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瑪江塘,位于西藏山南浪卡子縣,海拔5373米。作為全國海拔最高的行政鄉(xiāng),空氣含氧量僅為內(nèi)地的40%,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全鄉(xiāng)人口僅1027人。2012年,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成立,一群矢志守邊的民警從此駐守在這里。
“85后”的索朗達杰從2016年起,在普瑪江塘干了4年邊境派出所所長,前不久才剛剛調(diào)任浪卡子邊境管理大隊。早在前往普瑪江塘采訪前,我們就聽說不少他在邊境冰川上“生死救援”的故事,因此記者這一次出發(fā)探訪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首先就邀請他一路同行。一路上,海拔隨著蜿蜒曲折的盤山道不斷升高,索朗達杰向記者反復(fù)提醒兩個字:吸氧。他說,在海拔逾5000米的普瑪江塘,內(nèi)地來的民警因為缺氧,都會不同程度出現(xiàn)高原反應(yīng),即使是長年在西藏工作生活的他,一開始也同樣有些不適應(yīng)?!斑€有,到了上面千萬注意別感冒?!彼骼蔬_杰說,缺氧不只會帶來高原反應(yīng),前兩年派出所有個河北來的民警,一天突然咳嗽不止,后來到醫(yī)院一查竟然是肺水腫。由于當(dāng)?shù)蒯t(yī)療條件有限,最后是送到了拉薩才治好。
“有人說在海拔最高的普瑪江塘‘躺著都是作貢獻,這話我不同意?!逼宅斀吝吘撑沙鏊彼L洛桑曲扎說,對于一個移民管理警察,守邊固邊是他們最重要的本職工作,其中首先就是邊境巡邏。而普瑪江塘的一段邊境在冰川上,所以巡邏也就在冰川上。8月19日,又到了出發(fā)巡邏的日子,記者跟隨民警一道上了路。從派出所通往邊境的路先是柏油路,走著走著就成了砂石路,后來干脆就沒有了路,全憑民警們多年的經(jīng)驗“導(dǎo)航”,而冰川上的巡邏道路則全靠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
駐守在海拔5373米的高原上,最難克服的不是艱苦,而是思念。四郎德西是索朗達杰的妻子,可婚后一家人卻長期“三地分居”:她在山南,索朗達杰在普瑪江塘,兩個孩子則由在拉薩的父母照看。為此,索朗達杰一直都覺得對妻子很虧欠:生老大時妻子月子還沒坐完,他就不得不返回工作崗位;生老二時,他更是因為工作耽擱,沒能陪在妻子身邊。雖然感到有點委屈,但四郎德西非常理解丈夫身上的責(zé)任,只是要求索朗達杰每次出警到冰川執(zhí)行任務(wù)前,必須給她打個電話;回來了一定要再給她報個平安,“每次他出警,我都會一直等,直到聽到那句‘平安才放心。”
在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還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的是丈夫和妻子都是人民警察,一年也見不到幾次;有的是從內(nèi)地來這里守邊,每次休假回家路途再遠也甘之如飴;還有的年輕小伙兒與女朋友只能在視頻“相望”中體味著甜蜜與苦澀……他們是妻子的丈夫,是母親的兒子,是孩子的父親,這群矢志堅守在高原之巔的青年警察,他們的人生比普通人更多一份苦辣酸甜。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