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園中心小學 厲 瑩
小學生年齡小,天性活潑、好動,在課堂上容易走神,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運用課堂導入技巧在課堂伊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讓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小學音樂是一門富有趣味性的學科,其課堂教學氛圍不應當死板而乏味,教師要選擇適合的課堂導入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其在音樂世界中盡情暢游,在學習音樂知識和技巧的同時提升音樂素養(yǎng),豐富自身涵養(yǎng)。
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獲得直觀感受和認知,是一種十分常用的教學方法。情境導入法指在教學開始時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教學用具或者多媒體設備等創(chuàng)設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能盡快融入課堂之中。小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等還未發(fā)育完全,雖然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卻沒有辦法直接體會到歌詞和旋律所傳達出的所有內容,而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能有機結合聲音、圖像、視頻等內容,并將其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為其構建教學情境,學生直接看到音樂所描繪的畫面,仿佛置身其中,自然能感悟音樂意境,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在教授《讓我們蕩起雙槳》時,教師先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一小段視頻:幾個系著紅領巾的孩子和老師在海上劃槳,小船蕩起一層層波浪,海面上有白塔的倒影,他們迎著風盡情歌唱,水中的魚兒都不動了,仿佛在認真聆聽。視頻的配樂是純音樂,雖然沒有歌詞,但學生也能通過溫馨的畫面感受到視頻中孩子們的心情,迎著風和太陽歌唱,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氲竭@兒,學生的心也變得雀躍起來,教師適時提問:“大家想知道他們唱的什么歌嗎?有誰能猜一猜?”有幾個學生曾聽過這首歌,很快猜到答案,教師隨即播放歌曲MV,帶領學生學習,每位學生都很認真。
問題導入法指在教師教學開始時向學生拋出一個或一系列問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在設置問題時,教師要考慮多方面因素,不能脫離歌曲內容,還要與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最好融入學生喜歡的元素,這樣能一下子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問題不能太過簡單,讓學生感到無聊,也不能難度太大,打擊學生信心,最好難易得當、循序漸進,讓學生通過思考回答問題,獲得滿足感,以便教師將話題逐漸引到要學習的歌曲上,開始正式教學。
比如,教授《七個小兄弟》之前,教師可以抓住歌名中的“七”字,先提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大家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嗎?里邊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學生聽到問題馬上充滿熱情,躍躍欲試地要回答問題,有人說白雪公主,有人說王子,有人說王后,這時教師稍加提醒:“那白雪公主是怎么躲過一次次危機的呢?”有學生回答:“是她的好朋友七個小矮人幫助了她?!苯處熢俅翁釂枺骸捌邆€小矮人是白雪公主的好朋友,其實我們學習音樂時也有七個好朋友,大家知道都是誰嗎?”以此進入正題,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七個音符,告訴學生它們就像童話世界中的神秘小矮人,有很大的本領,能變化出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曲調,學生感到很新奇,跟著教師一起學習。
音樂導入法是小學音樂教學中最為常用的導入方法,有很高的專業(yè)性。在正式授課前,教師播放和教學內容相關的音樂作品,積累學生的基本感受力,調動其感官,使其從音樂旋律中獲取初步印象,為即將開始的音樂教學埋下伏筆,實現(xiàn)音樂作品和教學之間的良好對接。播放和學習曲目的風格、節(jié)奏、技巧、演奏樂器等相同的音樂作品,不僅能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還能讓課堂內容更加豐富,拓寬學生音樂視野,讓學生體會到音樂學習的樂趣。
比如,教授土家族兒歌《乃喲乃》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土家族歌曲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伊始先播放幾首民族歌曲,如內蒙古的《草原就是我的家》、新疆的《達坂城的姑娘》等,讓學生邊聽邊感受不同民族的曲風,再播放《乃喲乃》,引導學生分析其旋律特點。在聽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做各民族的經典舞蹈動作,深入體會各民族音樂的差別。然后,教師向學生介紹一個新的少數(shù)民族——土家族,在學習音樂的同時介紹一些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服飾、建筑等,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
活動導入法指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組織游戲、競賽、表演等實踐活動引入新課,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寓教于樂。小學生性格活潑,相比于坐著聽課,更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其中,釋放天性,學生會在活動中受到啟發(fā),自主探索,學習音樂,充分發(fā)揮學習主動性,為正式授課奠定良好基礎,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比如,《十二生肖歌》這首歌中有十二種動物,這些都是學生喜歡的元素。教師可以制作兩套十二生肖頭飾,設計一個活動,導入新課。課堂上,教師問學生是否知道十二生肖,大部分學生知道自己和父母的屬相,在大家一起補全十二生肖后,教師拿出頭飾,各組選擇三到四個不重復的頭飾,自編自演一個小故事,故事要體現(xiàn)生肖排序。學生們興趣滿滿,有的組認為老鼠最小,演了膽小的老鼠;有的組演了森林之王的故事,認為老虎最厲害;還有的組演了“飛龍”的故事,認為龍是老大。這時教師播放《十二生肖歌》,讓學生重新認識十二生肖,在歌曲中了解其正確排序。
故事導入法指教師用語言描述或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向學生講述一個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然后使其將這份興趣遷移到音樂作品上。對于故事內容,教師有許多不同選擇,每個音樂作品都是作者精心創(chuàng)作的,作者的成長經歷、音樂天賦等創(chuàng)作背景是賦予作品價值的重要元素,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作者創(chuàng)作的故事,也可以呈現(xiàn)音樂中的情節(jié),還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體會作者的感情。
比如,在教授《外婆的澎湖灣》時,教師先和學生做簡單的課前交流,詢問學生家中的祖輩是否疼愛他們,這個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是兩個家庭、四位老人的心頭肉,都愿意為孩子傾盡所有。接著,教師提問和祖輩發(fā)生過什么難忘的故事,能不能和大家分享。有的學生說因為自己喜歡吃魚,每次去姥姥家都有魚吃,而且姥姥一直幫自己挑魚刺;有的學生說了夏天去奶奶家睡,奶奶怕自己熱,一直給自己扇扇子、趕蚊子……互動之后,教師引入教學內容:“大家的故事都很溫馨、感人,現(xiàn)在讓我們共同了解歌手潘安邦和他外婆的故事,學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p>
課堂導入是一堂課的初始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教學質量。教師有許多導入方式可選擇,如情境導入法、問題導入法、音樂導入法等,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適合的導入方式,利用好的開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享受音樂學習過程,領略音樂的魅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我,認真總結經驗,靈活運用課堂導入技巧,提升音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