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玉
美工區(qū)住進了一棵樹
開學初,班級區(qū)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時,一棵枯樹住進了大二班的美工區(qū)。早晨入園時,軒軒發(fā)現(xiàn)了枯樹:“這里有一棵樹?!睅讉€孩子聞聲而來,好奇地圍著小樹。
軒軒:“這棵樹為什么光禿禿的?”
小毅:“葉子都掉光了,小樹死了。”
悠悠:“不對,冬天到了,小樹的葉子都掉光了。給它澆澆水,明年春天它就會長出新葉子的?!?/p>
小毅指著樹干說:“你看,這棵樹干干的,就是死了,不會長葉子了?!?/p>
悠悠:“給它澆水就不會干了?!?/p>
小毅和悠悠的爭論吸引了其他剛來園的孩子和正在晨間接待的我。一見我走過去,悠悠就急切地問:“許老師,這棵樹還會長葉子嗎?”“這棵樹是死了嗎?”其他孩子也疑惑、好奇地看著我。
我把問題拋給圍觀的孩子們:“這棵樹到底是會長葉子的活樹還是不會長葉子的枯樹呢?我也看不出來。你們有沒有什么辦法辨別它是活樹還是枯樹?”
孩子們各抒己見,有的提議把樹種到土里,每天給它澆水,看它能不能長出葉子;有的提議回家和爸爸媽媽上網(wǎng)查一查;小毅則想問問經(jīng)常種花種樹的爺爺。經(jīng)過一番討論,為了保護小樹,孩子們決定馬上行動起來:第一步,先把小樹移種到種植區(qū),每天給它澆水;第二步,晚上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收集如何辨別枯樹和活樹的資料。說干就干,孩子們找花盆、挖土,大家合力把小樹種到了種植區(qū)。
是枯樹還是活樹
第二天晨談活動,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收集的資料與同伴分享。
小毅:“我爺爺說,可以刮一刮樹皮,看看有沒有綠綠的地方,有綠綠的地方就是活的,全都干干的就是死的?!?/p>
軒軒拿著幾根枯樹枝說:“我昨天傍晚和媽媽在小區(qū)里撿到很多干枯的樹枝,今天要把它們和小樹比一比,是不是一樣?!?/p>
好好:“書上說可以看小樹的根,如果干巴巴的就是死的?!?/p>
岳岳:“我和爸爸上網(wǎng)查了,網(wǎng)上說可以剪一根樹枝插在水里,觀察它能不能吸水,能吸水就是活的?!?/p>
子宸:“也可以用手折一下樹枝,如果咔嚓一下折斷了,就是枯樹。”
“不行,不行,這么多人折小樹,小樹會受傷的?!庇朴浦钡卣f。
“有什么辦法既能辨別枯樹和活樹,又不傷害小樹呢?”我順勢問道。
紫涵:“我們用眼睛觀察,用手輕輕地摸,小樹就不會受傷了。”
小毅:“請老師幫我們折一根樹枝來實驗就好了?!?/p>
子宸:“可是,我想試試折枯枝會不會咔嚓一下就斷了。”
軒軒:“我?guī)Я撕芏嗫輼渲?,可以用我?guī)淼臉渲ψ鰧嶒灐!?/p>
小毅:“公園里有很多枯樹枝,我們可以撿回來做實驗。”
悠悠:“幼兒園里也有很多樹,我想去找一找有沒有枯枝。”
……
接下來的幾天,班級里掀起了一股找枯枝、區(qū)分枯樹和活樹的熱潮。散步、戶外活動時,孩子們?nèi)齼蓛赏A粼诓賵龅臉鋮怖?、大樹下觀察。觀察比較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水池旁的柳樹枝是綠色的,有韌性,風吹時還能隨風飄舞;而干枯的樹枝葉子都掉光了,枝是褐色的,又干又脆。放學時,孩子們相約一起到公園撿拾枯枝投放在班級科學區(qū),在刮樹皮、折枯枝、種枯枝等實驗中驗證了枯枝干燥、易折斷、不易吸水等特點。
一個星期過去了,小樹在孩子們的精心照顧下依然沒有長出葉子。大家紛紛猜想小樹是一棵枯樹,于是迫不及待地想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為了更好地保護小樹,我們邀請了“種樹能手”小毅爺爺來幫忙。小毅爺爺帶著大家小心翼翼地從小樹身上剪下幾根樹枝。孩子們分成三組,一組刮樹皮看顏色,一組折樹枝聽聲音,一組做樹枝吸水實驗。經(jīng)過一番嘗試和小毅爺爺?shù)脑敿毥庹f,孩子們知道了這是一棵干枯的茶花樹。小毅爺爺還告訴大家很多種植小知識。孩子們懂得了要科學種植、細心照顧、愛護小樹苗,才能讓小樹苗茁壯成長的道理。
小樹不孤單
實驗成功了,孩子們既開心也有些失落。
“耶!我們猜對了,這是一棵枯樹?!毙∫汩_心地說。
悠悠噘著嘴說:“小樹不能長出葉子了,真可憐!”
琪琪略帶擔心地說:“小樹會不會被扔掉?我們不要把小樹扔掉?!?/p>
“那這棵小樹以后要住在哪里呢?”我順勢問道。
“我們把它搬回美工區(qū),畫很多漂亮的樹葉掛在小樹上,小樹就有樹葉了。”平時愛畫畫的凡凡說。
小宇說:“我們還可以在小樹上做鳥窩,小樹就不孤單了。”
……
我肯定了孩子們的想法并追問:“你們的想法太棒了!那你們想怎么裝扮小樹?需要什么材料呢?”
彩色紙,毛線,超輕黏土,落葉……大家搶著說。
“需要這么多材料,我都記不住了。”
“我們用紙和筆畫下來吧!”
一場關于如何裝扮小樹,讓小樹不孤單的討論就此展開。孩子們記錄了所需的材料,決定收集好材料再到美工區(qū)進行創(chuàng)作。就這樣,小樹從種植區(qū)被挪回到了美工區(qū)。
次日區(qū)域活動時,凡凡拿起幾張彩色卡紙又畫又剪,小宇拿出紙繩嘗試編鳥窩。一會兒,凡凡就做了好幾片色彩鮮艷的葉子掛在小樹上,她高興地指著樹葉對旁邊的小朋友說:“看,小樹長葉子了?!笨尚∮钤趺匆簿幉怀鲽B窩的形狀。區(qū)域活動結(jié)束時,小宇有些沮喪。
午飯前,我播放了一段小鳥做窩的視頻,引導孩子討論:“鳥窩是什么樣子的?小鳥是怎么做窩的?”
軒軒:“小鳥是用小樹枝和泥土做窩的?!?/p>
小毅:“我看到有的小鳥是用草搭窩的?!?/p>
琪琪:“我覺得小鳥的窩就像一個碗。”
教師:“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做鳥窩呢?”
凡凡:“我會用橡皮泥做鳥窩。”
琪琪:“可以用樹枝做鳥窩。”
教師:“今天小宇也做鳥窩,但好像遇到了問題。小宇,能說說你遇到的問題嗎?”
小宇:“我今天用紙繩做鳥窩,可紙繩總是散開?!?/p>
“小宇遇到的問題要怎么解決呢?”我把問題拋給孩子們。
“可以用膠水把繩子粘起來?!薄翱梢哉堃粋€小朋友幫忙抓住繩子?!薄袄K子太軟了,我們可以像小鳥一樣,用樹枝來做鳥窩?!焙⒆觽兏魇慵阂姟B犞榈慕ㄗh,小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小宇邀請凡凡和自己一起做鳥窩。不一會兒,兩人便齊心協(xié)力編制了一個鳥窩,凡凡還用黏土做了一只小鳥放在鳥窩里。
接下來幾天的區(qū)域活動,進入美工區(qū)的孩子絡繹不絕,你做一只小兔放在樹下,我做一個蘋果掛在樹上,慢慢地,小樹上、小樹下都熱鬧了起來。看著越來越熱鬧的小樹,孩子們的臉上樂開了花。
有趣的小樹故事
“你看,小樹長出了漂亮的葉子,小鳥和鳥媽媽也飛來做窩了?!?/p>
“你們看,樹上還結(jié)出了蘋果。”
“今天,小樹下多了一只小兔,它是不是想要摘蘋果吃呀!”……
小樹旁經(jīng)常圍滿了小朋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小樹發(fā)生的變化。
一天,幾個孩子又圍在小樹旁。凡凡說:“你們把美工區(qū)占滿了,我沒有地方做手工了?!?/p>
琪琪:“我們在看小樹,小樹現(xiàn)在可漂亮啦!”
辰兮:“我們在講小樹和小兔的故事?!?/p>
小宇:“我還要講小樹和小熊的故事呢?!?/p>
……
我聞聲而至,問道:“你們講的故事一定很精彩。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你們好好講故事,又不影響美工區(qū)的小朋友呢?”
琪琪:“可以去閱讀區(qū)講故事?!?/p>
辰兮:“可閱讀區(qū)沒有小樹,我們就不能看著小樹講故事了?!?/p>
“我們可以把小樹搬到閱讀區(qū)。”軒軒興奮地說。
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把小樹抬到了閱讀區(qū)。大家圍坐在小樹四周,講述著有關小樹的故事。
“冬天,公園里有一棵小樹的葉子掉光了,它傷心地哭了?!?/p>
“春天來了,小樹慢慢長出了五顏六色的葉子,小樹真開心!鳥媽媽飛來了,在小樹上搭了個窩,小樹有朋友啦!”
“秋天,小樹上結(jié)出了紅紅的蘋果。小兔、小熊、小狗都來找小樹一起玩。”
“小樹有這么多朋友,真開心??!”
……
孩子們陸續(xù)創(chuàng)編了“有魔法的小樹”“小樹和好朋友”“我是一棵樹”等有趣的故事。
每天午飯前是大二班教師講述繪本故事時間。一天,又到了這個時間,悠悠說:“許老師,我也想當老師講故事給小朋友聽?!蔽倚廊煌猓骸昂醚?,你想講什么故事呢?”悠悠說:“我想講我編的小樹故事‘有魔法的小樹?!庇朴坡暻椴⒚闹v述贏得了孩子們的陣陣掌聲,也激起了其他孩子講故事的欲望。之后,每天午飯前的時段成了孩子們的小樹故事分享時間。
小樹故事書
一天,軒軒和瑤瑤來到了閱讀區(qū),軒軒神秘地對瑤瑤說:“我想做一本小樹的書,放在閱讀區(qū)給小朋友們看?!薄拔乙蚕氘嬕槐緯??!爆幀幣d奮地回應著。
怎么制作圖畫書?制作圖畫書需要什么材料呢?新一輪探索又開始了。孩子們用調(diào)查表記錄不同類型的圖畫書及制作材料、方法等。
軒軒一邊比畫著一邊說:“我喜歡洞洞書,我想做一本洞洞書,從洞洞里可以看到小樹上的蘋果。”
凡凡:“我最喜歡看繪本了,我要做一本繪本。”
子宸:“我要做一本不一樣的書,叫剪貼書?!?/p>
辰兮:“我喜歡粉色的,我要用粉色的紙做一本書。”
……
當一本本自制的圖畫書呈現(xiàn)在班級閱讀區(qū)時,孩子們總是樂此不疲地跟同伴分享自己的圖畫書。
軒軒一臉驕傲地說:“這是我做的洞洞書。你想不想知道洞洞里可以看見什么?”
“你看我做的剪貼書,這棵樹是剪出來的,樹上的蘋果是用貼紙貼的?!弊渝纺弥鴷J真地向旁邊的小伙伴介紹。
凡凡:“我的書名叫《孤單的小樹》。你的書叫什么名字?”
辰兮:“我可以看你的書嗎?”
凡凡:“我們交換著看吧!”
離園時,孩子們還會自豪地邀請爸爸媽媽到閱讀區(qū)欣賞他們自制的圖畫書。
表演伙伴——小樹
孩子們在表演區(qū)里準備“龜兔賽跑”的表演,好好、汐汐、萱兒忙著布置場景,好好拿起一棵塑料小樹在場地中間擺了擺。
好好:“這棵樹太小了。我們需要一棵大的樹?!?/p>
汐汐:“我們用椅子來代替吧!”
好好搖搖頭說:“不行,椅子一點都不像樹?!?/p>
萱兒看了看四周說:“我們?nèi)セ顒邮依镎艺矣惺裁礀|西可以當大樹吧!”
萱兒和好好在活動室里四處尋找,不一會兒,好好興奮地拉著我走到了小樹旁說:“許老師,我們表演‘龜兔賽跑需要一棵樹。我們能把小樹搬到表演區(qū)嗎?”我點點頭:“小樹一定也很開心可以參加表演。你們表演時要好好保護小樹哦!”幾個孩子高興地把小樹從閱讀區(qū)搬到表演區(qū)。演出開始了,好好扮演的那只靠在小樹下休息的驕傲小兔吸引了很多小觀眾,表演區(qū)里不時傳來開心的笑聲。
區(qū)域分享時間,好好、萱兒分享了和小樹一起表演的快樂。聲情并茂的分享激發(fā)了班上其他孩子的表演熱情。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大家積極地投入到和小樹一起游戲的創(chuàng)造中,孩子們還以自己制作的圖畫書為劇本,創(chuàng)編了“我和小樹”“樹上的鳥窩”等很多精彩有趣的表演節(jié)目。小樹成了孩子們表演的好伙伴!
小樹還會不會搬家呢?一棵枯樹引發(fā)的故事還在大二班的區(qū)域里繼續(xù)著。
反思:
記得當初撿回這棵樹時,我心里是這樣想的:“哈哈,真是撿到寶了!這棵枯樹放在美工區(qū)可以裝飾美工區(qū),還可以讓孩子們垂掛一些小制作,真是一舉兩得?。 钡⒆觽兂跻娦鋾r碰撞出的火花與我的預想大相徑庭。面對孩子們的探索熱情,我慶幸自己沒有急于把“這是一棵枯樹”的實情告訴孩子們,而是放手并支持孩子們開啟了一場屬于自己的游戲之旅。
●傾聽回應幼兒的發(fā)現(xiàn),推動游戲及時生發(fā)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出,應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fā)的藝術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并在幼兒需要時給予具體的幫助。“怎么讓小樹長出葉子?”“怎么區(qū)分枯樹和活樹?”等問題都生發(fā)于幼兒的發(fā)現(xiàn),教師不是活動的主動發(fā)起者,而是以傾聽者、支持者的身份,追隨幼兒的發(fā)現(xiàn),支持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主動探究,及時推動幼兒感興趣的、有價值的游戲得以生根發(fā)芽,讓幼兒做游戲的主人,更積極地投入到新一輪生發(fā)游戲中。
●拓展建構(gòu)新經(jīng)驗,助力游戲延續(xù)生長
在制作鳥窩、自制圖畫書等過程中,幼兒可鏈接的已有經(jīng)驗較少,導致鳥窩制作不成功,自制圖畫書也無從下手。教師及時關注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已有經(jīng)驗不足,就借助觀看視頻、交流討論等形式,支持幼兒通過親身觀察、嘗試、同伴合作等拓展、建構(gòu)并積累經(jīng)驗,滿足了幼兒游戲的需要,使游戲得以延續(xù),并向更高水平發(fā)展。
●開放區(qū)域聯(lián)動與互通,促進游戲動態(tài)生長
幼兒在開放的區(qū)域環(huán)境中,圍繞小樹展開自主探索與生發(fā)活動。大家在種植區(qū)觀察小樹,在美工區(qū)裝扮小樹,在閱讀區(qū)創(chuàng)編小樹的故事,在表演區(qū)和小樹一起表演……小樹從種植區(qū)到表演區(qū)歷經(jīng)的幾次搬遷,都源于幼兒游戲生發(fā)的需要。游戲在動態(tài)生長中拾級而上,在整個生發(fā)過程中,幼兒敢于探究、樂于創(chuàng)造、合作互助等品質(zhì)得以發(fā)展。
在一棵枯樹引發(fā)的故事中,我不僅欣喜于孩子們自主探索、表達、創(chuàng)造的熱情,更驚喜于孩子們每天自覺輪流給小樹澆水的責任感和幾次小心翼翼幫小樹搬家時對小樹的愛護之情……孩子們在與小樹一起演繹故事的過程中得以身心和諧,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