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
十堰,是東風事業(yè)的發(fā)源地,也是‘東風夢起的地方。當時,因為‘靠山、分散、隱蔽,第二汽車制造廠(東風公司的前身)選址十堰,從這里發(fā)展起軍工事業(yè),造出了第一代軍車EQ240。此后,二汽‘由軍轉民,正式登上了創(chuàng)造市場效益、推動國產汽車業(yè)高速發(fā)展的大舞臺。
“中國這么大,光一個一汽是不夠的,要建設第二汽車廠”,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作為國家“一五”計劃和“三五”計劃的大型重點工程項目,同時也是國家三線建設的大型重點項目,建立第二汽車制造廠的任務在新中國成立不久便已提上日程。
1969年9月28日,第二汽車制造廠正式在漢江上游、偏僻的鄂西北山城十堰開始大規(guī)模建設,成為第一個由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汽車制造廠。
當年,十堰只有百十戶人家,是秦巴山區(qū)的一個窮鄉(xiāng)僻壤,懷揣共同的理想,老一輩創(chuàng)業(yè)者們打著背包,紛至沓來。以饒斌同志為代表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在物質匱乏、裝備簡陋的條件下開始了建設。“他們馬燈挑夜,干打壘、蘆席棚為宿,克服了道路涉水及橋梁受限等重重困難,通過人拉肩扛,樹起了一座座鐵塔,建起了一座座廠房,運來了一臺臺幾十噸、上百噸的設備,那種排除萬難、戰(zhàn)天斗地的豪情壯志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曾在慶祝東風公司建設50周年暨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上如此說道。
1975年6月,第二汽車制造廠第一款基本車型兩噸半越野車EQ240定型投產,其中“EQ”代表“二汽”。同年,經國務院批準,第二汽車制造廠生產的汽車正式命名為“東風牌”。在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東風EQ240越野車承擔最艱苦的戰(zhàn)斗突擊和物資搶運任務,盡管傷痕累累,但沒有一輛車因為質量問題出現事故,被戰(zhàn)士譽為“功臣車”、“英雄車”。經過戰(zhàn)火的洗禮,“東風牌”汽車的口碑從此樹立,奠定了東風作為中國最大軍車制造商的地位。
1978年,二汽開發(fā)的5噸民用車EQ140,成功實現“軍轉民”。隨后,推出改款車型EQ140-1,讓當時的二汽扭虧為盈,獲得新生,拉開了創(chuàng)造市場效益的帷幕。這款車型在巔峰時期,曾占據中國公路運輸2/3的市場份額,也讓二汽在1987年成為國內第一家年產突破10萬輛大關的汽車制造商。
在東風的第一個十年里,通過“聚寶”、“包建”和特殊條件下的自力更生,一座初具規(guī)模的汽車制造廠,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嶺中崛起。
步入80年代,國民經濟進入調整期,二汽被國務院列為“停建、緩建”項目。面對嚴峻形勢,二汽決策者們向國家提出了“量入為出,自籌資金,續(xù)建二汽”的報告,并獲得批準?!皣摇當嗄谭攀?、企業(yè)大膽開拓,比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按部就班建設,要強十倍、百倍,是真正地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二汽快速發(fā)展,為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睍r任二汽廠長黃正夏回憶錄中寫道。
同一時間,二汽也開始了“由軍轉民”的戰(zhàn)略轉變,并加大了對民用產品的研發(fā)力度。針對此前的民用車型EQ140進行升級改進,推出了EQ140的改款車型,并在此基礎上開發(fā)了包含自卸式貨車、加長貨車及半掛式貨車在內的多種衍生車型。
從1980—1985年,在確保上繳國家全部利潤、稅金、折舊費提成的前提下,二汽不僅沒有向國家要一分錢,而且提前兩年建成了年產10萬輛汽車生產能力。同時,二汽穿越群山,展開新的創(chuàng)業(yè),邁開了十堰、襄陽、武漢“三級跳”的歷史步伐。到1985年,二汽在汽車產銷量,上繳國家利潤和稅收方面,均占全國汽車企業(yè)60%以上,創(chuàng)造了上世紀80年代的輝煌。
1990年10月18日,東風EQ153型八噸平頭柴油車(簡稱“八平柴”)下線,這款車代表了當時中國重卡開發(fā)的最高水平。EQ153是二汽生產的第一款重型車,也是國家“八五”計劃期間重點攻關產品之一?!伴_上八平柴,財源滾滾來”的佳話,讓EQ153成為當時中國卡車行業(yè)的一面旗幟。
1991年4月9日,二汽第100萬輛汽車在總裝配廠下線,實現了第一個百萬輛的目標。
1992年9月4日,被稱呼了23年的“二汽”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走出這一步,意味著東風公司義無反顧地站在了市場經濟的潮頭。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東風公司也同大多數國有企業(yè)一樣,陷入了“船大難掉頭”的困境,一場更具活力、更為深刻的變革席卷而來。
在時任總經理苗圩的帶領下,東風大刀闊斧地對舊體制進行脫胎換骨改造,初步建立起層次清晰、責權明確的母子公司型體制框架,初步實現了投資決策、資產經營功能與生產經營功能的分離,初步建立起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代企業(yè)制度,逐步實現了從管理一個工廠到管理一個公司,從管理一個企業(yè)到管理一個集團的巨大轉變。
1999年7月15日,“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肩負起東風公司輕型商用車事業(yè)發(fā)展重任。創(chuàng)立12天后,“東風汽車”股票在上交所成功上市。這是東風優(yōu)化資本結構、廣開融資渠道、嘗試產權多元化的積極探索,也標志著東風公司在資本運作模式上揭開了歷史性篇章。
在此過程中,東風全面調整發(fā)展戰(zhàn)略,全力展開以輕轎為重心的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改變過去以中卡為主的產品格局,著力以開放合資合作和技術引進方式發(fā)展轎車、輕型車和關鍵總成及零部件。同時積極探索優(yōu)化資本結構、廣開融資渠道、產權多元化的道路,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
這一時期,東風公司通過一系列的改革,頑強挺過體制轉軌、市場轉型的陣痛,2000年銷量突破22萬輛,整體扭虧為盈。
雖然誕生于十堰,但東風人從來就沒有把目光局限在鄂西北一隅,而是“立足湖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率先實施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合作,探索做強做大之路。
2003年,東風公司和日產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運營,成為當時我國汽車工業(yè)最大的跨國合作項目?,F如今,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旗下有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東風啟辰汽車公司、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裝備公司七大事業(yè)單元。
此外,東風公司還與PSA、本田、現代起亞等其他跨國汽車公司展開了多層次、多領域、全方位的開放合作。在這一時期,東風公司總部移師武漢,并開始戰(zhàn)略性布局和推動自主乘用車事業(yè),產品格局實現了從卡車為主向乘商并舉的轉變。
為了進一步轉換國企機制,開辟新的融資渠道,東風從上世紀末就開始謀求整體上市。歷經數年的艱辛布局后,2005年12月7日,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行的H股股票正式在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標志著東風公司跨入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新階段。
從東風第一款汽車EQ240到第一款轎車富康,從東風第一款自主乘用車東風風神S30,再到擁有L4級自動駕駛能力的東風Sharing-VAN和Sharing Box……20多款東風經典車型和新技術車型,展現出東風在不同歷史發(fā)展階段的科技水平。圍繞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lián)化、共享化的“五化”趨勢,尤其是智能駕駛體驗艙、WindLink人工智能車機系統(tǒng)等,讓人們親身觸摸到了東風汽車的未來。
其中,東風Sharing-VAN移動出行服務平臺和Sharing Box智慧物流平臺,是東風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lián)化、共享化“五化”應用的最新成果。2019年4月16日,Sharing-VAN亮相上海國際車展,只需要點開手機APP,一鍵招車,Sharing-VAN就能安全將你送往目的地;在出行高峰期,Sharing-VAN還能根據實時路況,主動避開擁堵路段,提高出行效率……作為國內首臺融合5G遠程駕駛技術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Sharing-VAN擁有動態(tài)避障、自動泊車、遠程控制等13項“黑科技”。
面對全新的“共享化”商業(yè)模式,東風公司也正快馬加鞭。目前已布局東風出行、聯(lián)友出行、易微享和T3出行等業(yè)務,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出行服務。其中,東風出行APP目前的客戶量下載超過60萬,每天的訂單量超過1萬單。
2019年9月28日,東風公司發(fā)布了“928新長征”未來10年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8新長征”具體內容包含:東風公司將協(xié)調發(fā)展9大重點技術領域,重點圍繞2大核心戰(zhàn)略,實施促進科技發(fā)展的8項措施。其中,9大重點技術領域是:整車(包含乘用車、商用車、軍用越野車)、動力總成、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lián)化、共享化、制造技術及裝備;2大核心戰(zhàn)略是:圍繞節(jié)能、減排、新能源的“綠能戰(zhàn)略”,和圍繞智能、網聯(lián)、共享的“智能戰(zhàn)略”;8項措施是:加強及加大研發(fā)體系、人才隊伍、研發(fā)投入、重大項目課題、能力建設、眾創(chuàng)中心、知識產權、激勵機制8個方面建設。
自從兩只首尾相銜、翻飛旋轉的燕子形象成為注冊商標的那天起,東風汽車“和悅”“吉祥”的品牌符號和精神圖騰從此定格?!霸谥袊鴤鹘y(tǒng)文化里,燕子是吉祥的代表,而且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她翱翔于天南海北,她吉祥而有魅力?!睎|風“雙飛燕”標識的設計者艾德昆曾經說道。
半個世紀以來,東風“雙飛燕”的形象在不斷豐滿,她的內涵也在不斷豐盈。從“二汽”到“東風”,變化的不僅是名稱,更體現了從十堰到襄陽再到武漢的“三級跳”。到了1997年,“東風”商標在國內汽車行業(yè)率先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6年,東風品牌被國家商務部授予“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2007年,東風品牌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中國名牌”,這是中國企業(yè)產品質量方面的最高榮譽。
另一方面,在東風成立后的50年間,東風公司累計產銷汽車4500萬輛,其中產銷自主品牌汽車1800萬輛,累計納稅超過4800億元。
在英國品牌顧問公司Brand Finance公布的品牌價值排行榜中,“東風”品牌連續(xù)多次被評為中國最具價值汽車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發(fā)布的《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東風”品牌以1292.38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榜單第37位。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東風公司以932.94億美元的營業(yè)收入位居65位,居全球汽車企業(yè)第10位,國內汽車企業(yè)第2位。
(本文部分照片出自東風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