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應(yīng)以和為貴;與朋友交,應(yīng)以禮待人。
特約嘉賓?司馬徽
好好先生:與人交往,以和為貴
司馬徽是漢朝末期的名士,他很善于發(fā)現(xiàn)和鑒別人才,因此人稱“水鏡先生”。他曾推薦過龐統(tǒng)給劉備。因避戰(zhàn)亂,司馬徽移家荊州。荊州當(dāng)時是在劉表的統(tǒng)治下,洞達(dá)世事的司馬徽看出劉表為人懦弱、不明事理,而且妒賢嫉能,在他手下一定不會有所發(fā)展,于是采取韜晦之計,佯愚裝傻,不求功名利祿。
因為他很善于看人,所以當(dāng)?shù)爻S腥藖碚宜吩u人物,問他某人如何、某人比某人又如何,司馬徽一概不加評論,嘴里只是一個勁地說:“好,好。”他的妻子勸他說:“人家有疑問才來問你。你應(yīng)該給人家分辨清楚。你只是一味說‘好,這合乎人家來向你求教的用意嗎?”司馬徽回答說:“像你所說的這話,也很好。”
有人錯把司馬徽家養(yǎng)的豬當(dāng)成是自己家走失的,司馬徽便把這豬送給了他。后來那人丟的豬又找到了,便很慚愧地來送還錯認(rèn)的豬,并叩頭賠罪。司馬徽反倒謙恭地向他道謝。有時候鄰居在蠶將要吐絲的時候向司馬徽借蔟箔(養(yǎng)蠶的器具,用竹篾等編成),司馬徽便將自己家蔟箔里養(yǎng)的蠶扔掉而將蔟箔借給鄰居。有人對司馬徽說:“凡是做有損自己而幫助別人的事,都是因為人家事情緊急,自己的事不急?,F(xiàn)在你和那人都面臨蠶要吐絲做繭,緩急正相當(dāng),你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司馬徽回答道:“人家從來沒有求過我?,F(xiàn)在有所要求,我若不答應(yīng),人家會感到很難堪。哪能因為一點財物而使人家難堪呢?”
后來,有人在劉表面前推薦司馬徽,劉表便和司馬徽見了面。司馬徽仍然裝傻、裝愚。劉表見過他后便對人說,世上的人都愛妄言胡說、夸大其詞,這個司馬徽只不過是個平常的小書生罷了!后來曹操大軍南下,占領(lǐng)了荊州。司馬徽被曹操待為上賓。當(dāng)曹操正要重用他時,他卻生病死去了。
古語今說
好好先生出自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指那些不管是非曲直,保持一團(tuán)和氣,只求與人相安無事的人。又借指善良的人。
特約嘉賓?晏 子? 越石父
晏子贖越石父:以禮待人才能結(jié)交知心朋友
春秋時期,齊相晏嬰出使晉國,路過中牟地方,看見一個人頭戴破帽子,反穿皮襖,身背飼草,正坐在路邊休息。
晏嬰問了他幾句話,知道他叫越石父,是一位有修養(yǎng)的君子,便把拉車的馬解下來,用這匹馬把越石父贖買下來,并與他一起坐車回國?;氐较喔套記]跟越石父告辭就進(jìn)了自己的房門。越石父很生氣,要求與晏嬰斷絕關(guān)系。晏嬰派人對越石父說:“我不曾與你結(jié)交,談何絕交?你當(dāng)了三年奴仆,我今天看見了才把你贖買回來,我對待你還算可以吧,你怎么可以恩將仇報,說什么絕交?”
越石父回答說:“我聽說,士人在不是知己的人面前蒙受委屈,在知己面前揚(yáng)眉吐氣,所以君子不因為自己對人有功就輕薄人。我曾做了別人三年奴仆,那些人不是我的知己,現(xiàn)在您贖出了我,我把您當(dāng)成知己。先前您坐車,不同我打招呼,我以為是您一時疏忽?,F(xiàn)在您又不向我告辭就直接入屋門,這與把我看做奴仆是一樣的。您不能對我以禮相待,我還不如去做別人的奴仆。”
晏子聽了越石父的回話,走出來,請求和越石父見禮。晏子說:“以前我只看到了客人的外表,現(xiàn)在理解了客人的內(nèi)心。我聽人說過,考察他人行為的人不助長人家的過失,體察他人實情的人不譏笑人家的言辭。我可以向您道歉,您能不拋棄我嗎?我誠心改正錯誤的行為?!标套用钊税褟d堂打掃干凈,用酒席盛情款待越石父。
越石父說:“我聽說過,最高的尊敬不講究形式,用尊敬的禮節(jié)款待人不會遭到拒絕。先生以禮待我,我實在不敢當(dāng)?!?/p>
后來,晏子把越石父奉為上賓。
古語今說
晏子贖越石父出自《史記·管晏列傳》。晏子,即晏嬰,齊國丞相。晏子把越石父贖了出來。
天使留言簿
聰明的人會以和為貴,盡量避免爭論,贏得別人的好感;聰明的人會幫助別人,也不會以恩人自居。精心呵護(hù)好自己的人脈,你一定會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