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艷
摘 ?要: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平臺,體育教學本身的獨特性對開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政素養(yǎng),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了可以更好地在體育教學中探究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新路徑,該文將重點對其優(yōu)勢進行分析,以便為今后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學 ?大學生 ?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b)-0238-03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compon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also the main platform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uniquen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tself has inherent advantages in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can further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and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etter explore the new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its advantag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在體育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有利于高校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也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擁有健康體魄的同時,又可以掌握一定的思政知識,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體育教學為思政課的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引用思政教育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體育教學開展思政教學的優(yōu)勢
1.1 體育教學動態(tài)性特征
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受到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內容的限制,課堂比較沉悶,很容易產(chǎn)生怠慢的心理,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由于教學內容的嚴謹枯燥,并且課堂形式單一,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大多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教學成果得不到保證,學生也沒有感受到思政教學的興趣與重要性,學習積極性不強。但是通過體育課堂就可以很好地發(fā)揮出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體育教學可以與思政教學相互補充,共同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體育教學是具有動態(tài)性的教學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對事物的熱情和參與度,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更容易掌握教學內容,保障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除此之外,體育教學還有一項巨大的優(yōu)勢,就是注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主要以實際的體育活動作為教學課堂的主要內容,在體育課堂上融入思政教學既可以保障體育教學的質量,又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識,促使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有所提高,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1.2 擁有良好的教學氛圍
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理解。與傳統(tǒng)的思政教學相比,體育課堂主要是在戶外,教學氛圍比較開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參與度也更高,有利于思政教育的順利進行。高校的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加深與思政教師的交流和溝通,根據(jù)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合理調整教學內容,提升自身的體育教學水平和思想政治素養(yǎng)。體育教學和思政教育的有機統(tǒng)一,是提高思政教學水平,加深思政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和幫助學生樹立健康人格的主要措施和有效途徑。
2 ?體育教學中推廣思政教育的優(yōu)化措施
2.1 理論結合實踐
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一般將課堂作為教學的主戰(zhàn)場,強調課堂的教學成果,注重理論而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思政教學的主要目標。例如:組織學生參觀紅色基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參與社區(qū)服務等,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這些實踐的機會很少,有所欠缺。在體育教學中推廣思政教育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在體育教學中老師有意識地將思政教育的內容引用到體育課堂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加深對思政內容的了解,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保障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特長優(yōu)勢等特點舉辦一定程度的競賽,通過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切身經(jīng)驗中感受到團隊和合作的重要性,學會在競爭中尋求合作關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2.2 合理安排教學課程
首先作為高校教師要清楚認識到將思政教學和體育課堂有機結合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兩者的高度統(tǒng)一也不單單是把教學內容相加,而是要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和計劃,盡可能做到教學內容的交叉和互補,將教學內容存在共同點的地方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并以此為契機尋求多種合作的方式,體育老師和思政教師要加強合作和溝通,并且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包括性格特點、理論知識水平、身體健康狀況等,制訂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實現(xiàn)共贏。合理安排教學課程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充分認識到教學內容的主體,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老師是教學的主導,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案的制定、教學方法的選擇完全以教師的意愿為主導,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要學會跟上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并沒有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往往教學效果不理想。在新課改政策的要求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明顯提升,老師必須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計劃,才能更好地保證教學成果,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在實際執(zhí)行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真正做到為學生服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人意愿,保證教學工作的高效和順利開展。
2.3 體育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體育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素養(yǎng)也會直接影響教學成果,老師的個人素養(yǎng)會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行為和思想,“為人師表”是最真實的寫照和最基本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必須要執(zhí)行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應該僅限于課堂,應該貫穿在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是簡單喊口號,而是要發(fā)揮實際的作用。作為高校的體育教師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主動學習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識,用自身力量引導學生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健康發(fā)展。
2.4 轉變教學理念
傳統(tǒng)意義上的體育教學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揮學生的興趣和專長,并且儲備一定的體育知識,從某種層面上說,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體育教學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體育教學要在一定程度上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手段,把提高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最大程度體現(xiàn)體育教學的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高校的體育教學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因為體育課堂的開放性,深受學生的喜愛,在體育課堂上,學生的身心可以得到較好的放松,暫時拋開學習的壓力,積極開展喜歡的體育項目,這也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體育教學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政意識和高尚道德情操,培養(yǎng)新一代的高素質人才。
總而言之,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核心,并沒有發(fā)揮思政教育的作用。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素質教育的深入普及,高校的體育教學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不但要發(fā)揮原本的職責,更要兼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在體育教學中積極開展思政教育可以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和掌握思政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方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轉變學生的思想,提高政治覺悟,切實發(fā)揮素質教育的現(xiàn)實價值。體育教師在新時代肩負著新的教育使命,在實際工作中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合理制定教學內容,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3 ?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應該引起高度關注。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局限性,不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至關重要,體育教學是一項實踐性的教學,將思政教育和體育教學有進行機結合,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天姿.試析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途徑[J].才智,2020(5):172.
[2] 王長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大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優(yōu)勢分析及優(yōu)化途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6):107-108.
[3] 李春峰.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學生思政教育分析[J].學周刊,2019(9):9.
[4] 從明. 高校體育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5.
[5] 杜振中.立德樹人視角下高校體育對思政教育的影響[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99):184-185.
[6] 李強.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實踐[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20,4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