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中醫(yī)院(473000)宋宗颯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療以改善呼吸通氣為主,呼吸機輔助治療具有顯著優(yōu)勢,同時配合有效的護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1]。精細化護理干預是以患者為本的護理服務,強調(diào)精、準、細、嚴,有利于提高護理質(zhì)量。本研究選取我院AECOPD患者66例,旨在觀察精細化護理干預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AECOPD患者66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按照入院時間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男16例,女17例,年齡45~62歲,平均年齡(53.18±3.12)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2±0.69)年;對照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47~65歲,平均年齡(55.14±4.16)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3.67±0.79)歲。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均衡可比(P>0.05),且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監(jiān)測體溫、評估病情進展,實時監(jiān)測病情;指導患者排痰,監(jiān)測呼吸參數(shù),并根據(jù)具體情況調(diào)整呼吸機參數(shù)。
觀察組采用精細化護理干預。①環(huán)境方面:保持病房濕、溫度適宜,控制空氣流通,按時通風,維持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②心理護理:講解Bi-PAP呼吸機作用、使用方式、注意事項等,同時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產(chǎn)生的原因、治療方法、預防措施、注意事項)和機器運作原理、操作流程等,調(diào)節(jié)患者焦慮、恐懼等負性心理,從而提高患者依從性。③呼吸道管理:取30°床頭抬高斜坡臥位,避免氣道彎曲,從而保持患者呼吸通暢。④飲食護理:以高蛋白、高纖維食物為主,避免攝入高糖類、高熱量類食物,減輕患者腎臟負擔。⑤撤機后護理:停機后,用縮唇式呼吸行呼吸功能鍛煉,增加肺活量。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對比兩組肺部啰音、憋喘消失時間及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FEV1/FVC)]。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癥狀 觀察組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為(6.94±1.23)d、憋喘消失時間為(5.41±1.23)d,對照組分別為(9.12±1.27)d、(7.15±1.17)d。觀察組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憋喘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肺功能指標 護理干預前觀察組FVC為(2.64±0.25)L、FEV1/FVC為(5 8.7 1±1 4.3 5)%,對照組F V C為(2.5 4±0.5 7)L、F E V1/F V C為(5 8.2 1±1 2.3 5)%。護理干預前兩組F V C、F E V1/F V C對比,無顯著差異(P>0.0 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FVC為(3.84±0.75)L、FEV1/FVC為(72.41±11.35)%,護理干預后對照組FVC為(3.21±0.42)L、FEV1/FVC為(61.37±11.28)%。護理干預后觀察組FVC、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P<0.05)。
AECOPD患者具有阻塞、氣流受限等癥狀,且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易出現(xiàn)呼吸衰竭,甚至會出現(xiàn)缺氧、缺血等癥狀,因此精細化護理干預尤為重要。精細化護理通過提供良好治療環(huán)境、指導患者斜坡臥位、縮唇式呼吸法,可提高患者舒適度,從而減輕患者抵觸醫(yī)院的心理,且通過健康知識教育、心理狀態(tài)方面的護理能減少患者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肺部啰音、憋喘癥狀改善。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護理干預后觀察組FVC、FEV1/FVC指標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精細化護理干預可促進改善患者恢復肺功能。
綜上所述,精細化護理干預在Bi-PAP呼吸機輔助治療AECOPD患者中能促進患者癥狀改善,且提高患者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