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幾個月前的一次聚餐后,朋友子晴和姍姍就再也不來往了。
當時,子晴帶了交往不久的男朋友一起過來,想介紹給我們認識。
飯桌上,姍姍卻口無遮攔,不停在男孩面前拆子晴的臺:“你得讓她少吃點,她以前很胖的,好不容易減了二十斤?!?/p>
“你脾氣好不好呀?她動不動就發(fā)火,你可得包容著點?!?/p>
子晴被她說得臉一陣紅一陣白,氣氛也越來越尷尬。
結(jié)束后,子晴男朋友開車送我們回家,聊到興頭上的姍姍,直接坐到了副駕駛的位置。
子晴忍無可忍,回家之后跟她大吵了一架。
關系再熟,說話也要注意分寸,不隨便調(diào)侃,免得讓別人感到尷尬。
感情多深,相處也要注意界限,不隨便越界,免得讓別人心里不舒服。
生活中,很多人仗著關系好,行事不看場合,無視別人的底線,不僅失去了相互尊重的分寸,也傷害了原本密切的感情。
周國平先生曾說:“分寸感,不是指疏遠,也不是指傲慢。而是指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清醒認識自己的位置,然后做出合適的舉動。”
與人交往要守住界限,否則,不僅會給對方的生活帶來麻煩,也會導致彼此的關系漸行漸遠。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像冬日里互相取暖的刺猬,靠得太近,彼此都會受到傷害,距離合適,才能感受到相處中的美好。
所以,說話要點到為止,適當保持該有的沉默;相處要注意距離,盡力維護他人的空間。
把握分寸,熟不逾矩,才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一個人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
(摘自《都市資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