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索馬里的伊斯蘭化與阿拉伯認同的歷史起源*

    2020-12-29 01:05:14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20年6期
    關(guān)鍵詞:伊斯蘭教索馬里阿拉伯

    閆 偉

    索馬里位于非洲之角,與阿拉伯半島隔紅海相望,是熱帶非洲少有的完全伊斯蘭化的國家。當代絕大多數(shù)索馬里人信仰遜尼派教義,尊奉哈乃斐學派教法。一般認為,索馬里人是東非的本土民族,屬于庫希特人的一支,至少在公元前10世紀已在東非繁衍生息。但是,索馬里社會卻存在一種獨特的政治觀念,即認為索馬里人和索馬里文明起源于阿拉伯半島。1974年,索馬里加入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除卻現(xiàn)實的經(jīng)濟與政治考量之外,根深蒂固的阿拉伯認同無疑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這種觀念與近代西方學界對于索馬里人的認知不謀而合,在索馬里廣為傳播,影響甚大。19世紀以來,受到殖民主義史學的影響,一些索馬里人重新“發(fā)現(xiàn)”和利用起阿拉伯起源說,他們將本地的歷史追溯到阿拉伯移民的到來,(1)[摩洛哥]M.埃爾·法西主編:《非洲通史(第三卷)》,屠爾康等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547頁。并將索馬里人的祖先追溯到圣裔家族,(2)Ioan M.Lewis,Understanding Somalia and Somaliland,London:Hurst Publishers,2008,p.2.甚至強調(diào)索馬里的阿拉伯起源和亞洲起源,反對非洲起源說。與阿拉伯起源說相對應(yīng),索馬里部分精英強調(diào)索馬里的非洲屬性和本土認同,反對阿拉伯起源說。阿拉伯認同與本土化的索馬里認同(3)近代以來,非洲之角興起了以整個索馬里族作為認同對象,試圖建立統(tǒng)一索馬里國家的思潮,即索馬里主義(Somalism),本質(zhì)上是一種族裔民族主義。的矛盾成為影響當代索馬里民族建構(gòu)的重要因素,也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之一。

    索馬里阿拉伯認同的產(chǎn)生與伊斯蘭教的傳播密切相關(guān)。事實上,在伊斯蘭教誕生之前,阿拉伯商人已活躍于索馬里沿海地區(qū),但當時并未出現(xiàn)所謂的阿拉伯認同。伴隨著宗教的傳播,大量阿拉伯人遷往索馬里,在東部沿海城市扎根,建立了一系列的城市國家。同時,這些阿拉伯人向內(nèi)陸索馬里部落地區(qū)的傳教活動深刻影響了部落社會的認同觀念,許多部落將譜系的血統(tǒng)和伊斯蘭教的道統(tǒng)合而為一。索馬里的阿拉伯認同正是植根于此??梢哉f,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傳播成為索馬里阿拉伯認同的歷史源頭。這一過程無疑伴隨著索馬里的伊斯蘭化,與北非的其他一些阿拉伯國家存在明顯的區(qū)別。(4)在北非其他一些阿拉伯國家,阿拉伯認同的產(chǎn)生與阿拉伯人大規(guī)模的遷徙和征服,以及由此引發(fā)的阿拉伯人與柏柏爾人等本土民族的融合有關(guān)。但索馬里人歷史上并未經(jīng)歷阿拉伯人的征服過程。

    西方學界主要關(guān)注歷史上索馬里的阿拉伯移民、當代索馬里政治伊斯蘭和蘇非派教義等,(5)參見Ali Jimale Ahmed,ed.,The Invention of Somalia,Lawrenceville:The Red Sea Press,1995,pp.1-265;Ali Abdilahim Hersi,The Arab Factor of Somalia History,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7,pp.1-334;I.M.Lewis,“Sufism in Somaliland:A Study in Tribal Islam I,” Bulletin of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Vol.17,No.3,1955,pp.581-602;Markus V.Hoehne,Virginia Luling,eds.,Peace and Milk,Drought and War:Somali Culture,Society,and Politics:Essays in Honour of I.M.Lewis,London:Hurst and Co.Publishers,2010,pp.1-437.國內(nèi)學界對于索馬里的研究更多側(cè)重當代索馬里問題尤其是海盜問題、政治伊斯蘭等,(6)張湘東:《埃塞俄比亞境內(nèi)的索馬里族問題》,載《西亞非洲》2008年第1期,第48-53頁;李文俊、謝立忱:《索馬里民族國家重構(gòu)的困境與出路》,載《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第45-50頁;李福泉:《索馬里政治伊斯蘭的演進與特點》,載《國際論壇》2012年第6期,第71-76頁;徐亞莉:《族際沖突與國家失敗:以索馬里為例》,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8年第6期,第86-100頁;王濤、趙躍晨:《泛索馬里主義的歷史淵源與流變——兼論泛索馬里主義與恐怖主義的關(guān)系》,載《世界民族》2018年第4期,第40-52頁。而對于索馬里的阿拉伯認同觀念缺乏深入研究。

    索馬里在古代并不存在統(tǒng)一的國家,不同地區(qū)處于分立狀態(tài)。從文化上看大致分為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區(qū)(貝納迪爾海岸)和內(nèi)陸地區(qū)。盡管三者的伊斯蘭化都與阿拉伯移民密切相關(guān),但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宗教傳播上呈現(xiàn)三種類型。本文分別闡釋這三地阿拉伯移民與伊斯蘭化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在此基礎(chǔ)上剖析索馬里阿拉伯認同的歷史根源及其當代回響,為重新認識當代索馬里人的認同觀念提供歷史借鑒。

    一、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索馬里南部沿海的播散

    前伊斯蘭時代,非洲之角就與阿拉伯半島存在密切的貿(mào)易和文化聯(lián)系,兩者圍繞紅海和印度洋形成了緊密的貿(mào)易圈。在希臘羅馬時代,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貿(mào)易,一些阿拉伯人尤其是也門人已在索馬里沿岸城市經(jīng)商,并與索馬里人通婚。公元570年的“象年戰(zhàn)爭”之后,阿比西尼亞人撤離阿拉伯半島,一些也門人追隨阿比西尼亞人到達非洲之角,定居摩加迪沙。但這一時期阿拉伯文化對索馬里的影響并不大:基督教文化、印度文化和波斯文化在索馬里沿海地區(qū)十分盛行;而在內(nèi)陸地區(qū),仍然以萬物有靈和偶像崇拜為主。

    伊斯蘭教誕生后,索馬里沿海地區(qū)首先受到影響。隨著阿拉伯穆斯林移民的到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也開始在索馬里扎根。阿拉伯移民推動了伊斯蘭教在索馬里的早期傳播。在先知穆罕默德時代,一些圣門弟子為躲避麥加貴族的迫害,遷往阿比西尼亞。615年,他們到達索馬里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澤拉(Zeila),(7)Raphael Chijioke Njoku,The History of Somalia,Santa Barbara:Greenwood,2013,p.xxii.并在該地建造了雙朝向清真寺(Masjid al-Qiblatayn),(8)該清真寺意為雙朝拜方向,即在清真寺內(nèi)部存在兩個朝拜用的神龕,分別朝向麥加和耶路撒冷。其中一些穆斯林留在了澤拉,當?shù)氐牡蠣柌柯?Dir)受此影響?zhàn)б酪了固m教。一些索馬里人由此認為,他們的先祖在622年先知穆罕默德遷徙麥地那之前就已皈依了伊斯蘭教。(9)Ali Jimale Ahmed,ed.,The Invention of Somalia,p.1.

    但是,阿拉伯—伊斯蘭文明最先在索馬里的南部沿海地區(qū)扎根。伊斯蘭教誕生后,大批阿拉伯人以及部分波斯人移民索馬里。其中,既有對哈里發(fā)或遜尼派統(tǒng)治者不滿的宗教和政治反對派,也有來索馬里尋找商機的阿拉伯人,還有一些阿拉伯人迫于阿拉伯半島嚴酷的生存壓力而遷往索馬里。7世紀末,伊斯蘭教傳入索馬里南部沿海地區(qū),即貝納迪爾海岸(Benadir)(10)阿拉伯人最初將之稱為僧祇海岸(Zanj),即“黑人的土地”之意。。695年,伊拉克的阿拉伯烏瑪尼部落(Umani)拒絕向倭馬亞王朝效忠和繳納天課,并支持在麥加自立的哈里發(fā)扎拜爾(Abdullahi ibn Zabair),因此遭到鎮(zhèn)壓。該部落被迫遷往索馬里南部沿海地區(qū)避難。這也是阿拉伯人第一次較大規(guī)模地移民索馬里。(11)Ali Jimale Ahmed,ed.,The Invention of Somalia,p.5.

    事實上,在烏瑪尼部落到來之前,索馬里南岸已有一些阿拉伯穆斯林聚居區(qū),但伊斯蘭教的傳播十分緩慢。烏瑪尼部落成為索馬里阿拉伯—伊斯蘭化的支點,伊斯蘭教迅速在索馬里南部地區(qū)傳播。此后,阿拉伯人8次移民索馬里。(12)Maria Brons,Society,Security,Sovereignty and the State in Somalia:From Statelessness to Statelessness?,Utrecht:International Books,2001,p.98.但是,貝納迪爾海岸的索馬里人更多是形式上皈依了伊斯蘭教,他們的宗教和習俗混雜著大量本土的傳統(tǒng)信仰。12世紀中期,阿拉伯地理學家伊德里斯(Al-Idrisi)指出,在摩加迪沙以南的布拉瓦(Brava),當?shù)鼐用駴]有任何信仰,他們將地面突起的石柱視為神靈,為之涂上魚油,并且崇拜之。這些部落不食用魚、貝類、青蛙和蛇等,在一定程度上應(yīng)是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13)Ali Abdilahim Hersi,The Arab Factor of Somalia History,p.118.如今,索馬里南部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大量古代阿拉伯人的墓葬,碑刻顯示當時該地區(qū)有許多穆斯林。

    這些穆斯林構(gòu)成十分復(fù)雜,阿拉伯人是主體,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波斯人。例如,南部港口城市摩加迪沙有一個街區(qū)名為“辛佳尼”(Shingani)就是古代波斯內(nèi)沙布爾的別稱,當?shù)氐纳盒羴啿柯?Shanshiya)最早為波斯部落。(14)Michael Dumper and Bruce E.Stanley,eds.,Citie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Santa Barbara:ABC-CLIO,2007,p.253.貝納迪爾在波斯語中意為“城市”或“中心”。從宗教上看,除遜尼派外,還存在什葉派尤其是宰德派。739~740年,也門的一些宰德派到達貝納迪爾海岸,并且統(tǒng)治這一地區(qū)長達200年。烏瑪尼部落受此影響被迫向索馬里南部內(nèi)陸遷徙,到達了謝貝利河谷。如今,當?shù)氐募盏喜柯?Geledi)就聲稱來自烏瑪尼部落。

    盡管當今索馬里的阿拉伯移民以遜尼派為主,但也融合了包括宰德派在內(nèi)的什葉派信仰元素。索馬里人與其他遜尼派不同,將第四任哈里發(fā)阿里和法蒂瑪?shù)暮蟠Q為“阿什拉夫”(Asharaf),將之視為圣人。(15)Mohamed Haji Mukhtar,ed.,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Somalia,Lanham,Maryland,and Oxford:The Scarecrow Press,2003,p.11.在索馬里人看來,阿什拉夫具有神性和宗教權(quán)威。此外,索馬里婦女每周還舉行紀念法蒂瑪?shù)淖诮袒顒?,甚至還紀念歷史上的“女圣徒”。這在伊斯蘭世界其他地方并不多見。索馬里人將社會和政治領(lǐng)袖冠之以具有什葉派色彩的“伊瑪目”稱號。

    摩加迪沙是索馬里南部的傳教中心和經(jīng)濟中心。倭馬亞王朝時期,摩加迪沙已形成了城市國家,其居民主要為阿拉伯移民,但事實上仍獨立于阿拉伯帝國的直接統(tǒng)治之外。(16)Andrew Rippin,ed.,The Islamic Worl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p.40.13世紀初,阿拉伯人哈馬維指出,索馬里人是黑人,他們與亞洲人膚色不同,摩加迪沙主要是亞洲人而非黑人。(17)Ali Jimale Ahmed,ed.,The Invention of Somalia,p.6.由此可見,摩加迪沙直到13世紀在某種意義上仍然是阿拉伯人的商業(yè)據(jù)點。(18)I.M.Lewis,“Sufism in Somaliland:A Study in Tribal Islam I,” p.589.摩加迪沙在很大程度上聯(lián)通了索馬里的謝貝利河與朱巴河流域,(19)謝貝利河與朱巴河分布于索馬里南部,也是索馬里主要的兩條河流。河流沿岸存在許多市鎮(zhèn)和農(nóng)業(yè)區(qū)域,并且具有一定的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當?shù)厝四軌蛏a(chǎn)一些布匹、石磨,以及糧食和皮革等。這些商品不僅用于本地,而且還出口到埃及和阿拉伯半島。并成為南部內(nèi)陸和沿岸地區(qū)的貿(mào)易中心。

    伴隨著貿(mào)易往來,摩加迪沙成為南部地區(qū)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傳播的樞紐。阿拉伯移民在索馬里南部沿海地區(qū)的傳教和經(jīng)商活動成為索馬里伊斯蘭化和阿拉伯化的肇始。但是,索馬里的穆斯林以外來移民尤其是阿拉伯移民為主,索馬里本土居民仍游離于阿拉伯—伊斯蘭文明之外。當代索馬里的阿拉伯人仍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地區(qū)。(20)Saadia Touval,Saadia Weltmann,Somali Nationalism: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the Drive for Unity in the Horn of Afric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p.12.

    二、伊斯蘭教在索馬里北部沿海傳播的歷史圖景

    索馬里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區(qū)在伊斯蘭化上既存在共性,同時也具有不同的特征。伊斯蘭教在索馬里沿海地區(qū)的傳播以阿拉伯移民為主體。但相較而言,南部地區(qū)更多以包括商人在內(nèi)的大批阿拉伯移民為媒介,而北部地區(qū)則以傳說中的少數(shù)阿拉伯圣徒為主,阿拉伯移民的規(guī)模很小,在時間上也要晚于南部沿海地區(qū)。此外,盡管北部地區(qū)與阿拉伯帝國毗鄰,但伊斯蘭教的傳播反而更加緩慢。沿海城市澤拉和柏培拉是北部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中心。公元7~9世紀,阿拉伯人對索馬里缺乏深入的認識,認為澤拉是阿比西尼亞的港口,(21)澤拉和柏培拉是阿比西尼亞商品對外貿(mào)易的重要港口。自阿克蘇姆王國以來,阿比西尼亞人在索馬里澤拉和柏培拉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阿拉伯人將這兩個城市視為阿比西尼亞的城市。屬于黑人的土地,信仰阿比西尼亞的基督教。澤拉的穆斯林甚至被視為“迪米人”,需要向城市統(tǒng)治者繳納宗教稅。13世紀上半葉,阿拉伯人哈納維發(fā)現(xiàn),這兩個城市沒有多少阿拉伯人,主要居民是黑人,很少有穆斯林。(22)Ali Jimale Ahmed,ed.,The Invention of Somalia,p.7.索馬里北部地區(qū)早期的伊斯蘭化與傳說中的三位阿拉伯圣徒有關(guān)。

    第一位是阿卜杜拉赫曼·賈巴迪(Sheikh Abdurahman Ibn Ismail Jabarti)。他于697年到達索馬里東北部,(23)也有人認為賈巴迪于公元13~15世紀之間到達索馬里。參見Mohamed Haji Mukhtar,ed.,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Somalia,pp.70-71。并娶當?shù)氐蠣柌柯涞氖最I(lǐng)之女當比拉(Donbira)為妻(24)Mohamad A.Eno,The Bantu-Jareer Somalis,London:Adonis &Abbey Publishers,2008,p.21.。在索馬里的傳說中,賈巴迪最先在索馬里游牧民眾中傳教,并且取得了成功。如今,索馬里北部的達魯?shù)虏柯渎?lián)盟(Darod)將賈巴迪視為先祖。

    第二位是謝赫·伊薩克·伊本·艾哈邁德(Sheikh Ishaq Ibn Ahmed)。他于1104年離開巴格達到達澤拉和阿比西尼亞的哈勒爾(Harar)傳教,最終定居于亞丁灣附近的梅伊特(Meit),同樣也與本地的索馬里人通婚。索馬里的伊薩克部落將他視為先祖。(25)Rima Berns McGown,Muslims in the Diaspora:The Somali Communities of London and Toronto,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9,p.28.

    第三位是優(yōu)素?!ひ梁杖f(Yusuf al-Ikhwan)(26)也被稱為“Sharif Yusuf Aw Barkhadle”,意為“被祝福的人”。,這位阿拉伯圣徒在索馬里影響最大,其事跡在索馬里廣為流傳。一些索馬里人認為,伊赫萬是索馬里北部的阿達爾王國(Adal)創(chuàng)立者的第五或第六世先祖,也有人認為他是阿什拉夫即阿里和法蒂瑪?shù)暮笠?。這些說法如今仍然無從證實,在某種意義上也體現(xiàn)了索馬里人試圖從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中尋求歷史的合法性。伊赫萬于12世紀中期到達索馬里,曾與圣徒艾哈邁德會面。伊赫萬引入阿拉伯元音來讀索馬里語的元音,使索馬里人閱讀和謄寫《古蘭經(jīng)》更加便捷、容易。(27)I.M.Lewis,Saints and Somalis:Popular Islam in a Clan-based Society,Lawrenceville:The Red Sea Press,1998,pp.89-97.這使伊赫萬在索馬里名聲大噪。在索馬里口述傳統(tǒng)中,伊赫萬被視為真主之道的傳播者與捍衛(wèi)者,他與不義的國王作斗爭的故事在索馬里廣為傳播。一些索馬里人甚至認為伊赫萬是索馬里伊斯蘭化的核心人物。伊赫萬的圣墓位于哈爾格薩附近,如今仍有大量索馬里穆斯林將之視為圣墓。

    這三位阿拉伯圣徒主要在索馬里北部沿岸地區(qū)傳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周邊的游牧民,并未真正深入內(nèi)陸地區(qū)。索馬里關(guān)于他們的傳說和事跡不乏杜撰的成分,并非完全是客觀的歷史事實。但這同樣反映了索馬里伊斯蘭化過程中的獨特性。他們的傳教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索馬里后來的民族認同觀念。在索馬里北部,達魯?shù)潞鸵了_克等游牧部落在伊斯蘭教誕生之前就已存在,它們并非完全源于這些阿拉伯移民。這些部落的阿拉伯認同具有人為的建構(gòu)性。

    據(jù)此推斷,伊斯蘭教在北部地區(qū)傳播的歷史圖景可能是:在這些早期阿拉伯穆斯林的影響下,索馬里北部的游牧民逐漸放棄了前伊斯蘭時代的部落譜系和認同,將這些具有神圣宗教光環(huán)的阿拉伯圣徒納入部落體系和傳說當中,將譜系的血統(tǒng)與宗教的道統(tǒng)合二為一,進而重新“發(fā)明”了民族與宗教認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對游牧部落進行了整合,打破了狹隘的部落和家族的血緣界限,進而將之納入更大范圍的伊斯蘭世界。

    10世紀之后,隨著索馬里北部游牧部落的擴張,以及向南部和內(nèi)陸地區(qū)的遷徙,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傳播也走向深入。但是,北部的伊斯蘭化進程十分緩慢。13世紀前期的阿拉伯旅行家哈馬維(al-Hamawi)就指出,柏培拉的居民膚色很深,講的是沒有文字的語言,摩加迪沙則截然相反。(28)Mohamed Haji Mukhtar,ed.,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Somalia,p.XXVI.

    不難發(fā)現(xiàn),索馬里南部和北部沿海早期的伊斯蘭化都始于阿拉伯移民,具有“阿拉伯化”痕跡,不過都僅限于沿岸地區(qū),并未深入內(nèi)陸。但兩者也存在明顯的區(qū)別。隨著伊斯蘭教在北部地區(qū)的傳播,一些索馬里游牧民被整合到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當中,進而改變了他們的譜系結(jié)構(gòu),重新塑造了對于部落歷史的認知。這對于近現(xiàn)代索馬里的民族構(gòu)建和對外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南部沿海地區(qū)的阿拉伯化對于索馬里本土社會與認同的影響較小。相較于南部海岸而言,伊斯蘭教在北部地區(qū)的傳播更加緩慢和艱難,也更難以吸引阿拉伯移民。這一現(xiàn)象由多種因素鑄就。

    首先,早期的阿拉伯移民大多是政治或宗教上的異見者,他們往往為了躲避阿拉伯帝國的迫害而移民索馬里。索馬里北部沿岸與阿拉伯半島毗鄰,對于這些阿拉伯異見者或反對派而言并不安全。而南部海岸則距阿拉伯帝國的統(tǒng)治中心較遠,統(tǒng)治者鞭長莫及。阿拉伯帝國共向索馬里四次派出遠征軍。第一次發(fā)生在7世紀末,哈里發(fā)阿卜杜·馬利克(Abd al-Malik ibn Marwan)派兵征服摩加迪沙和基盧瓦(Kilwa),從而將索馬里南部海岸從形式上納入阿拉伯帝國的統(tǒng)治。(29)Mario I.Aguilar,“The Constitution of Somaliland:The Problem of Constitutional Generations and Clan Dissolution,” Sociology Mind,No.5,No.4,2015,p.247.摩加迪沙向哈里發(fā)效忠,并且繳納賦稅,傳播伊斯蘭教。755年,哈里發(fā)曼蘇爾曾向摩加迪沙派遣總督,以便征稅和傳播伊斯蘭教。阿拉伯帝國另外兩次遠征主要是為了打擊印度洋的海盜。(30)Abdullahi,Abdurahman,Recovering the Somali State:The Role of Islam,Islamism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London:Adonis &Abbey Publishers,2017,p.xi.但是,阿拉伯帝國并未對南部地區(qū)實現(xiàn)直接控制。事實上,索馬里南部的地方政權(quán)多次反對哈里發(fā)的統(tǒng)治,后者對之無可奈何。

    其次,伊斯蘭教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的宗教,與城市文化相契合。當時的索馬里南部沿海地區(qū)已出現(xiàn)了諸多城市國家,有利于伊斯蘭教的傳播。北部地區(qū)的城市較少,而且受到阿拉伯帝國和阿比西尼亞的影響,缺乏獨立性,特別是北部地區(qū)盛行的游牧文化以及部落習慣法與伊斯蘭教存在嚴重的矛盾。

    最后,索馬里南部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較好,謝貝利河與朱巴河流域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北部地區(qū)干旱少雨、炎熱難耐、饑荒頻發(fā),除牛羊和駱駝等畜牧產(chǎn)品外沒有其他物產(chǎn)。柏培拉和澤拉等北部港口也多風暴。(31)Ali Jimale Ahmed,ed.,The Invention of Somalia,pp.8-9.因此,對于阿拉伯移民而言,南部環(huán)境更加優(yōu)越。

    索馬里北部沿海地區(qū)的伊斯蘭化也對現(xiàn)當代索馬里民族認同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北部的部落將譜系追溯到早期的阿拉伯圣徒,甚至是哈希姆家族。因此,北部的索馬里人認為自身在索馬里部落的譜系中占據(jù)優(yōu)越地位,支持索馬里人的阿拉伯起源說,強調(diào)索馬里民族起源于北部地區(qū)的阿拉伯圣徒。(32)Mohamad A.Eno,The Bantu-Jareer Somalis,p.16.這種歷史觀念為19世紀的一些索馬里史學家重新發(fā)現(xiàn)并加以改造,成為現(xiàn)當代索馬里阿拉伯認同的重要歷史依據(jù)。

    三、索馬里內(nèi)陸地區(qū)伊斯蘭化的本土動力

    阿拉伯移民將伊斯蘭教傳入了索馬里,伴隨著阿拉伯商人和宗教人士的到來,索馬里開始了伊斯蘭化進程。但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伊斯蘭教也僅限于沿海城市。(33)[摩洛哥]M.埃爾·法西主編:《非洲通史(第三卷)》,第550-551頁。14世紀,隨著索馬里本土宗教階層逐漸成長,沿海地區(qū)才基本完成伊斯蘭化。阿拉伯著名地理學家伊本·白圖泰于1331年游歷了澤拉和摩加迪沙。他發(fā)現(xiàn)這兩個城市幾乎都是穆斯林,盛行伊斯蘭文化。伊本·白圖泰當時已將從澤拉到摩加迪沙的廣闊地域視為一個國家。(34)這里并非指統(tǒng)一的國家。伊本·白圖泰可能發(fā)現(xiàn)了這一地區(qū)的共同性的特點或者是民族認同。參見[摩洛哥]伊本·白圖泰:《伊本·白圖泰游記》,馬金鵬譯,北京:華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145-147頁。當?shù)氐乃黢R里人或是遠渡重洋赴西亞和埃及,或是從索馬里的阿拉伯人那里學習伊斯蘭教義和教法。他們最終將伊斯蘭教傳入索馬里的內(nèi)陸地區(qū),完成了索馬里的伊斯蘭化。

    14世紀之后,阿拉伯移民浪潮仍在持續(xù)。在索馬里的口述傳統(tǒng)中,15世紀有44位阿拉伯謝赫在索馬里北部的港口城市柏培拉登陸,并向內(nèi)陸進發(fā),傳播伊斯蘭教。(35)Ali Abdilahim Hersi,The Arab Factor of Somalia History,p.130.柏培拉附近有座山名為“圣人之山”(Mount of Saints),據(jù)說這些謝赫曾在這里聚會。盡管索馬里人如今仍對此津津樂道,但這些圣徒大都湮沒在歷史之中,他們的英雄業(yè)績更多的是索馬里人口耳相傳的英雄故事。在索馬里內(nèi)陸地區(qū),游牧文化盛行,生存環(huán)境惡劣。事實上,即便有少數(shù)阿拉伯移民在歷史上進入內(nèi)陸地區(qū),也很難將索馬里內(nèi)陸的伊斯蘭化歸結(jié)為這些人。總體來看,內(nèi)陸地區(qū)的伊斯蘭化是由索馬里人完成的,而非阿拉伯人。

    14世紀,索馬里本土宗教人士成長起來,并逐漸成為傳教的主力。伊斯蘭教傳入索馬里后,不斷有索馬里人赴埃及、敘利亞、也門等地學習伊斯蘭教知識。特別是,索馬里與也門隔海相望,海上交通十分便捷和發(fā)達。大量的索馬里人渡海赴也門求學,其中許多索馬里人在當?shù)孬@得了很高的名望。也門歷史學家哈茲拉吉就指出,13~14世紀,至少有14名來自澤拉的索馬里人在也門成為著名的宗教學者,并且葬在也門。(36)Ibid.,p.132.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伊斯梅爾·賈巴迪(Sheikh Ismail al-Jabarti,1322~1403)(37)也有人認為伊斯梅爾·賈巴迪是達魯?shù)虏柯渎?lián)盟的先祖阿卜杜拉赫曼·賈巴迪的父親。。他是當時也門最知名的宗教學者之一,統(tǒng)治著當時也門的宗教中心扎比德城(Zabid),每年有數(shù)萬人到此地學習,就連也門素丹都對他頗為忌憚。扎比德也由此成為索馬里宗教人士聚集之地。(38)Abdurahman Abdullahi,Recovering the Somali State:The Role of Islam,Islamism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p.132.

    除了這些索馬里裔知名宗教人士外,還有大量索馬里人在西亞北非尤其是也門學成后回到索馬里傳教,這使索馬里本土的宗教力量發(fā)展起來。13世紀,摩加迪沙建立了大量宏偉的清真寺。15世紀左右,摩加迪沙成為東非地區(qū)伊斯蘭教傳播的中心,被譽為“伊斯蘭之城”。很多學成歸來的索馬里人,以及在本土接受教育的宗教人士,將傳教的目標轉(zhuǎn)向內(nèi)陸地區(qū)。一些沿海地區(qū)的游牧民在皈依伊斯蘭教之后也向索馬里南部和內(nèi)陸地區(qū)遷徙、征服,最終使伊斯蘭教在內(nèi)陸地區(qū)立足。特別是在14世紀阿朱蘭部落(Ajuran)皈依伊斯蘭教后,游牧民從南部沿海地區(qū)向內(nèi)陸遷徙,直接推動了謝貝利河中下游地區(qū)的伊斯蘭化。(39)Ali Abdilahim Hersi,The Arab Factor of Somalia History,p.134.他們初期以和平傳教和移民為主,而后則開始通過軍事征服的手段傳教,征服了之前由非穆斯林占據(jù)的歐加登地區(qū)(40)位于今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交界處。,甚至將伊斯蘭教傳入阿比西尼亞。該部落于15世紀建立了阿朱蘭素丹國,統(tǒng)治索馬里的南部地區(qū)。(41)Raphael Chijioke Njoku,The History of Somalia,pp.40-43.

    索馬里內(nèi)陸游牧民的伊斯蘭化也伴隨著不同文化的交往。伊斯蘭教傳入非洲之角后,與阿比西尼亞的基督教會、本土的多神信仰存在一定的競爭關(guān)系。但是,總體上這種競爭是以和平形式呈現(xiàn)。11世紀之后,索馬里南部和北部沿岸地區(qū)誕生了一系列素丹國。14世紀后,索馬里的一些素丹國試圖擺脫阿比西尼亞的影響,而另外一些國家則與阿比西尼亞競爭地區(qū)的權(quán)力。這種對抗往往打著宗教的旗號。(42)參見I.M.Lewis,A Modern History of Somalia:Nation and State in the Horn of Africa,Boulder&London:Westview Press,1965,pp.25-32。索馬里的這些政權(quán)為了強化自身力量,維持國內(nèi)穩(wěn)定,招募更多的游牧民加入軍隊,積極傳播伊斯蘭教,甚至為此要求索馬里內(nèi)陸的游牧民強制皈依伊斯蘭教。宗教對抗的話語也吸引著境外大量穆斯林到達索馬里,參加針對阿比西尼亞人的“圣戰(zhàn)”。這些游牧民皈依伊斯蘭教之后,不僅開始服從國家政權(quán),而且也顯示出強大的宗教熱忱。

    應(yīng)該說,從7世紀末伊斯蘭教傳入索馬里直到16世紀索馬里才基本完成伊斯蘭化,時間長達7個世紀。伊斯蘭教在索馬里的傳播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阿拉伯移民到達索馬里海岸尤其是南部地區(qū),將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火種帶到了索馬里,進而深刻地影響了當?shù)氐乃黢R里人。在第二階段,隨著沿海地區(qū)城市文明的發(fā)展,以及當?shù)厝说囊了固m化,特別是隨著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傳播,11~16世紀索馬里形成了一系列城市國家,(43)主要有北方的伊法特素丹國(Ifat)、阿達勒素丹國(Adal),南方的阿居蘭素丹國(Ajuran)。詳情參見Mohamed Haji Mukhtar,ed.,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Somalia,pp.35,44-45。大批索馬里人受到伊斯蘭教的浸染和影響。但是,16世紀之后伊斯蘭文明對索馬里一些邊遠的內(nèi)陸地區(qū)仍然鞭長莫及。這些本土化的力量最終推動了索馬里內(nèi)陸地區(qū)和游牧民的伊斯蘭化。

    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在索馬里的傳播伴隨著兩種文明的互動與交往。同時,相較于西亞和北非其他國家,伊斯蘭教在索馬里的傳播具有顯著的特點,即以和平的方式,通過阿拉伯移民與索馬里本土民族的交往逐漸實現(xiàn)。伊斯蘭教的早期傳播具有一定程度的阿拉伯化特征。當然,在不同地區(qū)阿拉伯化的程度也不同。在埃及、馬格里布、新月地帶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但在中亞、南亞、小亞細亞和伊朗更多的是文化上一定程度的阿拉伯—伊斯蘭化。索馬里與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交往主要是以和平方式實現(xiàn)的,阿拉伯人并未征服索馬里,宗教上更多的是緩慢的傳播過程。在某些情況下,索馬里人存在與阿拉伯移民的血緣聯(lián)系,產(chǎn)生了“索馬里化”的阿拉伯人,或者“阿拉伯化”的索馬里人。但是,更普遍的圖景是宗教文化的傳播塑造了索馬里的阿拉伯認同。

    需要指出的是,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向索馬里內(nèi)陸地區(qū)的滲透是由本土力量完成。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這一地區(qū)的某些部落并不認同于阿拉伯起源。與之前阿拉伯移民不同,索馬里人在傳播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過程中具有深厚的本土化印記。在這一波伊斯蘭化進程中,這些索馬里人認同的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他們并不完全強調(diào)索馬里人的阿拉伯起源,以及本土部落譜系與阿拉伯移民的關(guān)系。這就造成了內(nèi)陸一些索馬里部落民盡管皈依伊斯蘭教,卻與沿海尤其是北部地區(qū)的歷史記憶存在鮮明的差異。他們并不完全認同部落社會的阿拉伯起源。這一現(xiàn)象在索馬里南部內(nèi)陸地區(qū)更為顯著。

    索馬里阿拉伯認同的復(fù)雜性還在于,在本土力量將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向內(nèi)陸地區(qū)傳播的同時,還涉及本土信仰與伊斯蘭教的深度融合。而在這一過程中,蘇非派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某些蘇非派本身擁有阿拉伯的圣裔起源,它們在于內(nèi)陸地區(qū)部落交往中,也存在重新塑造阿拉伯認同的取向。

    四、蘇非派、部落社會與阿拉伯認同的分際

    如果說伊斯蘭教在索馬里傳播的前兩個階段分別以阿拉伯化和本土化為特征,那么,第三個階段則主要體現(xiàn)為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與索馬里本土宗教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即蘇非主義在索馬里的傳播與發(fā)展。這一過程更加漫長,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蘇非主義在索馬里十分盛行,對索馬里的宗教與文化實踐具有深刻影響。(44)Markus V.Hoehne,Virginia Luling,eds.,Peace and Milk,Drought and War:Somali Culture,Society,and Politics:Essays in Honour of I.M.Lewis,p.120.由于索馬里社會的多樣性,不同地區(qū)的部落組織和蘇非教團對于阿拉伯起源的歷史記憶認知并不一致,這就造成了索馬里社會的歷史記憶更加碎片化和復(fù)雜化。

    卡迪爾教團(Qadiriiya)、艾哈邁迪耶教團(Ahmadiyya)、薩里希教團(Salihiyya)和里法伊教團(Rifa’iyya)在索馬里影響最大。(45)關(guān)于索馬里的卡迪爾教團和薩里希教團的介紹,參見Said S.Samatar,ed.,In the Shadow of Conquest:Islam in Colonial Northeast Africa,Trenton:The Red Sea Press,1992,p.11。其中,里法伊教團主要流行于索馬里的阿拉伯人之中,傳播范圍相對有限,前三者成為索馬里蘇非派的主要代表。

    15世紀,卡迪爾教團由阿布·巴克爾(Sharif Abu Bakr)(46)又名庫特布·拉巴尼(al-Qutb Rabbani),大約卒于1508年~1509年,他是當時阿拉伯半島南部地區(qū)知名的宗教人士。傳入阿比西尼亞東部城市哈勒爾,(47)I.M.Lewis,Saints and Somalis:Popular Islam in a Clan-based Society,p.11.并成為當?shù)氐恼y(tǒng)教團,此后逐漸傳入鄰近的吉布提和索馬里地區(qū)。艾哈邁迪耶教團和薩里希教團傳入索馬里要晚得多。艾哈邁迪耶教團創(chuàng)立于18世紀,此后由謝赫·阿里·梅伊·杜羅巴(Sheik Ali Maye Durogba)傳入索馬里。(48)Irving Kaplan,Margarita K.Dobert,James L.McLaughlin,Barbara Marvin,H.Mark Roth,Donald P.Whitaker,Area Handbook for Somalia,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p.165.薩里希教團最初是艾哈邁迪耶教團的分支,19世紀末由穆罕默德·古利德(Sheik Muhammad Guled)傳入索馬里。(49)Abdullahi,Abdurahman,Recovering the Somali State:The Role of Islam,Islamism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p.133.艾哈邁迪耶教團和薩里希教團主要分布于索馬里南部的農(nóng)耕地區(qū),特別是謝貝利河與朱巴河流域,前者更關(guān)注于傳教,追隨者在三大教團中最少;而后者思想較為激進,被正統(tǒng)的卡迪爾教團蔑稱為“瘋毛拉”(50)Mohamed Haji Mukhtar,ed.,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Somalia,p.196.,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向。20世紀,薩里希教團鼓勵索馬里人摒棄狹隘的部落認同,追求民族統(tǒng)一,并且成為反對英國、意大利殖民統(tǒng)治的重要力量??ǖ蠣柦虉F主要分布于索馬里北部和中部的游牧部落地區(qū),在南部農(nóng)耕地區(qū)影響有限。值得注意的是,索馬里的蘇非派除了上述相對統(tǒng)一的教團組織之外,還有大量以圣徒尤其是早期阿拉伯傳教者為中心的宗教組織。它們往往以血緣關(guān)系維系道統(tǒng)的傳承,崇拜共同的祖師即早期的阿拉伯傳教者,圣墓是宗教活動的中心。這些宗教組織相對獨立,不屬于特定的教團,在索馬里更加普遍。

    索馬里是一個典型的部落社會,而伊斯蘭教在某種意義上是城市的宗教,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張力。相比之下,蘇非主義則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部落社會與伊斯蘭教的相互協(xié)調(diào)和融合,最終使伊斯蘭文明本土化。這種融合首先體現(xiàn)在教團組織(Jama’a)(51)Said S.Samatar,ed.,In the Shadow of Conquest:Islam in Colonial Northeast Africa,p.11.與部落組織的關(guān)系上。從形式上看,教團組織以道統(tǒng)作為傳承方式,具有自身的譜系結(jié)構(gòu),這與部落的血緣譜系在一定程度上不謀而合。但是,作為一種外部的社會力量,教團組織的興起必然擾動原有的社會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然而,兩者的關(guān)系在索馬里南北方存在一定差異。

    相較而言,索馬里北部的部落社會與蘇非主義相互融合,致使蘇非的道統(tǒng)被納入部落譜系當中。由于許多蘇非教團強調(diào)阿拉伯起源,甚至是哈希姆起源,部落譜系也因此具有阿拉伯屬性。索馬里北部以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游牧文化而聞名。蘇非教團脫離游牧部落無法生存,因此北方的教團大多依附于特定的游牧部落。(52)I.M.Lewis,“Sufism in Somaliland:A Study in Tribal Islam II,” p.149.其中,很多教團加入游牧部落,成為部落的一個分支。例如,加薩爾·古達部落(Gasar Gudda)有七大分支,部落首領(lǐng)在其中的六個分支中輪流擔任;第七個分支源于宗教圣徒,屬于蘇非派。(53)Akbar S.Ahmed and David M.Hart,eds.,Islam in Tribal Societies:From the Atlas to the Indus,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2008,p.141.在這種狀況下,很多游牧部落將自身的譜系與教團的道統(tǒng)進行整合,強調(diào)部落的阿拉伯尤其是哈希姆的起源。從北部的伊薩克和達魯?shù)聝纱蟛柯涞淖V系中可以發(fā)現(xiàn)大量神圣的宗教頭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蘇非教團已經(jīng)融入部落譜系當中。這些部落也就具有了神圣的起源,以及在部落社會中的崇高地位。教團在部落中處于較低的地位,需要服從部落長老,并向部落效忠。當兩者發(fā)生矛盾后,教團脫離部落組織,但必須歸還部落分授的土地。因此,北部內(nèi)陸地區(qū)的索馬里部落也類似于北部沿海地區(qū),將阿拉伯圣徒視為部落社會的先祖。鑒于此,在歷史記憶方面,索馬里北部內(nèi)陸地區(qū)的部落社會與沿海的城市社會在一定程度上趨于一致,阿拉伯起源成為流行的說法。

    然而,南部內(nèi)陸的部落地區(qū)則不同。索馬里南部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適宜農(nóng)耕,部落社會多以定居農(nóng)業(yè)為主,許多蘇非教團具有相對獨立的地位,形成了一些農(nóng)業(yè)定居點。這些教團大致通過兩種方式獲得土地。一是教團的謝赫調(diào)解當?shù)夭煌柯涞耐恋貭幎?,借此獲得雙方存在爭議的土地作為報酬。這種土地相當于兩個部落的隔離區(qū)和緩沖區(qū)。二是從部落租借土地,并向部落提供一定的租金。但是土地的所有權(quán)仍然屬于部落,當部落與教團發(fā)生矛盾后,部落有權(quán)收回土地。索馬里南部地區(qū)存在大量類似的蘇非教團定居點,很多都位于部落的交界之處。(54)I.M.Lewis,“Sufism in Somaliland:A Study in Tribal Islam I,” p.599.有些教團甚至強大到可以介入部落內(nèi)的事務(wù)。比如,薩拉曼部落(Saraman)將阿什拉夫教團(Asheraf)視為部落的“第三只腳”,教團的謝赫甚至受邀參加部落大會。(55)Ibid.,p.598.這類教團的土地共有,由謝赫在教團內(nèi)部分配,實行集體勞動。教團的收入要截留一部分作為公用,以幫助窮人、資助成員朝覲等。當然,教團可以通過宗教活動和儀式獲得部落及其他人的饋贈和捐助。索馬里南部的宗教定居點相對靈活且具有開放性,許多奴隸和部落民也脫離部落組織加入教團當中。因此,教團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部落社會的影響力,瓦解部落的譜系結(jié)構(gòu)。但是,索馬里南北方的這種差異是相對而言的,在南方也存在部落將一些教團納入其譜系當中的現(xiàn)象。

    與北部地區(qū)不同,索馬里南部內(nèi)陸地區(qū)部落社會與教團基本能上相互獨立,在某些情況下雙方還有競爭。部落酋長與蘇非教團的首領(lǐng)存在權(quán)力博弈,在部落民中競爭影響力。盡管有一些教團強調(diào)阿拉伯的起源,但由于教團與部落組織的分立,兩者各自為政,相當一部分部落組織并不承認自身的阿拉伯起源。

    蘇非主義在索馬里的傳播推動了教團與內(nèi)陸地區(qū)部落組織的深入交往,與之相伴的則是伊斯蘭教對部落社會的深度渲染,以及伊斯蘭文化與本土宗教信仰的融合,進而呈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宗教文化現(xiàn)象。蘇非派除了作為社會力量外,還具有傳教的功能。這些宗教人士可能是歷史上索馬里內(nèi)陸地區(qū)主要的知識階層。他們走村串巷,在部落之中開設(shè)臨時宗教課堂,無償為部落民尤其是兒童傳授伊斯蘭教教義、教法、《古蘭經(jīng)》相關(guān)知識、阿拉伯語的讀寫,以及禮拜和齋戒等伊斯蘭教的基本禮俗等。蘇非派宗教人士因此也被戲稱為“叢林宣教者”。這可能是部落民接受的全部宗教教育,對其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蘇非主義還深植于索馬里部落民的社會生活之中。蘇非派的謝赫有時充當非官方“卡迪”(宗教法官)的角色,在索馬里稱為“瓦達德”(Wadaad)(56)該詞有毛拉之意,指宗教法官、宗教學者等多重身份。Mohamed Diriye Abdullahi,Culture and Customs of Somalia,Westport:Greenwood Press,2001,p.143.,負責處理部落內(nèi)的婚喪嫁娶、財產(chǎn)繼承等事務(wù)。索馬里遍布圣墓,蘇菲教團往往以圣墓為中心,這些圣墓也成為當?shù)夭柯涿褡鸪绲膶ο蟆R恍┦ツ沟募腊菡呱踔吝_數(shù)萬人。一些部落甚至也效仿蘇菲派,將前伊斯蘭時代先祖的墳塋也“改造”為圣墓,進行祭拜。(57)I.M.Lewis,“Sufism in Somaliland:A Study in Tribal Islam I,” p.596.但從本質(zhì)而言,蘇非主義與部落文化存在結(jié)構(gòu)性的矛盾。蘇非教團主張在社會中推行伊斯蘭法,而部落社會卻以部落習慣法為主。兩種法律體系存在根本上的不同。伊斯蘭教法只能處理蘇非教團內(nèi)部的事務(wù),而無法干預(yù)部落事務(wù)。部落也一直抵制伊斯蘭教法的影響。當然,有些部落認為它們的習慣法就是伊斯蘭教法。在很多情況下,蘇非派的謝赫能夠妥善處理兩者的關(guān)系,與部落社會維持和諧狀態(tài)。但是,如果兩者爆發(fā)沖突一般以教團的失敗而告終,特別是那些加入部落組織的教團尤是如此。

    蘇非派在部落社會的上述宗教實踐極大地推動了伊斯蘭教在索馬里部落社會的傳播。在這一過程中,蘇非派也吸納了大量的索馬里本土信仰,使蘇非主義具有了“索馬里化”的特點。在伊斯蘭教中,安拉是絕對的存在。索馬里人將安拉視為傳統(tǒng)的神祗天神扎爾,將兩者等同。南部和北部的索馬里人分別用艾比(Eebbe)和瓦克(Waaq)來指稱安拉。(58)兩者皆是前伊斯蘭時代索馬里本土宗教的神祗,即前文中所述的扎爾。艾比常用于北部地區(qū),瓦克常用于南部地區(qū)。參見I.M.Lewis,Saints and Somalis:Popular Islam in a Clan-based Society,p.136。盡管伊斯蘭教與索馬里傳統(tǒng)宗教都具有神創(chuàng)世的說法。但兩者在死亡觀念上有所不同。索馬里人皈依伊斯蘭教之后,仍然認為逝者的靈魂寄居于墳塋之中,這是索馬里人圣墓崇拜的重要淵源。索馬里的圣墓崇拜在某種意義上是前伊斯蘭時代祖先崇拜的變種。

    此外,索馬里的傳統(tǒng)宗教將彩虹視為天神的腰帶,皈依伊斯蘭教后認為彩虹是善者通往樂園的橋梁。南部地區(qū)的索馬里人認為其圣徒赫勒提(Au Hiltir)保護人們免受鱷魚的襲擊,(59)一般認為,對于赫勒提的崇拜起源于前伊斯蘭時代。詳情參見I.M.Lewis,Peoples of the Horn of Africa:Somali,Afar and Saho,London:Haan Associates,1955,p.147。圣徒納德(Au Nad)被漢拉文部落聯(lián)盟視為莊稼的保護者。索馬里的傳統(tǒng)宗教舞蹈薩爾舞(Saar)(60)傳統(tǒng)宗教儀式中,在進行薩爾舞表演時,舞者甚至進入癲狂狀態(tài)。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蘇非派的神秘主義。這種舞蹈也存在于當代埃及以及其他一些中東國家。Akbar S.Ahmed and David M.Hart,eds.,Islam in Tribal Societies:From the Atlas to the Indus,p.150.后來也為一些蘇非派接受,用來感知真主。

    隨著蘇非主義的傳播,教團與部落社會發(fā)生了深度融合,推動了伊斯蘭教在索馬里部落社會的傳播。這一過程中,伊斯蘭教也與索馬里的傳統(tǒng)宗教信仰相互影響。蘇非主義最終將兩種信仰體系糅合,完成了索馬里的伊斯蘭化。索馬里人更多是通過傳統(tǒng)信仰和部落文化的雙重透鏡理解伊斯蘭教。盡管一些蘇非教團將其起源追溯到阿拉伯移民甚至是圣裔家族,但由于索馬里社會的多樣性,蘇非派與部落社會的關(guān)系也不盡相同。因此,伴隨著蘇非主義的傳播以及伊斯蘭化的完成,索馬里在內(nèi)陸部落地區(qū)整體上呈現(xiàn)二元化的傾向,北部部落社會一定程度上擁有阿拉伯認同,而南部的阿拉伯認同則相對較弱。

    五、索馬里阿拉伯認同的起源及其當代回響

    索馬里的伊斯蘭化進程伴隨著阿拉伯人的移民浪潮,使伊斯蘭化與阿拉伯化具有了緊密的關(guān)聯(lián)。但這卻是一幅復(fù)雜的歷史圖景,在不同的地區(qū)具體表現(xiàn)有所差異。南部沿海城市有大量的阿拉伯和波斯移民,盡管他們將伊斯蘭教傳入這一地區(qū),但更關(guān)注在紅海與印度洋間的經(jīng)商活動和反對倭馬亞王朝的統(tǒng)治,向周邊地區(qū)傳教似乎并不是他們的旨趣。而北部沿海地區(qū)盡管阿拉伯移民稀少,但卻主要抱有宗教目標,并在北部地區(qū)進行傳教,與當?shù)氐纳鐣饾u融合,并成為后來阿拉伯起源說的重要依據(jù)。事實上,阿拉伯人到達沿海地區(qū)傳播宗教只是伊斯蘭化的第一個階段,廣袤的內(nèi)陸地區(qū)和部落社會仍然未被阿拉伯—伊斯蘭文明所浸染。完成這一進程的恰恰是索馬里本土化的宗教階層和蘇非主義的傳播。當然,這僅是索馬里伊斯蘭化的梗概,在現(xiàn)實中要比這復(fù)雜得多。索馬里經(jīng)歷了千余年基本上完成了伊斯蘭化。

    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傳播在索馬里留下了諸多的歷史遺產(chǎn)。它從根本上改變了索馬里的文明形態(tài),客觀上打破了部落認同的狹隘觀念,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秩序,更重要的是塑造了索馬里人的民族認同觀念,使松散和分裂的索馬里社會逐漸具有了共同的意識。在諸多的遺產(chǎn)中,對于阿拉伯起源的記憶成為一種重要的歷史資源??陀^而言,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與索馬里本土文化的交往幻化出諸多的認同觀念,如對于烏瑪(穆斯林共同體)的認同、蘇非派的認同,以及具體的教派認同、部落認同等。阿拉伯認同只是其中的一種。在古代的索馬里社會,基于特定族群(ethnic group)的認同觀念可能并不強烈。但是,阿拉伯認同被索馬里近代的民族主義喚醒,并“被嵌入一個對于現(xiàn)實的更普遍的解釋”(61)[美]彼得·伯格、托馬斯·盧克曼:《現(xiàn)實的社會建構(gòu):知識社會學論綱》,吳肅然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216頁。,進而成為近代以來索馬里社會的重要認同來源。這也是索馬里于1974年加入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的歷史與文化淵源。

    這種認同的內(nèi)在邏輯是:索馬里人源于早期遷往北部地區(qū)的阿拉伯圣徒,(62)Mohamad A.Eno,The Bantu-Jareer Somalis,p.25.這些圣徒來自哈希姆家族,與當?shù)厝送ɑ橹?,繁衍出索馬里族。歷史上,隨著索馬里人由北向南遷徙,擴展到整個非洲之角。按此邏輯,一些索馬里人認為,索馬里族源于亞洲,具體而言就是阿拉伯半島,并不是非洲本土的民族,索馬里族因此是同質(zhì)性的民族。這在某種意義上受到近代西方觀念的影響,否認本民族的非洲起源。

    阿拉伯認同在現(xiàn)當代索馬里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一些索馬里人將索馬里部落譜系進行重新建構(gòu),所有索馬里人被視為薩馬勒(Samaale)(63)一些索馬里人認為,索馬里的國名來自于薩馬勒。事實上,“Somalia”最早出現(xiàn)于15世紀早期阿比西尼亞的贊美詩中。參見Lee V.Cassanelli,The Shaping of Somali Society:Re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a Pastoral People,1600-1900,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2,p.1516。和薩卜(Sab)兩兄弟的后裔,兩者分別為北部和南部部落的始祖,起源于哈希姆家族。(64)具體的譜系結(jié)構(gòu)參見Saadia Touval,Saadia Weltmann,Somali Nationalism: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the Drive for Unity in the Horn of Africa,p.17。20世紀60年代,索馬里獨立后,一些知識精英希望以阿拉伯語作為索馬里的國語。(65)長期以來,索馬里沒有本土的書寫語言。1972年,索馬里政府以拉丁字母拼寫索馬里中部方言,創(chuàng)造了索馬里的文字體系。Saadia Touval,Saadia Weltmann,Somali Nationalism: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the Drive for Unity in the Horn of Africa,p.98.一些研究者也強調(diào)阿拉伯起源說,甚至索馬里的教科書也一度承認索馬里人源于阿拉伯人。(66)Mohamad A.Eno,The Bantu-Jareer Somalis,p.31.

    通過上述對于阿拉伯移民和伊斯蘭教傳統(tǒng)的分析可以推斷出,阿拉伯起源說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一,索馬里部落尤其是南部地區(qū)的部落組織并非都認同于阿拉伯起源。如前所述,索馬里南部伊斯蘭化的進程中,部落組織并未與蘇非教團大規(guī)模融合。這些部落組織具有區(qū)別于阿拉伯起源的譜系結(jié)構(gòu),無法將之納入阿拉伯起源說中。非圣裔出身的部落遭到邊緣化和污名化,淪為二等公民。而班圖人的地位更為低下,索馬里形成了類似于印度的“種姓制度”(67)Susan M.Hassig,Zawiah Abdul Latif,Somalia,New York:Marshall Cavendish,2008,p.57.。

    第二,阿拉伯起源說具有現(xiàn)實政治的隱喻,背后隱含著某些特定社會集團的權(quán)力訴求。歷史上,索馬里并未形成統(tǒng)一的國家,近代又被英國和意大利分別殖民統(tǒng)治。索馬里獨立后,南北之間本身存在權(quán)力博弈。阿拉伯起源說強調(diào)北方才是索馬里人的祖居之地,是早期阿拉伯圣徒的傳教之地,因此北方的部落尤其是達魯?shù)虏柯浜鸵了_克部落的歷史和宗教地位更為顯赫,這迎合了北方的權(quán)力訴求。

    第三,阿拉伯起源說在客觀性上存在瑕疵。索馬里歷史上的阿拉伯移民規(guī)模并不大。西方學界一般認為,索馬里本土居民最早起源于阿比西尼亞東南部地區(qū)。(68)David D.Laitin,Said S.Samatar,Somalia:Nation in Search of a State,Boulder:Westview Press,1987,pp.4-10.與其他北非阿拉伯國家相比,索馬里歷史上的阿拉伯移民有限,盡管與本土居民存在通婚現(xiàn)象,但索馬里人有自己的語言、文化乃至體質(zhì)特征上,并非完全意義上的阿拉伯人。

    正因如此,索馬里獨立后,一些本土知識分子提出非洲起源說,以反對阿拉伯起源說。前者強調(diào)索馬里人源于非洲本土。一些修正派歷史學家強調(diào)索馬里社會的多元性而非同質(zhì)性,反對阿拉伯和亞洲起源,也反對將族源作為劃分社會等級的依據(jù)。索馬里學者伊諾(Omar Eno)就指出,索馬里屬于多元的民族,它們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語言、價值和命運。(69)轉(zhuǎn)引自Mohamad A.Eno,The Bantu-Jareer Somalis,pp.24-25。他們宣揚索馬里民族主義而非阿拉伯民族主義。兩種歷史認同的沖突成為影響現(xiàn)當代索馬里國家建構(gòu)的重要因素,如今仍然有其回響。(70)在2012年的憲法草案中,規(guī)定索馬里是非洲和阿拉伯民族(nation)的成員,阿拉伯語是第二官方語言,憲法也未對索馬里人的民族屬性進行明確界定。參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Somalia,Provisional Constitution,”Constitutionnet,August 1,2012,http://constitutionnet.org/sites/default/files/adopted_constitution_eng_final_for_printing_19sept12_-_1.pdf,登錄時間:2020年9月20日。

    猜你喜歡
    伊斯蘭教索馬里阿拉伯
    來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40年后《阿拉伯的勞倫斯》片頭為編劇正名
    電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阿拉伯小鎮(zhèn)的露天集市
    伊斯蘭教中國化:歷史與現(xiàn)實
    堅持文化自信 走好伊斯蘭教中國化道路
    民族大家庭(2016年5期)2016-03-20 14:52:40
    開羅伊斯蘭教老城
    索馬里海盜報復(fù)美國
    索馬里首都發(fā)生交火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麻豆av在线久日|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亚洲熟妇熟女久久| av福利片在线|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看免费av毛片| 午夜视频精品福利|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中国美女看黄片|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videosex国产|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丁香欧美五月| 久久亚洲真实|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搡老乐熟女国产|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人妻一区二区av|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69|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嫩草影视91久久|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的高清视频| 在线av久久热|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视频区图区小说|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 |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老司机福利观看|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不卡一级毛片|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天堂动漫精品|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多毛熟女@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制服|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超色免费av|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丝袜喷水一区| 五月开心婷婷网| 中文欧美无线码|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蜜桃国产av成人99|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91老司机精品|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av|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亚洲九九香蕉|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国产欧美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最新美女视频免费是黄的| 精品福利观看|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国产精品九九99|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日韩三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香蕉久久夜色|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麻豆| 天天添夜夜摸|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麻豆|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每晚都被弄得嗷嗷叫到高潮|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日日夜夜操网爽|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久久av网站|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av一本久久久久| 乱人伦中国视频|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搡老乐熟女国产| av福利片在线|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乱码中文字幕| 最黄视频免费看| 王馨瑶露胸无遮挡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99re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高清av免费在线|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av有码第一页| 搡老乐熟女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区一区二|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免费少妇av软件| tocl精华| 咕卡用的链子|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麻豆|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成人av网站|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天天添夜夜摸|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av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免费不卡黄色视频|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大码av|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18在线观看网站|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丁香六月天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丝袜美足系列|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三级毛片av免费|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老司机福利观看|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夫妻午夜视频|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videosex国产| 最黄视频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av在线|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人人澡人人妻人| 色在线成人网|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精品高清国产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年|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中国美女看黄片|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在线看|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欧美大码av|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国产成人欧美|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91老司机精品|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丝袜喷水一区|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av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午夜免费鲁丝|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9香蕉大伊视频|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99香蕉大伊视频| 一级毛片精品|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夜色|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色综合婷婷激情|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香蕉丝袜av| 多毛熟女@视频|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黄色视频不卡|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制服av|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青草综合色|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av美国av|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两性夫妻黄色片| 久久影院123|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 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 99精品在免费线老司机午夜| 中文字幕制服av|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美女福利国产在线|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成人影院久久|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香蕉丝袜av|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国产精品九九99|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午夜激情av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久久国内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亚洲av美国av|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高清av免费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视频|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大陆偷拍与自拍|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久久精品亚洲av国产电影网|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超色免费av|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人妻一区二区av|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av电影中文网址| 久久人妻熟女aⅴ|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91成年电影在线观看| 9色porny在线观看|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午夜91福利影院| 午夜福利,免费看|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91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999精品在线视频| av有码第一页|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亚洲九九香蕉| 成人影院久久| 看免费av毛片|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三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8中文在线网|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亚洲熟女毛片儿|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成年动漫av网址| 免费看十八禁软件| 欧美精品av麻豆av|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aaaaa片日本免费| 丁香欧美五月|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91福利影院|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久久亚洲真实|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精品福利观看| 免费观看人在逋|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日本av免费视频播放|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tocl精华| 精品福利观看| 超色免费av|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久久青草综合色|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tocl精华|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91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91av网站免费观看|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videosex国产|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