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山西民歌唱得好:“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工花不開”。雖然數(shù)學上有條公理叫“兩點成一直線”,但世間林林總總的萬千事物,沒有哪一件能夠通過“兩點成一直線”,“抄近道”、“出巧招”坐坐直通車就可以輕松到達目標的。
1902年,27歲的詩人里爾克應聘去給62歲的畫家,雕塑師羅丹當助理。與他想象大相徑庭的是,羅丹竟是一個整天孤獨地埋頭于畫的老人。里爾克問他:“如何能夠?qū)ふ业揭粋€要素,足以表達自己的一切?”羅丹沉默片刻,然后極其嚴肅地說:“應當工作,只要工作,還要有耐心?!?/p>
如今,“整天孤獨地埋頭于”一件事的人越來越少了。浮躁之風日盛??粗诸^“半個月教會你一門外語”的廣告,我真懷疑那是不是狂徒的囈語?,F(xiàn)在提倡“工匠精神”,確有其哲學依據(jù),大學者季羨林先生認為學習外語最好是聰明人下笨功夫,他分析道:“如果說聰明人下聰明功夫,那肯定學得不扎實;如果是笨人下笨功夫,那起碼還能記住好多東西;如果是笨人下聰明功夫,那就完蛋了,什么都學不到。好多人為什么學不好外語,就是因為太想找訣竅,走捷徑了。”
不僅學習,做人做事,都需要笨功夫。
在流傳至今的明清瓷器中,有犀皮斑紋的是最昂貴的,幾乎一器難求。在很長的時間里,人們甚至不知道它是由哪些超天才用什么驚人的辦法制作出來的。后來,王世襄先生終于在他的書里披露了它的制作過程——工匠制作犀皮,先用調(diào)色漆灰堆出一顆顆或者一條條高起的地子,那是“底”;在底上再刷不同顏色的漆,刷到一定的厚度,那是“中”和“面”了,待干透了磨平拋光,于是光滑的表面就浮現(xiàn)了細密和多層次的色漆斑紋?!皩毱饔蓙聿缓唵危嗌俟し蚰サ贸伞?!
潮州牛肉丸之所以那么出名,除了選料精良之外,“手捶”是其關(guān)鍵。誰不知道用絞肉機托機械之功將牛肉絞成肉漿可以減輕勞動強度?但是,老老實實地用兩支三棱鋼刀,將砧板上的一坨牛肉反復捶打成軟綿粘乎的肉漿,做出來的肉丸,才有那種筋道,耐嚼的口感啊。
未上《舌尖上的中國》之前,要想到杭州的菊英面館吃碗面就需要排半個小時的隊。這個面館賣出的面食怎么好且不說,單是那店堂的衛(wèi)生環(huán)境就讓人贊嘆不已。一般面館的衛(wèi)生,抹抹桌子拖拖地板就可以了,而在這家面館,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連吊記扇上的灰塵每天也抹一把。工夫不負有心人,一分工夫一分貨在一處清潔宜人的地方就餐,不用說,顧客自然會對“碗里的食物”加上美好的“印象分”的,你說是嗎?個中況味,正如英國文豪狄更斯所說的:“勤奮是財富的催化劑,事業(yè)的基石?!?/p>
杰出的藝術(shù)作品,優(yōu)異的學業(yè),精良的器皿,膾炙人口的美食,每一件與眾不同的絕世好東西,都印證了“不下苦工花不開”這一句樸素的民歌歌詞,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適用話題:不走捷徑、下苦工、較真
(周志達薦自《潮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