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添
(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醫(yī)院皮膚與性病科,東莞 523520)
銀屑病是臨床常見的易反復發(fā)生的慢性皮膚病, 近25 年我國銀屑病發(fā)病率由0.12%增長到1.49%[1]。斑塊狀銀屑病是一類較頑固的銀屑病,呈圓形或者扁平斑塊狀, 表面鱗屑較厚, 四肢伸側多發(fā),病程久,且臨床治療難度大[2]。 患者常因皮損影響外觀且治療后易復發(fā)等原因, 常遭受身心方面的打擊[3]。 我院新引進一臺以色列飛頓激光公司生產(chǎn)的新輝煌激光光子工作站,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初始劑量308nm 準分子光聯(lián)合他克莫司軟膏治療斑塊狀銀屑病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納入及排除標準 回顧性選取我院2017 年9月-2020 年9 月斑塊狀銀屑病患者70 例, 根據(jù)不同初始劑量308nm 準分子光, 分為低劑量組(L組)23 例、 中劑量組 (M 組)24 例和高劑量組(H組)23 例。 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4]中斑塊銀屑病的相關診斷標準;⑵年齡≥18歲;⑶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全程完成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⑴皮損有滲出、糜爛情況;⑵患有光敏性疾病、紫外線敏感者;⑶入組前3 個月內(nèi)使用過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抑制劑或維A 酸類藥物者;⑷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⑸合并患有嚴重器質(zhì)性臟器疾病者。
1.2 一般資料 L 組男 15 例,女 8 例;年齡 18-60歲,平均(33.27±6.43)歲,病程 0.5-5 年,平均(5.29±1.25)年;皮損 128 片,包含上肢皮損 32 片、下肢皮損 41 片、軀干皮損 55 片;M 組男 14 例,女 10 例;年齡 18-62 歲,平均(35.31±6.11)歲,病程 0.3-5年,平均(5.76±1.47)年;皮損 130 片,包含上肢皮損 35 片、下肢皮損 43 片、軀干皮損 52 片;H 組男16 例,女 7 例;年齡 20-62 歲,平均(34.29±5.94)歲,病程 0.5-6 年,平均(5.25±1.83)年;皮損 125片,包含上肢皮損32 片、下肢皮損41 片、軀干皮損52 片。 3 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研究方法 3 組患者均外涂0.1%他克莫司軟膏于皮損處,早晚各1 次,療程6 周;均使用以色列飛頓激光公司生產(chǎn)的新輝煌激光光子工作站,采用308nm 準分子探頭實施照射, 每周照射1-2 次,共6 次。 治療前于患者前臂屈側正常皮膚處測最小紅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MED 測定分別用 150mJ/cm2、250mJ/cm2、350mJ/cm2、450mJ/cm2、550mJ/cm2、650mJ/cm2, 由 3 名皮膚科專業(yè)醫(yī)師觀察并判斷結果,≥2 名觀察者認可的劑量為測定結果。
根據(jù)測定的 MED,L 組、M 組和 H 組分別以1倍、3 倍、6 倍的 MED 為初始劑量, 實施 308nm 準分子光治療。依據(jù)患者具體皮疹大小選擇適宜的探頭,≤2 次/周。 依據(jù)治療后皮損情況調(diào)整后續(xù)治療劑量,如紅斑持續(xù)時間<24h,治療劑量增加15%-30%;紅斑持續(xù)時間24h-48h,繼續(xù)維持前次劑量;紅斑持續(xù)時間>48h,減少15%-30%;皮損部位出現(xiàn)水皰、瘙癢或疼痛性紅斑,停止照射并予3%硼酸溶液濕敷,待癥狀消失后再繼續(xù)照射,再行照射的劑量減少15%-30%。 三組患者每周照射1-2次,共 6 次。
1.4 評價指標 患者治療前、后均按銀屑病面積和嚴重指數(shù)[5](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和皮膚生活質(zhì)量[6](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進行評估。 臨床療效判定依據(jù)PASI 評分判定, 痊愈:PASI 評分≥90%; 顯效:PASI 評分下降75%-89%;有效:PASI 評分下降30%-74%;無效:PASI 評分下降<20%[7]。 另外自制滿意度問卷調(diào)查表,包含5 個評分項:治療次數(shù)、治療中出現(xiàn)紅斑、水泡、瘙癢或疼痛等癥狀、皮損消退時間、總體療效和費用支出。 評分標準:“非常滿意”=3 分,“滿意”=2 分,“基本滿意”=1 分,“不滿意”=0 分。(請將此自制表附上)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 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表示;兩組間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進,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 Fihser 精確檢驗,以(%)表示。 以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 組治療前、治療后的PASI 評分和DLQI 評分比較 治療前3 組患者PASI 評分和DLQI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治療后 3 組PASI 評分和DLQI 評分均顯著降低, 且隨著初始劑量的增加PASI 評分和DLQI 評分降低越顯著(P<0.05),見表 1。
表1 3 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PASI 評分和DLQI 評分比較(,分)
表1 3 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PASI 評分和DLQI 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 L 組比較,aP<0.05;b 與 M 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PASI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DLQI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L 組M 組H 組F P 23 24 23 11.15±2.79 11.12±2.63 11.08±2.71 0.004 0.996 5.81±2.37*4.16±2.11*a 3.05±1.27*ab 11.372 0.001 12.14±3.30 12.08±3.52 11.96±3.67 0.016 0.984 6.77±3.25*4.59±3.11*a 3.04±1.57*ab 10.632<0.001
2.2 3 組臨床療效比較 3 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隨著初始劑量的升高而升高, 其中H 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 L 組(P<0.05),見表 2。
表2 3 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2.3 3 組治療后滿意度評分比較 3 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從低至高依次是:L 組<M 組<H 組,3 組之間滿意度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 組患者治療后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表3 3 組患者治療后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注:與 L 組比較,aP<0.05;b 與 M 組比較,aP<0.05
7.63±2.57 9.55±2.39a 11.21±2.07ab 13.334 0.000組別 例數(shù) 滿意度評分L 組M 組H 組F P 23 24 23
2.4 3 組患者治療不良反應比較 L 組出現(xiàn)1 例皮損處瘙癢, 總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35%,M 組出現(xiàn)1 例輕度水皰與1 例瘙癢, 總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33%,H 組出現(xiàn)3 例瘙癢與 1 例疼痛性紅斑,總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39%,3 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Fihser=2.059,P=0.382),經(jīng)暫停照射后恢復正常。
斑塊狀銀屑病可予以口服藥或外用藥治療,有一定療效,但無法保證治愈且易復發(fā)[8]。 臨床使用不同初始劑量的308nm 準分子激光治療銀屑病,其效果良好[9-11]。我院新引進一臺新輝煌激光光子工作站,是多功能皮膚美容工作站,其特色是全電腦專業(yè)智能控制,精確安全調(diào)節(jié)各治療參數(shù),全面提升皮膚顏色、質(zhì)地和彈性。 因此本研究在新輝煌激光光子工作站上使用不同初始劑量308nm 準分子光聯(lián)合他克莫司軟膏治療斑塊狀銀屑病,取得良好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3 組患者使用不同初始劑量(列出本研究L、M、H3 組初始光照劑量范圍,否則臨床無借鑒意義) 的308nm 準分子光聯(lián)合他克莫司軟膏治療,L 組初始劑量使用范圍為150-550mJ/cm2,M 組初始劑量使用范圍為 450-1350 mJ/cm2,H 組初始劑量使用范圍為900-2700mJ/cm2,PASI評分和DLQI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隨著初始劑量的增加,降低幅度越大;臨床治療效果和滿意度評分亦隨著初始劑量的升高而升高。 這說明初始大劑量308nm 準分子光聯(lián)合他克莫司軟膏對銀屑病的治療效果較初始小劑量更好,患者更滿意。
斑塊銀屑病是一種炎癥反應, 患者皮損部位常存在大量活化的T 細胞, 這些活化的T 細胞可激活皮損部位的免疫系統(tǒng), 進而損傷皮膚或加重皮損[12,13]。 他克莫司軟膏對治療炎癥反應均有特異性, 能夠抑制抗原與T 細胞受體結合T 細胞核的初始信號,從而阻斷T 細胞的激活機會,起到有效的抗炎作用[14]。 聯(lián)合使用308nm 準分子激光有著能量高、起效快、治療時間短的優(yōu)點[15]。308nm 準分子激光作用于T 細胞, 調(diào)節(jié)光斑大小照射皮損部位,影響皮損部位的免疫反應,抑制細胞產(chǎn)生,對T細胞有直接的細胞毒作用,能夠誘導皮損處大量T細胞凋亡和抑制抗原提成細胞功能等。 一定范圍內(nèi)增加初始劑量,能增強對T 細胞的毒作用,抑制炎性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 從而減少皮損部位T 細胞對皮膚的破壞,起效相對更快[16]。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308nm 準分子激光的初始劑量未統(tǒng)一, 目前臨床上較多選擇中等與較小的初始劑量。 李敏等人[16]研究發(fā)現(xiàn),以大劑量(6 倍MED) 為初始劑量的308nm 準分子激光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低劑量和中等劑量的臨床療效;胡志幫等人[12]研究中亦發(fā)現(xiàn)初始大劑量照射療效更佳,且患者能耐受。 本研究中雖然初始大劑量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率稍多, 但基本為輕微能耐受的程度,經(jīng)暫停照射后癥狀消失,且3 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結論與上述研究基本一致。 臨床應用中需注意的是由于他克莫司軟膏和308nm 準分子光的費用較高,患者經(jīng)濟壓力大,醫(yī)療成本也大,故該方案更適用于治療發(fā)復復發(fā)的頑固性斑塊銀屑病患者。
綜上所述, 使用初始大劑量308nm 準分子光聯(lián)合他克莫司軟膏治療斑塊狀銀屑病療效佳,患者滿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