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祝小兔說“木頭需要懂它的人”。這話讓我眼前一亮。
好的木頭,到了木匠手里,經(jīng)過巧思、設(shè)計、制作、打磨,要經(jīng)過很多道工序,才能成為一件別致的家具或饒有余味的藝術(shù)品。小時候我經(jīng)??锤赣H做木匠活。他有鏡刨,鏡刨像大老爺?shù)墓倜保兆 肮倜薄钡膬蓚€耳朵,一些小來小去的拐角都能處理。當然,看時間長了,便想躍躍欲試,幾次央求才謀得一個小小的活兒。
鏡刨處理過后還不夠光滑,便用砂紙打磨,由粗到細,看花容易繡花難,手和小臂的肌肉酸痛了,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還要繼續(xù)打磨,直到父親點頭為止。
打磨后,木頭極具光滑,特有手感,那種隱藏在木質(zhì)里的溫順被打磨出來。紋理清清楚楚,深深淺淺,有的像微波蕩漾的水紋,有的像繡在木頭上的一朵苦難之花。
稍微大一點,跟父親做木匠活,很多打磨的活都由我完成。
打磨,是很枯燥的工作,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有時在打磨的過程中能迷迷糊糊睡上一覺,手還在打磨,心早已睡過去,那種機械的動作還在,一下一下,免不了挨父親的罵。
人在年輕時心氣高傲,總覺得一份簡單的活不愿意努力,甚至不屑一顧。其實最簡單的活是最難的,最出工的,也最見功夫的。我當時不以為然,可憐我心氣兒很高。
我去蘭州讀書,實習(xí)在工廠做檢點錘。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打磨。鋼不比木頭,很難打磨,要耐著性子一點一點地打磨拋光。一個小小的檢點錘需要兩天時間去打磨,才能锃明瓦亮。從最初的不屑一顧到打磨后愛不釋手,自己的勞動成果,喜歡得不得了。
打磨至關(guān)重要,使得檢點錘脫胎換骨,舊貌換新顏。
打磨,最能考驗一個人的耐性,心性,品性。打磨的雖然是對象,但很多時候打掉都是自己的懶惰,自己的浮躁,自己高傲的心氣兒,磨出了心平氣和,磨出了日子的收獲與喜悅。
可惜那時不能深刻體會,一個人,需要自己打磨,也需要歲月打磨。
打磨是一個人最不愿意做的,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減肥是一種。努力是一種。起早貪晚辛苦也是一種。還有一種是看不到的,像歲月的風(fēng)沙,河流的沖刷,世界的悄然改變。
對于那些不可控的,需要打磨自己強大的內(nèi)心,坦然的內(nèi)心。對于可控的,在自己把握之中的,應(yīng)當盡可能地去做好。當你看到和自己一樣年齡的人,身材如此完美的時候,你才真正發(fā)現(xiàn)自己吃不下打磨肉身的苦,世界完全變了色彩。
人的一生,每天都需要打磨一下自己。除去粗糙,呈現(xiàn)精致。有時,看似打磨別物他人,其實真正打磨的是自己的內(nèi)心;有時,打磨著自己,其實潛移默化地打磨著另一個人。
適用話題:去其糟粕、自省、耐心
(邱鸞瑤薦自《潮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