)打拼的第三年,我便把年邁的父母接到身邊。由于我身兼班主任和代課教師,早出晚歸,每周和父母見面的機會寥寥。一邊是陪伴家人,一邊是證明自我,這是每個遠方游子都會面臨的兩難之選。
元宵那晚,難得休息,我邀約父母一同出門散步。傍晚時分,霓虹燈流光溢彩,將這座城市裝扮得格外美麗。我們一路歡笑聲語,行至街心的一處紅綠燈前,父母抱怨等候紅燈時間過長,我卻在心里慶幸可以多陪他們一會兒。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愛情如此,親情亦然。
常聽人說,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緣分。這句話讀來感傷,但其實也是提醒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珍惜彼此的陪伴。而當今社會,生活的巨大壓力使很多年輕人或由于學習、或由于工作背井離鄉(xiāng)、遠離父母,這導致父母得到子女的陪伴成了奢侈的事。為了盡孝道,我覺得最基本的就是陪伴父母,我也將把陪伴父母作為家風傳給我的子女們。
編輯 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