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英
摘 要:長久以來,在語文教學中,PPT 的制作和使用從微觀角度看存在著形式與內容、PPT 與板書、多媒體與文本幾對矛盾。圍繞這些矛盾所產生的重形輕神、重神輕形、過猶不及、資源浪費、喧賓奪主等具體問題亟待解決。而形神兼顧、擺脫依賴、整合資源與堅守本位是解決這些問題可供借鑒的對策為鄉(xiāng)村初中語文教學添色彩。
關鍵詞:語文教學;PPT;問題;對策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語文課堂上,教師對 PPT 的使用越來越得心應手?!癙PT 被廣泛應用于輔助教學之后, 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 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也有了顯著的增加”。
一、語文教學中 PPT 制作和使用的主要問題
1.重形輕神:過分追求形式的華美
PPT 的制作集中體現(xiàn)著一名語文教師的審美傾向。透過對 PPT 形式與內容關系的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潛隱的問題。這些問題首先表現(xiàn)為語文教師的 PPT 制作過分追求形式的華美。這種形式的華美以顏色繁多雜亂,布局夸張失調,字體過分藝術化,圖片與音、視頻使用過量為表征。上述常見問題使得 PPT 整體呈現(xiàn)出蕪雜、冗余的面貌,對語文教學產生較為嚴重的消極影響。
2.重神輕形:忽視 PPT 審美價值
語文教師在 PPT 制作過程中,處理形式與內容關系的另一個極端就是只重視內容的填充而忽視內容呈現(xiàn)形式的適切性。例如,不加編排與美化地將大段的文字直接粘貼在白色的背景上。這樣制作 PPT 的教師往往會以簡潔、高效等理由來為自己開脫。然而事實上,這樣的 PPT 在語文教學中實在是弊病多多。
3.資源浪費:PPT 與板書內容重復
與 PPT 完全取代板書不同,PPT 與板書內容重復所造成的資源浪費是二者關系中的另一種極端。此種極端之下,語文教學中的 PPT 使用往往呈現(xiàn)出這樣兩種面目:其一,某部分內容剛剛在 PPT 中出現(xiàn)過,教師又將它書寫在黑板上。其二,隨著一節(jié)課的學習接近尾聲,本節(jié)課的精華已經以板書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對于這節(jié)課要點的提煉卻又出現(xiàn)在 PPT上。
二、語文教學中 PPT 制作和使用問題的解決對策
以問題解決為目的的策略探究是語文教學問題研究應有的價值取向。針對上文所提及的語文教學中 PPT 制作與使用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嘗試提出以下解決對策。
1.形神兼顧:實現(xiàn)形式與內容的和諧
就語文教學中 PPT 形式與內容關系處理失當這一問題而言,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在設計制作 PPT 時應當以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為指導原則,力求做到形神兼顧,不偏不倚。從操作層面來講,首先要求語文教師通過美學、書法、繪畫等理論學習與藝術創(chuàng)作、鑒賞實踐的積淀,逐漸形成較高的審美品位,并以此作為設計制作 PPT 的基礎。其次,要求語文教師正確認識審美在語文教育領域的重要地位,既不應忽視審美教育的重要性,亦不可在審美教育的熏陶浸染過程中失之急切。
2.擺脫依賴:走出 PPT 的舒適區(qū)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日益普及,在極大地方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同時,也為教師職業(yè)倦怠與惰性的生成提供了土壤。語文教師以 PPT 完全取代板書,就是這種倦怠與惰性的生動寫照。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語文教師擺脫對PPT 的依賴,走出 PPT 的舒適區(qū),將追求一勞永逸與懶得動筆的毛病改正過來。從操作層面來講,學校的教學評價體系中,應當將寫板書列為語文教學行為評價的必要指標,并定期開展三筆字訓練與考核活動,使其常態(tài)化。此外,語文教師要切實提高對祖國語言文字的重視和熱愛程度,不斷提高板書的美觀度與速度。更為重要的是,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階段,就應該為板書預留一定的位置,使得板書在每節(jié)課上都有發(fā)揮作用的可能性。
3.整合資源:板書與 PPT 分工協(xié)作
如前文所言,語文課堂上,PPT 與板書的內容重復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問題亦不鮮見。從操作層面來講,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階段就做好規(guī)劃與資源整合,明確哪些內容需要以精練的語言呈現(xiàn)在黑板之上,而哪些內容則需要詳細地憑借 PPT 來展示給學生。這無疑對語文教師教學設計的精細化與規(guī)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這樣的要求除了有利于資源浪費問題的解決之外,客觀上更為語文教師科學地開展教學設計活動提供了方法引領。
4.堅守本位:多媒體為文本閱讀服務
針對語文教學中經常出現(xiàn)的多媒體束縛文本閱讀這一問題,筆者認為,語文教師無論是在認識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必須時刻堅守語文學科的本位,理順多媒體與文本閱讀之間的關系,明確二者誰為誰服務。這不僅對于上述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衡量一名語文教師對其所任教學科本質與特征的理解是否科學、準確、到位的重要標準。同時,更是使得語文學科的內蘊得以彰顯的重要途徑。從操作層面來講,由于“教學資源是一種‘自然’因素,只有經過課程實施主體自覺能動地加以賦值和利用,才能轉化為現(xiàn)實的課程成分和相關條件,發(fā)揮課程作用和教育價值”[3]。因此,為了確保 PPT 中的多媒體資源處于輔助教學地位,文本閱讀處于主體地位,避免出現(xiàn)喧賓奪主的問題,語文教師要對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甄別與篩選,將確實與文本具有本質聯(lián)系的,可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資源保留下來。同時還要對這些多媒體資源在 PPT 上呈現(xiàn)的順序、時長與頻率進行安排與控制。
結語
本文所論及的語文教學中 PPT 制作和使用的問題,是一線語文課堂上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也是值得語文教師、語文教育及現(xiàn)代教育技術領域研究者關注的問題。對這些問題及其相應解決對策的探究,一方面有利于語文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思路與方法上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視域下的語文教學提供借鑒為鄉(xiāng)村初中語文教學添色彩。
參考文獻
[1]徐艷.探討PPT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1):88.
[2]朱華.現(xiàn)代化教學視域下傳統(tǒng)的語文板書設計與運用[J].文學教育:上,2010(3):119-121.
[3]孫亞玲.有效教學:中學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