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學 林承雄
讀后感是指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以書面文字記錄自己的閱讀心得與體會的文章。它屬于議論文體范疇,也是一種常見的應用文體。它與一般議論文一樣,都有論點、論據(jù)、論證三要素,都要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模式來安排文章的段落層次。它與一般議論文的不同之處在于由讀生感、以聯(lián)證感,因而它的結構模式比一般議論文還要固定,通常包括四個組成部分:引(概括敘述所讀作品內(nèi)容)、議(針對作品發(fā)表感想)、聯(lián)(論說作品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結(歸納、總結閱讀感悟)。一般而言,“引”是前提,是出發(fā)點;“議”是升華,是全文的統(tǒng)帥;“聯(lián)”是證明感想(論點)成立的落腳點,是全文的核心部分;“結”是收尾合攏。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光明高級中學擬于校園讀書節(jié)舉行“名著伴我成長”有獎讀書征文活動。高三(1)班整本書閱讀興趣小組的同學們躍躍欲試,他們正在討論各自的選題。
小王說:“余華的《活著》深深震撼了我,福貴跌宕起伏的一生令我過目難忘?!?/p>
小張說:“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讓我著迷,蘇東坡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給我啟示多多?!?/p>
小林說:“海明威的《老人與?!分档梅磸推纷x,桑地亞哥的硬漢精神正是我所缺乏的?!?/p>
小李說:“魯迅的《吶喊》是一面反封建思想的鏡子,阿Q的影子在當下國人身上依然閃現(xiàn)?!?/p>
…………
名著中總有令人銘記的人物,他在悄然影響著我們成長。請選擇你讀過的一部名著,以其主要人物為對象,根據(jù)你的理解、感悟與思考,以“我看 (填入名著人物名)”為副標題,寫一篇讀后感。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正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強化學科育人功能”“突出應用寫作”是2019 年高考作文命題的鮮明特點。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在新課標設置的18 個學習任務群中居于首位。本題融合新課標精神與高考命題改革的新理念,創(chuàng)設校園讀書節(jié)“名著伴我成長”有獎讀書征文活動的語境,以整本書閱讀興趣小組對名著主要人物的討論為引導語(即寫作話題),以讀后感(側重人物評論)為寫作任務驅動指令,讓考生在臧否名著人物的過程中深化體驗,磨礪思想,陶冶情操。
福貴跌宕起伏的一生、蘇軾的豁達樂觀、桑地亞哥的硬漢精神、阿Q影子的現(xiàn)實投射……興趣小組同學的討論,提示了讀后感的立意切入口。省略號則提示考生還可以選擇其他名著中的典型形象來寫?!懊锌傆辛钊算懹浀娜宋铮谇娜挥绊懼覀兂砷L”這一句引導語,提示考生寫作讀后感時要側重從名著中典型形象與自己成長的關系這一角度來立意構思。參考標題與立意有:
《活著就是希望——我看福貴》:要像福貴一樣堅韌隱忍、樂觀向上地活著。
《一蓑煙雨任平生——我看蘇東坡》:直面人生的坎坷,活出生命的詩意。
《滄海橫流見英雄本色——我看桑地亞哥》:在迎擊挫折與磨難中努力培植硬漢精神。
《何妨用用精神勝利法——我看阿Q》:辯證審視、合理揚棄阿Q精神勝利法。
讀后感寫作要注意以下四點:一要入“格”,按“引、議、聯(lián)、結”四字訣安排結構,而且在行文中要反復扣“讀”(結合所讀作品的內(nèi)容)。二要深“感”,即感想本身要有深度,“聯(lián)”要有針對性,材料典型。三要簡“敘”,“敘”賓“議”主,引述原文要精要,聯(lián)想示例須濃縮,且要緊扣感想。四要立意“深”“新”,即不落俗套,分析深入,洞察本質。
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學 王小丫
①有人說,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路上的那些坎坷,都是教會我們堅強的必修課。
②人活著,就有苦難。
③我曾迷茫過,為了獲得世人所追求的幸福,經(jīng)歷的那些苦難值得嗎?我究竟是為誰而活著?為了什么而活著?
④直到我品讀了余華的《活著》,產(chǎn)生了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我才明白活著的真諦。
⑤《活著》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一個叫福貴的富家少爺,因敗光家產(chǎn)而淪為一無所有的窮人,父親憤恨而亡;接著他被國民黨抓壯丁而幸免于難,但母親因病去世;兒子有慶因抽血過多而死;女兒鳳霞因產(chǎn)后的敗血癥而亡;妻子家珍得軟骨病而死;女婿二喜因工傷而亡;外孫苦根吃豆子撐死了。最后,福貴在余暉中老去,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⑥小說名為《活著》,卻一直在講述死亡。當生命中異常珍貴的溫情隨時間流淌,被死亡一點一點撕得粉碎的時候,福貴終究在順從世界的過程中活了下來。與愛情、親情、信仰等無關,活著,只為了活著,即使在沒有任何牽掛時,也為了自己一人活著。雖然他無力拒絕生活塞給他的每一個苦難,但他能把它們看成檢驗靈魂深度的考驗,他能夠憑借生命的韌性而堅強地活著。
⑦余華在書中告訴我們,生命其實沒有幸?;蛘卟恍遥皇庆o靜地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
⑧我靜靜地沉思著,至此,我明白了。身處于生命流逝的過程中,我不再迷茫,不再絕望。任何人都是因為“活著”,才能像花一樣綻放,我們要好好地活著。在這個世上,有不少不幸的人,我們所遭受的苦難跟他們一比,或許根本不算什么,但他們?nèi)耘Φ鼗钪?。這個世界真正的失敗者,從來都是失去希望、自斷后路的人。
⑨人生的路,有起必有伏,有苦必有甜?;钪褪窍M?,終會“守得云開見月明”。
⑩坦然地受難,倔強地活著。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能夠帶著病痛執(zhí)著地活下去。
?我背上行囊,繼續(xù)走在通往夢想的荊棘路上,腳步更加堅定。
該文圍繞“活著就是希望”這一感想,以主人公“福貴”為評述對象,表達自己的感悟,中心明確,內(nèi)容具體,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人物評議,概括性不足。既然以“我看福貴”為副標題寫讀后感,就意味著側重以主人公福貴的視角來談感想,應對人物性格特點予以簡要概括,為下文的“聯(lián)”作鋪墊。原文對福貴這一典型人物性格特點的概括不夠集中、明晰,須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加以概括。
2.聯(lián)想闡發(fā),針對性欠缺。既然以“活著就是希望”為正標題,則闡述應以之為主旨,針對福貴這一典型人物的社會意義,聯(lián)系當下社會現(xiàn)實,進行必要的回應。原文“聯(lián)”這一環(huán)節(jié)缺乏明確的針對性,缺乏必要的典型例證的支撐。須由此及彼,即由小說中的福貴延展到現(xiàn)實中人該如何直面苦難等方面的問題,闡述自己由福貴這一典型人物而生發(fā)的聯(lián)想與感悟。
3.段落破碎,結構松散。全文由11 段組成,顯得支離破碎,層次不清。應按“引、議、聯(lián)、結”的基本格局加以整合、梳理,使之結構嚴密,條理井然。
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學 王小丫
①有人說,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路上的那些坎坷,都是人生的必修課?!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真是如此嗎?人究竟為什么活著?這些問題曾令我迷茫。直到讀了余華的《活著》,我才豁然開朗。小說主人公福貴跌宕起伏的人生,讓我恍然大悟:活著就是希望。(引用他人對于生命坎坷的意義的論斷,提出質疑,引出所讀作品及感悟,呼應標題,挈領下文。)
②福貴曾是富家少爺,先是因吃喝嫖賭等惡習而敗光家產(chǎn),淪為貧民,父親憤恨而亡;后被國民黨抓壯丁而幸免于難;再后來,親人相繼離他而去——母親病故,兒子有慶因抽血過多而死,女兒鳳霞因產(chǎn)后的敗血癥而亡,妻子家珍得軟骨病而死,女婿二喜因工傷而亡,外孫苦根吃豆子撐死……最后,余暉中,福貴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從主人公福貴視角,概述原著情節(jié),為下文評議作鋪墊。)
③正如余華所言,福貴是他見到的這個世界上對生命最尊重的一個人,福貴擁有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仍活著。是的,變幻莫測的世局下,福貴根本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各種突如其來的意外、親人的死亡以及如影隨形般糾纏不休的貧窮,仿佛碾砣一樣周而復始地碾軋著他。面對紛至沓來的苦難,福貴唯有默默承受。隱忍、堅韌是福貴的生存態(tài)度,他不怨天尤人,也不自輕自賤。他通過自我的內(nèi)在超越而活著,憑借對苦難超凡的承受力,彰顯對于生命的敬畏。(引用余華觀點,評議福貴這一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扣合標題意蘊。)
④余華通過敘述福貴這個小人物悲慘痛苦的一生,給我們形象地演繹了關于人生何以因應苦難的生存哲學。福貴年輕時“少壯不努力”的荒廢,中年時歷經(jīng)劫難、折磨后漸趨堅忍、剛毅的心性,晚年時“笑看云卷云舒”的淡然境界,給當代人以雋永的啟迪。(評析余華塑造福貴這一文學典型的意圖,并指出福貴對當代人的啟示意義,過渡到下文的“聯(lián)”。)
⑤在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生活壓力持續(xù)高漲的當下,部分年輕人不堪重負,動輒輕生厭世。這其實是對生命的輕擲。在這個世上,有不少不幸的人,我們所遭受的苦難跟他們一比,或許根本不算什么,但他們?nèi)耘Φ鼗钪瑳Q不一蹶不振、自暴自棄。你看,史鐵生雙腿殘疾,后來又患尿毒癥,長期靠透析維持生命,但他依然不放棄,先后創(chuàng)作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等大量作品。史鐵生坦然地受難,倔強地活著,他可歌可泣的一生在告訴世人: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失敗者,從來都是失去希望、自斷后路的人??嚯y,實在是一所磨煉人格的學校。(針對當下部分年輕人輕生厭世的弊病,闡發(fā)對于“苦難”意義的理解,列舉史鐵生事跡,論說“努力地活著”這一觀點。)
⑥余華告訴我們,生命其實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生命只是靜靜地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叵胱约阂蚩荚嚳荚伊司托幕乙饫?,甚至要破罐子破摔、隨波逐流的情形,我不免暗笑自己的怯弱、無能。行走在生命的消逝過程中,只有好好活著,只有珍惜與堅持,才會“守得云開見月明”。(再次引用余華的創(chuàng)作心得,并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闡發(fā)“好好活著”“珍惜與堅持”的感悟。)
⑦通往夢想的荊棘路依然漫長,我要繼續(xù)向前邁進,認認真真、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重申感悟,表明自我期望。)
修改后的文章,概述簡明,感悟集中,聯(lián)想具體,評議深入,層次更清晰。升格文給我們?nèi)缦聠⑹荆?/p>
1.基于故事情節(jié),評議人物性格。在概述小說情節(jié)之后,針對主人公福貴這一典型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進行扼要點評,突出其“隱忍、堅韌”的性格,贊揚其對苦難超凡的承受力。評議人物性格內(nèi)涵與精神魅力時,引用原著作者的創(chuàng)作心得,突出福貴對于生命的尊重,暗扣題旨。
2.由此及彼拓展,闡釋讀后感悟。從福貴視角闡發(fā)自己的閱讀感悟,立足其一生命運軌跡來審視福貴生存哲學之要義,肯定其“忍”“活著”的生存理念,由此聯(lián)想到當下社會部分年輕人厭世輕生的現(xiàn)象,闡述自己對于如何因應人生苦難的看法,以史鐵生事跡為論據(jù),典型而有感召力。再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論說“好好活著”,學會“珍惜與堅持”的道理,把感想談得具體深入。
3.“引、議、聯(lián)、結”,章法有度,條理分明。結構調(diào)整為7段,第①②段為“引”,第③④段為“議”,第⑤⑥段為“聯(lián)”,第⑦段為“結”,重點突出“議”與“聯(lián)”,從而把感想寫集中、寫具體、寫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