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中,課堂教學是重要一環(huán)。在“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可以想見,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將給小學英語課堂帶來革命性的變革。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規(guī)劃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英語成績,提升英語素養(yǎng)。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升初;英語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6-01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72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很多小學生往往會存在抵觸心理,這主要是因為,英語作為中國人的第二語言,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很多小學生缺乏較強的自制力,遇到困難就會氣餒,久而久之,對于英語學習就會產(chǎn)生厭惡心理。英語學習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家長的大力支持,只有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找到樂趣,從而能夠主動學習,才能真正學好這門課程。很多家長沒有時間為孩子進行輔導,大多都是為孩子報一些英語輔導班,但是這種模式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有時候對于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成績并沒有太大的幫助。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此基礎之上,再把小學生普遍感興趣的內容融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比如,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教師就可以為他們選擇恰當?shù)慕虒W內容,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英語知識以動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這樣就能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把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英語學習過程中來。在制作動畫時,可以把靜止的字母變成立體跳動的畫面,再配上聲音,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培養(yǎng)愛學習的好習慣。
二、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快速適應新的教學模式
詞匯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詞匯量不足,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能力。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在詞匯的講解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學生掌握的程度卻不盡如人意,很多學生都是只會讀單詞,卻無法準確地寫出來。
在日常講授單詞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把單詞以一種生動活潑的形式更好地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跟著大屏幕上展現(xiàn)出來的內容,一邊讀一邊寫,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強度,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能讓學生更快地掌握單詞,為后續(xù)的寫作和聽力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識記生詞、糾正發(fā)音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進行英語單詞教學的時候,通常利用翻譯法來組織課堂,但是,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很難養(yǎng)成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因此,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巧妙利用起來,輕松解決上述問題。
如,教師在教授stop這個單詞的時候,就可以將多媒體利用起來,首先給學生在屏幕上呈現(xiàn)轟鳴行駛的小汽車的視頻,小汽車旁邊是stop按鈕,當教師點擊這個按鈕的時候,小汽車就會停止運行。對于學生來說,這個過程是新奇且有趣的。
又如,在教授dog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上給學生展示這個單詞的拼寫,當教師使用鼠標點擊該單詞的時候,單詞就會發(fā)出小狗汪汪的叫聲。
利用上述方法組織課堂教學活動,能夠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情緒,從而在無形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英語單詞。
除此之外,在進行單詞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只是讓學生跟著教師讀,也很難保證教學成效,因為并不是所有教師的發(fā)音都是非常標準、規(guī)范的。這時候,信息技術就可以發(fā)揮出很好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有時候,學生所讀和所聽到的內容,可能會有所差異,但是學生自己卻完全未察覺。教師可以將語音復讀設備合理利用起來,讓學生在不斷地聽和不斷比較的過程中去糾正自己的發(fā)音,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四、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講解句型的過程中,很多教師一味依賴于板書,殊不知,很多學生根本沒有興趣聽,這樣就降低了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通過變換不同句型的圖片,讓整個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輕松高效,也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而且,信息技術可以明顯提高句型替換的練習效率,這是因為,計算機擁有比較大的容量,可以找到豐富而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借助于信息技術的句型練習,能夠進一步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掌握本堂課的句型要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主動探究英語知識,主動運用信息技術理解知識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及時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明確學生是否存在不良行為習慣。當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不良行為習慣時,教師則及時進行匯總,讓學生明確自身存在的不足。這個過程,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輕松實現(xiàn)。
五、通過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關注基礎性教學
在小升初階段,學生、家長、教師都比較關注成績的提高,但我們更應該重視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要主動參與,積極融入教學活動中,對英語這門課程建立濃厚的興趣。
在日常句型的練習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建立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也給后續(xù)口語的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英語學習可以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可以給各教學環(huán)節(jié)提供服務,降低教師的工作強度,提高課堂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六、巧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的平臺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要想讓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教師就應當給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練習的機會,提供語言實踐活動的平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給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但信息技術則不同,它可以輕松呈現(xiàn)各種聲音、畫面,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置身于一種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從而產(chǎn)生運用英語知識的激情。這種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將日常學習中所接受的信息向個人語言交流進行轉化,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弊端,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臺。
例如,教師在對購物的相關知識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先教給學生各種水果的英語單詞,然后將信息技術利用起來,給學生呈現(xiàn)出一個水果商店,將教室設置成一個小小的商店,讓學生進行購物。并以此為前提,給學生設計多個專營商店,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一間,教師再用鼠標點擊屏幕,屏幕上就會顯示出該商店的具體情景,給學生營造出一種輕松有趣的氛圍。學生和教師可以在這間商店里進行互動,分別充當買賣雙方的角色,從而展開口語交際。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表現(xiàn)得興致勃勃,訓練效果極佳。在生生互動以及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良好的口語交際訓練,學科能力得到了有效發(fā)展。
七、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拓展練習
在英語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應當注重進行課外知識拓展,讓學生多學多練。但是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課堂教學容量不足是客觀現(xiàn)狀。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問題。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以具體的教學目的、教學效果為基礎,去認真地選擇、編排教學內容,事先設計好教學過程和內容,有效把控教學進度,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合理規(guī)劃,來進行拓展練習,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
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適當延伸,充分發(fā)揮課外閱讀的作用,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相關的閱讀素材,幫助學生充實自身的閱讀量。當學生掌握豐富的閱讀內容后,自身的詞匯量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閱讀速度逐漸加快。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群等,給學生推薦閱讀素材,或是可以引導學生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最大限度地充實學生的閱讀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能力。只有做好課外與課內知識的融合,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也要及時輔導學生,幫助學生明確閱讀方向,提高閱讀能力。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以教學內容為前提,將CAI課件充分利用起來,對文字以及圖畫等方面素材進行設計,或是利用網(wǎng)絡渠道,進行資料下載,給學生提供直接的材料,以此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其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八、結語
在小升初過程中,英語成績是家長、學生、教師都十分注重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很多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知識理解不夠深入、基礎知識不夠扎實,這都會影響到后續(xù)的學習。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現(xiàn)代化的教育手段,為學生呈現(xiàn)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喜歡上英語,找到英語的正確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讓英語這門課程變得更加有趣,這是建設英語高質量課堂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英語成績的一大法寶。
參考文獻:
[1]武成.學科體系視角下的中小學英語課程銜接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7(12).
[2]孫磊.論小初英語教學銜接之必要與舉措[J].教學與管理,2017(3).
[3]王紅.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6(10).
[4]洪小寶.英語小初教學銜接路在何方[J].課程教育研究,2016(10).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楊生華(1976.10—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