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
幾千年來,中國人對宇宙的探索從未終止過,今年,“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fā)射,對著火星發(fā)起了“天問”,而事實上,早在2005年,一件商周時期的文物也曾“湊熱鬧”,圓了一把“飛天夢”,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隨“神舟六號”飛船遨游太空,將對光明的渴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山海經(jīng)》中的神鳥
2001年2月25日,對于成都的金沙村是個不平凡的一天,從地下升起了一枚“太陽”。
太陽神鳥金飾出土過程偶然得讓人后怕。在成都近郊金沙村的管道施工中,挖出了一些銅器、石器等文物,考古人員隨即展開文物大搶救,對挖碎的泥土進行地毯式搜索。25日上午,一塊直徑約10厘米的小泥塊在施工回填土中不經(jīng)意地露出了一個小金角,陽光下顯得尤其耀眼??脊艑W(xué)家們用竹片和油漆刷小心地剝落泥塊外層的松土,被揉成一團的太陽神鳥金飾才得以重見天日。
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幅剪紙,與一張復(fù)印紙差不多大;出土的外徑只有12.5厘米,內(nèi)徑僅有5.29厘米,重20克,厚0.02厘米,含金量卻高達94.2%,是采用精湛的切割技術(shù)打造的,內(nèi)層為一個圓圈,周圍有12道等距離分布的象牙狀弧形旋轉(zhuǎn)芒紋,這樣精湛的工藝,即便是在今天都不容易達到。外層有4只等距分布的鳥,均逆時針方向飛行,在太陽下轉(zhuǎn)動會有逼真的視覺效果,里面的旋渦宛若一輪朝陽,散發(fā)出12道光芒,圍繞在其周圍的4只金烏首尾相接,好似背負著太陽,翩翩起舞,這讓一些學(xué)者想到了《山海經(jīng)》中的有趣傳說——
《海外東經(jīng)》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p>
什么意思呢?在東方湯谷有一片很大的水域,谷深處有一棵巨大的參天大樹,名叫“扶?!?,神樹之上住著10個太陽神鳥——三足金烏。每天都會有一個太陽升到天上,出現(xiàn)在扶桑神樹的樹枝頂端,輪流為天地帶來白晝。
許多民族都以為只有飛鳥是太陽的使者。再看金沙金箔上的四鳥圖形,長長的脖頸,尖尖的利喙,壯壯的雙爪,似乎就是水鳥魚鷹,它在古時叫鳧鹥,我們現(xiàn)在稱它作鷺鷥或鸕鶿。蜀人先王有以“魚鳧”為號者,也許是以太陽神和太陽鳥自居。大概古蜀人遷徙到成都平原時,由于成都平原多為沼澤地,蜀人便豢養(yǎng)了許多魚鷹捕魚,久而久之形成鳥(魚鳧)圖騰,是為“神鳥”。在古蜀人心中,也許那就是太陽神的象征。太陽神鳥金飾巧妙地將兩種崇拜融合到了一起,承載著古蜀人對天空的向往,那是人類的生命之光。
三千年前金箔薄如紙片
不知最早是何人突發(fā)奇想,將金子捶成薄薄的箔,讓有限的金光綻放到千倍萬倍之大。以小變大勝大,以少變多勝多,將金子變成箔,想到這點就不容易,做到就更難了。加工時至少要用到熱鍛、錘揲、鏤空等工藝,可見當(dāng)時古蜀國手工業(yè)已經(jīng)有了細致的分工。
太陽神鳥金箔上的太陽,用12條弧形光芒襯托出旋轉(zhuǎn)的形態(tài),創(chuàng)意獨特。太陽的光線本應(yīng)當(dāng)是直直的放射形,怎么會用旋轉(zhuǎn)的構(gòu)圖表現(xiàn)呢?
不論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旋形是表現(xiàn)力很強且極具魅力的一種圖案形式。在更早的史前彩陶上,有許多旋式圖案,旋動的韻律感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太陽?,F(xiàn)代人在現(xiàn)代廣告、商標乃至兒童繪畫上,也還是不時地畫出這樣的“酷太陽”來,這也是古人旋紋情結(jié)的延伸。
實際上,從史前時代,人們就開始觀察天體運行了,《春秋緯·元命苞》說“天左旋,地右動”,不論體驗到左旋還是右旋,天體的旋動是無疑的?;剡^頭來再看太陽神鳥金箔上的旋形太陽光芒,表現(xiàn)的也應(yīng)是太陽旋轉(zhuǎn)的狀態(tài),古蜀人一定知道或者接受了天體旋轉(zhuǎn)運行的知識,對日出日落等宇宙規(guī)律已經(jīng)有了觀察和感受。
“太陽神鳥”,20克黃金里的宇宙,是時光的一晃。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太陽神鳥金飾的蜀繡制品搭載“神舟六號”飛船在太空中遨游后返回地球。三千年前,古人將翱翔太空的美夢寄托在太陽神鳥上;如今,神鳥飛天夢想通過“神六”圓了夢。
●小小解說員
廣西桂林卓然小學(xué)六年級? 莫子耀
看完這輪“可以放在手掌上的太陽”的故事,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古蜀人對光的理解和對大自然的認知,他們出土的文物中,由許多帶有太陽輪、鳥、目的圖案,這都和太陽有關(guān)。太陽照耀著古蜀大地,特殊的地貌造成特殊的氣象。古蜀先民從微妙的自然現(xiàn)象里,讀懂了太陽和季節(jié)運行的規(guī)律。
我還要說一件讓你大跌眼鏡的事,這件文物還是一個“計時器”呢,外圍的每只鳥都對應(yīng)三個月牙形狀的光芒,這恰好說明一年四季,一季三月,十二道光代表十二個月,而神鳥與光芒方向相反,說明一年四季十二個月周而復(fù)始生生不息。擁有這么精巧的工藝和想法,難怪它能在眾多文物中勝出,被譽為“我國九大鎮(zhèn)國之寶”之一。
自然送給人類的禮物,被古蜀人用世界上最珍貴的金子,在一個巴掌大的地方,勾畫出了他們的宇宙印象,使我真正知道宇宙和自然值得敬畏。敬畏自然,才能敬畏生命,才能敬畏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