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漢末三國第一武將是誰,幾乎沒有人有異議,會異口同聲地說出他的名字——呂布。在董卓死后的漢末亂世里,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中小型軍閥的呂布,本該憑著其武勇大展身手,結果卻一直遭受挫折、顛沛流離,甚至寄人籬下,始終沒有一塊穩(wěn)定的基業(yè)。最后,呂布命喪白門樓,被曹操下令縊死梟首,僅僅成為漢末三國時代里歷史的過客。為什么會這樣?
歷史上的呂布真的很能打,據(jù)《三國志·呂布傳》記載,呂布弓馬嫻熟且氣力過人,被人稱為“飛將”。
呂布射術的精湛,可以從歷史上著名的“轅門射戟”中得到驗證。呂布騎術精湛,戰(zhàn)馬優(yōu)良,也是公認的。而且,呂布還有極強的戰(zhàn)場突擊肉搏能力。呂布曾經(jīng)跟董卓的驍將郭汜有過一次單挑作戰(zhàn),結果“布以矛刺中汜”,后者的親衛(wèi)拼死上前才將其救回。由此可見,呂布的騎戰(zhàn)能力突出。
另外,呂布此人還非常機敏,能臨危不亂。呂布投奔袁紹后,雙方鬧了矛盾。于是“紹遣甲士三十人”,打算暗殺呂布。結果呂布玩了一招金蟬脫殼,讓人在自己帳中鼓箏,令那些刺客誤以為他在帳中,自己則偷偷地跑掉了。結果夜里,袁紹的刺客發(fā)動突襲,在一片黑暗的混亂中,呂布的帳篷床被砍得一塌糊涂,以為刺殺成功。而呂布早就脫身去投靠張揚了。
這些因素加起來,讓呂布成了當時最優(yōu)秀的騎兵指揮官。呂布替袁紹與“黑山賊”張燕進行作戰(zhàn)時,靠小部隊精銳騎兵連續(xù)突襲,就打垮了張燕“精兵萬余,騎數(shù)千”的大軍。
正是憑借著這種極強的騎兵戰(zhàn)能力,當袁紹發(fā)現(xiàn)刺殺失敗,繼續(xù)派兵追趕時,追兵都非常畏懼呂布,“莫敢逼近者”。
呂布除了驍勇善戰(zhàn)外,還反復無常和唯利是圖。歷史上,很多人都對呂布的這種品行有過異議。比如南朝梁蕭介說“臣聞兇人之性不移,天下之惡一也。昔呂布殺丁原以事董卓,終誅董而為賊”。又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豪蘇轍也以呂布殺丁原、董卓之事比附呂慧卿之奸:“昔呂布事丁原則殺丁原,事董卓則殺董卓?!?/p>
呂布殺害丁原,絕對是其人生中最大的黑點之一,洗都洗不掉??烧D殺暴虐兇殘的董卓這事,明明有功于漢室和國家,為什么還不被大家所接受,甚至被敵視呢?
呂布殺掉董卓,其出發(fā)點既不是匡扶漢室的大義,也不是出于對董卓殘民以逞的義憤。呂布殺掉董卓,其實就是出于自保之心而已。
雖說董卓對呂布“甚愛信之,誓為父子”,但暴虐成性、喜怒無常的董卓經(jīng)常拿呂布當出氣筒?;蛘呤且驗樾∵^錯,就拿手戟(漢代的一種短戟,可以隨身攜帶)向呂布扔過去。多虧呂布身手好,躲過去了。然后呂布還得努力向董卓道歉,董卓才沒繼續(xù)下死手。或者是喝醉了酒就罵呂布,甚至“以刀劍擊之”,最后也是因為呂布身手好才沒被真干掉。
而且,作為并州人的呂布跟涼州軍團的那些人也是矛盾重重。比如呂布跟涼州大將胡軫“不相能”,董卓以胡軫為大督護,以呂布為騎督去跟孫堅作戰(zhàn)。領兵的胡軫表示“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綬”。按照漢制,吏秩比中兩千石的官員,“皆銀印青綬”。而當時呂布的職位是中郎將,正好是吏秩比中兩千石。所以胡軫到底想針對誰,已經(jīng)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了。
再加上呂布還利用職務之便,跟董卓的侍婢私通。這三個情況加起來,呂布肯定是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的。當一個人的恐懼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以憤怒的形式爆發(fā)出來。所以,呂布弒董卓,其實就是為了自保而已。這種行為在關東諸將眼中,不過是并州人與涼州人的火并,甚至是“狗咬狗”而已。
呂布第一個投奔的是南陽袁術。一開始袁術“待之甚厚”,結果呂布就此開始得意忘形,于是兩人鬧掰。
呂布第二個投奔的是袁紹。兩者合作擊敗了張燕。結果呂布再次得意忘形起來,“輕傲紹下諸將”。他又要求袁紹給自己增兵,結果使得袁紹“患忌之”,導致后者暗殺和追殺呂布。兩人也就此翻臉。
呂布第三個投奔的是劉備。結果呂布在袁術資助軍糧的誘惑下,偷襲下邳,玩了一招“反客為主”,奪取了劉備的徐州。
之后,呂布與袁術盟,卻又多次打亂袁術吞并劉備的計劃;答應袁術的政治婚姻,卻又反悔,更出賣前來聯(lián)姻的使者。他接受了東漢朝廷的“左將軍”,結果不久后又復歸謀逆的袁術。
這種在亂世里只看眼前利益、得志便猖狂、寄希望于左右逢源且反復無常的品行,只怕在其他諸侯心里早就對他下了一個“只能利用,不能重用,更不能合作”的評語了。
另外還要說的是,呂布在戰(zhàn)場之外的御下能力也是有問題的。比如長安之戰(zhàn)中,是呂布部下內反,“引(李)傕眾入城”,導致長安失守。而長安失守后,作為實際上的并州軍指揮者,呂布只“將數(shù)百騎以卓頭系馬鞍出走”,也就是大多數(shù)并州軍在危難的時候并不想跟隨他。再之后,呂布部將郝萌在袁術的指使下發(fā)動了叛變,結果逼得呂布這位大名鼎鼎的“飛將”,衣冠不整(“科頭袒衣”)地翻廁所墻去逃命。
也就是說,無論是跟上級、同事還是合作者、部下,呂布都沒處好。一句話,呂布在戰(zhàn)場之外的能力基本為零。其實這個特點,也是那些由東漢正規(guī)軍直接轉化為軍閥的并涼武人的共性。他們大都是靠著本能在漢末亂世中生存,所以也就表現(xiàn)得唯利是圖和反復無常。以上那些短板,也讓他們常常后繼無力。
比如呂布的軍隊就時常困頓于糧草,“無蓄積”。士兵也越打越少。建安二年(197年)袁術出動步騎數(shù)萬,分七路攻擊而來時,曾經(jīng)在興平二年(195年),也就是兩年前還有軍萬余的呂布,卻只能拿出“兵三千,馬四百匹”來抵御了。
因此,諸如呂布這樣的軍人軍閥,自然無法避免被擁有根基與政治目標的士族類新型軍閥所取代。
(許暉薦自《國家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