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455000)齊莉莉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由于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在治療過程中服藥依從性較差,導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質量降低[1]?;诖耍狙芯窟x取我院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旨在分析全方位護理干預策略的應用效果,現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兩組,各41例。對照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19~62歲,平均(40.81±7.94)歲,觀察組男27例,女14例,年齡21~60歲,平均(40.62±8.07)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且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中診斷標準者;無肝癌、肝硬化等并發(fā)癥者;意識清醒且日常生活可自理者;患者知情本研究,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常規(guī)健康教育、用藥指導等,出院后通過電話隨訪患者情況。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全方位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住院期間:采取健康教育宣傳手冊與定期授課相互結合的方式,介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治療方法、預后等相關基礎知識,并詳細講解按時按量服藥的必要性、重要性,講解藥物的特點、作用、注意事項、藥物不良反應等,了解患者家庭經濟情況,告知患者及家屬治療的療程及費用,指導家屬給予患者關心、愛護,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支持,告知患者服藥劑量并強化服藥方案,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遵醫(yī)用藥習慣。②出院時:建立患者詳細治療檔案,包括用藥名稱、劑量、方法、用藥日期等,再次強調按時用藥的重要性、擅自停藥及未遵醫(yī)服藥的危害,幫助患者利用手機等電子產品設立鬧鐘提醒用藥、囑咐家屬按時督促患者用藥;告知患者定期復查的重要性、意義及時間,并囑咐其出現特殊情況時需及時就醫(yī)。③出院后:通過電話、門診、家訪等途徑了解患者按時用藥情況,1次/月;通過電話隨訪提醒患者按時復診;門診隨訪時引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干預前后服藥依從性,方法:家訪時清點藥物剩余量,服藥量=發(fā)放藥物量-清點數量-丟失藥量,服藥量/總量×100%≥80%為依從性良好;統(tǒng)計兩組定期復診率,以患者按時(規(guī)定復診時間±7d)、次數完全正確為定期復診標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服藥依從性 干預6個月后,觀察組未出現脫落病例,對照組脫落2例。觀察組36例服藥依從性良好,其余5例為服藥依從性較差,服藥依從率為87.80%(36/41);對照組26例服藥依從性良好,其余13例為服藥依從性較差,服藥依從率為66.67%(26/39)。兩組服藥依從性對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P<0.05)。
2.2 定期復診率 干預6個月后,觀察組未出現脫落病例,對照組脫落2例。觀察組定期復診34例,未定期復診7例,定期復診率為82.93%(34/41);對照組定期復診22例,未定期復診17例,定期復診率為56.41%(22/39)。兩組定期復診率對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P<0.05)。
全方位護理干預策略是指在護理過程中,通過護理人員行為改變患者不健康行為、心理狀態(tài),促使其康復的護理干預模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6個月后,觀察組服藥依從性、定期復診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全方位護理干預能提高乙型肝炎患者服藥依從性、定期復診率。分析原因在于:全方位護理干預通過在院內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按時按量用藥重要性及意義等,能使患者充分認識疾病及遵醫(yī)治療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治療依從性,并在出院時、出院后強調按時用藥的重要性,幫助患者設立鬧鐘提醒用藥、囑咐家屬督促患者用藥等護理措施,能進一步提高患者按時用藥的行為。且在全方位護理干預過程中提前電話提醒患者按時復診,能督促其到院復診,從而能提高到院復診率。
綜上所述,全方位護理干預策略應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定期復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