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
我的印象里,小時候每當開學報名那一天,便是我們全家人最忙碌的日子。
父親要幫我從家里扛課桌到教室里,背大米到學校食堂搭餐,到班主任手上交學費,還要到商店買學習用品……忙得暈頭轉向。母親則天不亮就起來忙著燒水、殺雞,準備豐盛的午飯。等我和父親忙完回到家時,桌子上已是土雞、豬蹄、辣椒炒肉等好吃的擺滿了一桌子。母親說這是“開學飯”,專門為我準備的,還說吃了這頓“開學飯”,以后開開心心地去上學,能考個好成績,將來能出人頭地。
家里養(yǎng)的雞,不到逢年過節(jié)是舍不得殺一只吃的??赡赣H說我讀書是我們家大事中的大事,所以“開學飯”一定要隆重。她說,只有努力學好了知識,才能走出農門,成為“公家人”。母親的這些嘮叨,我早就熟悉到能背誦了,但當時并沒覺得農村有什么不好,所以總是漫不經心地聽著,心里只美滋滋地想著“開學飯”上的種種美味,想著要是一年開十次學,該多好。
吃開學飯,母親必先敬一下祖先。盛一小碗飯,碗上擱一雙筷子,旁邊再擺一小杯飲料。母親在旁邊振振有詞:“你們吃好喝好,保佑她學習進步,上課認真聽講?!蔽矣X得這聽講認不認真不是我自己才能決定的嗎?怎么爺爺奶奶保佑一下也能行?但母親表情極其嚴肅,我想笑也只能忍住。而外公外婆他們“吃”過的飯,是絕不可給我吃的,他們說,吃了這種飯的人記憶力會嚴重減退。所以我的飯必定是母親另外盛的。我接過飯,便開始狼吞虎咽吃起來。父親則會趁勢喝兩杯小酒,借著酒勁給我講人生道理,講學習的重要性,講他因為讀書少而吃過的一些虧。只有這種時候,父親即使開懷暢飲母親也不會反對,偶爾她還會再拿只酒杯,和父親對飲。
我家的“開學飯”,一直吃到我大學畢業(yè)。
如今,我住在城里,生活過得不錯。母親常常笑著說,這些都是因為每學期給我準備了“開學飯”的緣故。我也不反駁,只是時常依她的話說:“真的呢,若不是您的‘開學飯,哪會有我現在的好生活呀。”這時的母親,就會滿足地笑出聲來。
如今,雖然知道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每到開學,我也會給我的孩子做一桌豐盛的“開學飯”。我也會學著母親的樣子,給她們講學習的重要性。老公當然會不遺余力地給孩子們講人生道理,鼓勵她們認真學習。兩個寶貝像極了兒時的我,一樣是漫不經心地聽著,偶爾也會說上一句:“你們老是這樣嘮叨,煩不煩?”我和老公只能面面相覷,不再吭聲。
我也是做了母親后,才明白父母對子女的殷切希望,飽含在這樸實的一蔬一飯里。或許多年后,我的孩子們有一日也會明白這頓“開學飯”里深藏著的真情實意。
(梅源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