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義
【摘要】近年來,雖然我國有很多住宅建筑設計成功例子,并取得了很好的施工效果,但是目前住宅建筑設計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問題,直接關系整個建筑的居住環(huán)境舒適度與適用性。因此設計者仍需不斷學習與改進。在住宅建筑設計過程中,室內空間組合與戶型配置一直是設計者所關注的問題,其直接影響整個設計效果。由于當前城市用地緊張,能被投入使用的住宅用地越來越少了,因此出現(xiàn)了大量不同類型的住宅商品房,戶型就是住宅商品房的功能區(qū)分,是其空間利用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由于住宅商品房能一定程度上緩和人與城市用地緊張的矛盾,加上房價的不斷上漲,人均購買力不足等因素,如何以最小的建筑面積滿足人們日常居住、學習工作所需至關重要。為此,住宅建筑設計中空間組合以及戶型配置的合理科學設計越來越深受人們的重視。
【關鍵詞】住宅建筑設計;空間組合;型配置
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經(jīng)濟迅速增長,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同時對建筑設計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設計單位在開展住宅設計工作時不僅要追求高效益和利潤,同時還要盡可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個性化需求,實現(xiàn)商業(yè)化。對我國目前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可知,建設用地資源匱乏。為處理當前市場對城市住宅的個性化需求,要注重改進和創(chuàng)新住宅建筑設計,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以及建筑設計的總體質量。
1、建筑設計空間組合原則
1.1 空間組合適應性和靈活性原則
為了滿足不同階層群眾的不同要求,設計者在進行建筑空間組合設計過程中,必須確保住宅空間內部空間組合具備靈活性和適應性,能滿足不同家庭各個時期的不同居住要求。通常對一些功能分區(qū),設計者無需太過死板去確定其功能,可以通過設計的結合或者連接,使其能隨時靈活地改變其使用功能。例如可以將餐廳和客廳結合起來,設計者可以將兩者設計成開放式或者半開放式,這樣能在滿足人們不同使用功能的同時,給人開闊、不擁擠的視覺效果,提高人們居住舒適度。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應該盡量利用那些可以移動的輕量元件,起到劃分功能區(qū)的效果,方便之后居住者的變動,同時減少會讓室內空間堵塞的固定壁。
1.2功能性原則
工作原理可以有效利用居住建筑中的空間,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各種空間功能,通過合理分區(qū)提高空間利用率。當今環(huán)境下我國土地資源極為稀缺,住宅建筑設計需要空間設計來滿足住宅建筑用戶的功能需求。空間組合的設計必須考慮到移動性、安靜性、私有化和公共性的要求,以便進行適當?shù)目臻g管理。分區(qū)功能區(qū)時,必須考慮實際功能,以便在考慮到環(huán)境影響的情況下實現(xiàn)簡便的空間大小調整,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住房成本。
1.3整體設計應踐行節(jié)約和經(jīng)濟的原則
為了降低業(yè)主的經(jīng)濟負擔,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應該遵循節(jié)約和經(jīng)濟原則。針對不同大小戶型的住宅,設計者需要考慮到的問題也是有區(qū)別的:針對那些小戶型住宅,其衛(wèi)生間面積通常都比較小,為了確保業(yè)主各項使用需要,設計者需控制好潔具的尺寸,并通過合理布局,確保廚房、餐廳使用的合理性;針對那些大戶型的住宅,由于居住人數(shù)相對比較多,所需要的面積也相對比較大,無論衛(wèi)生間的潔具還是廚房的櫥柜等都可以相對增加其尺寸,方便業(yè)主的使用。
2、空間組合的處理方式
住宅的舒適性大都以住戶的個人感受為主要判斷方式,而住宅空間的體量是影響住戶判斷舒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受我國現(xiàn)有家庭結構的影響,“小家庭”模式不斷衍生發(fā)展。因此,空間體量的設計大都以“三口之家”為主要方向。體量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要讓住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諧,也要保證家庭成員間人均活動范圍達到一定的舒適度。受物質條件的影響,住戶購房時會出現(xiàn)極大、極小兩個極端,這種現(xiàn)象為現(xiàn)階段的住宅建筑設計提供了不良的信號。空間組合的設計迎合喜歡大空間的住戶群,這樣無疑降低了家庭親密度,不利于家庭成員間的親密交流、長期發(fā)展,不利于滿足住戶的舒適度。對此,在進行大眾化的空間組合時需要合理進行空間體量的安排,強化住戶的舒適度;其次,需要精準把握空間的尺度,從內部空間的絕對高度與相對高度兩個方面進行考量。目前針對國內住戶群眾的身高與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國家針對住宅建筑設計的空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與規(guī)定,極少有后期的人為改動。而相對高度是基于固定的空間面積和絕對高度進行綜合考量,也就是說當絕對高度一定,只要在設計空間組合時將空間面積進行合理規(guī)劃就能改變住戶對空間高度的直觀感受,利用相對高度的和諧性提高住戶的居住滿意度;任何立體的物體都能通過邊角線條的變化而變化,空間組合的形狀能直接影響住戶的居住感受,為了提高住宅的實用性在進行內部空間的設計時不僅需要做好戶型的規(guī)劃設計,還需要合理考量住宅的“長寬高”等因素,利用三者的差異變化空間形狀。
3、住宅的功能空間與戶型配置
3.1客廳設計
客廳作為業(yè)主招待朋友親戚以及家人娛樂、團聚的空間,對其設計風格要求比較高。設計者在設計客廳過程中,除了保證客廳的美觀,還需確保其采光度、通風度、良好的視野等,同時客廳的面積一般不得小于12m2,以免給人過于擁擠的感覺。具體還需根據(jù)住宅實際面積大小來合理規(guī)劃整個客廳。
3.2臥室的設計
臥室是住戶睡眠、休息的區(qū)域,也是整個空間最隱私的區(qū)域之一。為了減少家庭成員間的相互影響,同一戶型內的臥室要保證互不相通、相互獨立。其次,臥室承載的活動較多,臥室居住的人越多占有的面積就應該相應增加,保證住戶有舒適寬敞的居住空間。最后,住戶在臥室活動的時間較多,需要保證臥室有良好的采光與通風條件,讓住戶在臥室這一隱私空間中,享受輕松的空間氛圍。臥室作為睡覺的主要創(chuàng)作,需要具備基本的隔音功能,不能讓整個空間的噪音相互影響。臥室的空間形狀也是一個設計重點,從心理學的層面來說,寬敞規(guī)整的住所,能讓住戶有更和諧統(tǒng)一的安全感。
3.3衛(wèi)生間
衛(wèi)生間作為每個住宅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能為居住者提供洗浴、如廁等基本功能,因此衛(wèi)生間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針對不同戶型的住宅,衛(wèi)生間的個數(shù)和大小也是不同的,針對較大的住宅,設計者可以適當設置2個或者2個以上的衛(wèi)生間,具體還是根據(jù)居住者人數(shù)和日常使用習慣來設計。為了方便居住者的使用,衛(wèi)生間一般離臥室都比較近,因此這就要求其具備良好的通風換氣功能,以免影響到臥室的空氣,同時要注意衛(wèi)生間的隱秘。在設置衛(wèi)生間面積大小時,設計者需要確保其能放置坐便器、淋浴、洗手臺3個基本衛(wèi)生潔具。
3.4廚房優(yōu)化設計
廚房在住宅中是重要的功能空間,同時也是整個住宅建筑中污染最重和噪音最強的區(qū)域。設計人員在對其進行設計時,應首先從保證廚房使用面積的角度進行面積控制,同時要嚴格的進行通風設計,促進煙氣排放。此外,在廚房,應盡量選用新技術、新廚具設備,改善住戶的使用體驗,增加廚房空間使用的情趣性。
結語:
建筑設計理念的不斷更新,促使住宅建筑設計活動的升級發(fā)展。對于建筑設計人員而言,要跟隨時代潮流,對建筑設計理念與技能進行革新,并做好市場調研,了解住宅設計趨勢,并掌握消費者的喜好,確保設計出高品質的住宅空間。在住宅設計時,設計人員必須關注合理的空間組合與科學的戶型配置,確保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私密的住宅空間,同時保證具備相應的藝術特征。
參考文獻:
[1]麥麗華.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空間組合及戶型配置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20(21):72+74.
[2]王經(jīng)平.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空間組合與戶型配置的思考[J].科技風,2020(0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