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立松口述 韓笑龍整理
黃梅戲赴朝鮮慰問志愿軍部分演員合影(彭玉蘭提供)左起: 沈賢志、王少舫、丁紫臣、 潘璟琍、紀延玲、韓云、馬元玲、丁俊美。
70年前,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英明領(lǐng)導下進行了一場卓絕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0年10月19 日進入朝鮮戰(zhàn)場,經(jīng)過歷時三年的浴血奮戰(zhàn),終于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并在1953年7月27 日在朝鮮板門店簽訂《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
今年10月23 日黨中央在北京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 周年大會”,明確指出:“抗美援朝戰(zhàn)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p>
遙想當年,剛剛在1952年底華東地區(qū)調(diào)演中贏得聲譽的黃梅戲劇團的演員們,也和全國人民一樣為抗美援朝的官兵們祝賀、慶喜?!巴?zhàn)”以后,中共中央決定,以賀龍元帥為首,組織領(lǐng)導全國慰問團,奔赴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愿軍,并進行演出。消息一傳開,黃梅戲界的演職員紛紛要求上前線,去慰問最可愛的人。
松江人民贈志愿軍紀念章(1951年)韓笑龍?zhí)峁?/p>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贈志愿軍紀念章(1951年)韓笑龍?zhí)峁?/p>
當時華東分團要組織一個小分隊30 人,參加人員有王少舫、潘璟琍、丁紫臣、熊少云、許自友、丁俊美、江明安、張萍、馬元玲、王文治、王文龍、檀云武(望江縣調(diào)省黃梅戲演員)等。小分隊組織起來后集中到合肥小劇場(草棚子)進行一場節(jié)目匯報演出,華東地區(qū)文藝界知名人士也都參加了。當天,黃梅戲演出了《拾棉花》(丁俊美演唱)、《夫妻觀燈》(王少舫、潘璟琍演唱)、《打豬草》(檀云武、江明安演唱)、獨角戲《放風箏》(馬元玲演唱)、獨角戲《打?!罚ń靼惭莩┑葎∧俊?/p>
為了把戲演好,讓劇目內(nèi)容健康,《夫妻觀燈》中有兩句涉及到殘疾人的唱詞,在入朝前及時作了修改。原唱詞“瞎子來看燈,燈好路不明。跛子來看燈,燈好路不平”,改為“老頭來看燈,站也站不穩(wěn)。小孩來看燈,擠著人網(wǎng)里蹲”。這樣既合理,也符合劇情。匯報演出獲得了成功。這時在合肥的嚴鳳英也積極要求去朝鮮參加慰問演出,當時安徽省委書記曾希圣也希望嚴鳳英去,但是省委副書記牛樹才不同意她去,因為她當時懷孕了,到朝鮮會增加不必要的麻煩。這樣嚴鳳英只好不去了?;貏F又不能演出,她就到安慶老家來休養(yǎng),準備在安慶市二郎巷干伯干媽家待產(chǎn)。誰知安慶胡子穆的夫人舒德進是負責集賢區(qū)關(guān)岳廟大組的,又是負責抗美援朝分會副主席,她同嚴鳳英商量,嚴鳳英在勝利劇院演出三場戲,戲由她包場,賣票收入全部捐獻給朝鮮抗美援朝志愿軍。嚴鳳英高興地連演三天《小辭店》,彌補了她不能去朝鮮慰問的遺憾。
全國人民赴朝慰問團組建完成后,于1953年10月19 日到達朝鮮,他們在朝鮮演出了40 天,共30 多場戲。演出的條件十分艱苦,演員只能在敞篷車上化妝,舞臺也是建在高低不平的山地上,他們有時演出在戰(zhàn)壕,有時演出在哨所……當時雖然已經(jīng)簽定了停戰(zhàn)協(xié)議,但戰(zhàn)火剛熄,中國人民志愿軍仍處在戒備狀態(tài)。他們高度警惕,肩負著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使命。黃梅戲的演出每到部隊軍營,都受到熱烈歡迎,勝利完成了慰問演出任務(wù)。這是黃梅戲第一次走出國門,是黃梅戲第一次慰問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愿軍。
赴朝鮮慰問志愿軍前合影(彭玉蘭提供)
1953年抗美援朝慰問志愿軍,丁俊美在三八線上留影(安徽省黃梅戲劇院藝術(shù)檔案室提供)
黃梅戲獲得志愿軍官兵熱烈鼓掌歡迎(安徽省黃梅戲劇院藝術(shù)檔案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