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453000)郭文靜
腦膠質瘤是腦外科臨床常見疾病之一,由于腫瘤部位較為特殊,術后會遺留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1]。個案管理是以評估、計劃和推廣等為核心的持續(xù)性個體化管理模式,通過與患者充分合作、交流,合理選擇可用資源,能提高服務質量,降低醫(yī)療成本,滿足患者需求。本研究選取我院64例腦膠質瘤術后患者,分析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3月腦膠質瘤術后患者64例,依照入院時間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32例。對照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32~38歲,平均年齡(34.76±1.32)歲;觀察組男16例,女16例,年齡33~40歲,平均年齡(36.15±1.49)歲。且兩組性別、年齡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語言溝通、書寫能力正常者;患者及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標準:出院前后病情加重者;心肝腎功能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并定期隨訪患者情況,包括術前指導、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延伸護理服務模式的個案管理。①成立個案管理小組:科室主任為組長,護士長為副組長,選取3名護士為個案管理師。②對個案管理小組進行培訓:包括常規(guī)護理、問題解決方案等專業(yè)知識;個案管理案例、方法等個案管理知識;隨訪規(guī)范、方法等。③建立檔案:統計患者個人信息、手術記錄、隨訪記錄等。④心理輔導:運用個案管理模式,添加微信,安排責任人負責運營,發(fā)送專題知識等,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成功案例等,緩解其焦慮等負性情緒,有助于提高治療自信心。⑤健康宣教:通過微信等方式,發(fā)送最新疾病進展等,促進患者康復。⑥隨訪:通過電話隨訪,評估患者疾病情況、健康行為(康復計劃執(zhí)行情況、康復進展),指導患者及家屬康復技能,強化健康行為的重要性,提高遵醫(yī)行為。個案管理人員要保持電話暢通,隨時接受患者或家屬的咨詢,解答問題并記錄。
1.4 觀察指標 統計對比兩組干預前后軀體生活自理量表(ADL)、Karnofsky生存質量評分量表(KPS)評分。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生活自理能力 干預前觀察組ADL評分為(39.65±10.27)分,對照組為(40.18±10.57)分,兩組對比,差異不顯著(t=0.203,P=0.840)。干預后觀察組ADL評分為(70.15±15.63)分,對照組為(62.48±13.27)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t=2.116,P=0.038)。
2.2 生存質量 干預前觀察組KPS評分為(36.71±3.58)分,對照組KPS評分為(36.93±3.02)分,兩組KPS評分對比,差異不顯著(t=0.266,P=0.791)。干預后觀察組KPS評分為(53.42±5.81)分,對照組KPS評分為(45.34±11.96)分,觀察組KPS評分高于對照組(t=3.438,P=0.001)。
個案管理以個案為中心,以整合和提供服務為重點,能達到成本效益、質量效益兼顧的目標[2]。本研究結果表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可提高腦膠質瘤術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質量。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能針對患者個體化情況進行針對性干預,提高護理效果,同時通過出院后微信、電話隨訪等延伸護理措施能進一步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其中通過對個案管理小組成員進行培訓,能提高個案管理人員護理水平,從而提供更加系統、專業(yè)的護理服務;出院后通過健康宣教、心理輔導,使住院教育、出院后教育無縫連接,促使患者了解最新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控制疾病發(fā)展方法,有助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結合院外隨訪能強化指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方式、執(zhí)行康復計劃,從而提高服務質量。
綜上所述,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模式可提高腦膠質瘤術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在延伸護理基礎上運用個案護理,突出了護理人員服務鏈接者的角色,要求其針對患者個體問題進行護理,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