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菊
我?guī)煼懂厴I(yè)那年剛滿20歲,分配到家鄉(xiāng)的中心小學任教。工作之初,我懷揣希望,信心滿滿地開啟了人生的新航程。每天除了認真完成備課、上課和作業(yè)批改等任務外,還利用雙休日時間報了個業(yè)余函授班,想通過考取公務員的方式實現(xiàn)人生的“三級跳”,為早日進城做好鋪墊。與此同時,我還堅持利用業(yè)余時間搞創(chuàng)作,打算借助撰稿發(fā)文的形式,盡快實現(xiàn)我的作家夢。
日子如飛,轉眼就是半學年。由于目標扎堆,頭緒繁亂,導致顧此失彼現(xiàn)象嚴重,工作中雖然付出了努力,期末統(tǒng)考時我班的成績糟糕透頂。此外,我的公務員考試也落榜了,令我信心盡失。至于我用心撰寫的那些文章,雖然一并寄給報社,卻石沉大海。
面對自己半年來的一無所獲,我自感人生跌入低谷。整個寒假,我變得精神萎靡,終日茶飯不思,不想與任何人接觸。父親獲知我的情況,既不批評,也無規(guī)勸,只是趁給我遞送水果的空當,靜靜地給我講了一則故事。
一位青年大學畢業(yè)后,曾豪情萬丈地為自己樹立了許多目標,可幾年下來竟一事無成。于是他找到一位智者,將自己的苦悶全盤說給他。智者聽罷,笑著讓青年幫他燒壺開水。青年看見墻角放著一把大水壺,旁邊立著一個小火灶,卻發(fā)現(xiàn)沒有柴火,便即刻去尋找。一會兒工夫,青年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來,便點燃了火,并將裝滿水的壺放在灶臺上加熱??墒菈靥罅?,那捆柴燒盡了水也沒開,青年只得跑出去繼續(xù)找柴。等他抱著柴回來時,壺里的水已經(jīng)全涼。見此情形,智者忽然問他:“如果沒有足夠的柴,你該怎樣把水燒開呢?”青年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智者說:“如果真是那樣,你就該把水壺里的水倒掉一半。”青年聽罷,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父親的故事講完了,他抬眼看了看我,他分明是在告誡我:年輕人心存目標、志向高遠是對的,但預設的目標不要過高過大,更不要扎堆,否則的話只能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新學期開學后,我主動放棄了那些離譜的目標,將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學方面。課堂上,我積極與學生互動,不厭其煩地給他們答疑解惑,力求讓每個孩子都聽懂、學會;課下時間,我按時批改作業(yè),并通過談心、走訪等形式,幫助學困生排憂解難,做到了不讓一名學生掉隊。漸漸地,我的工作大有起色,學生成績直線上升,執(zhí)教的語文課多次獲獎,個人還被評為市縣級優(yōu)秀教師。欣慰的是,我利用業(yè)余時間整理出來的一部書稿,也在兩年后幸運地與讀者見面。
時光不居,歲月如歌,轉眼我已步入不惑之年。如今,每當我的工作超出負荷的時候,我都會用父親教給我的減壓辦法去做,每次果然都能身心獲釋。父親說得對:人生的目標都該是設限的,每個階段最好只集中精力攻克一個目標,這就好比用水壺燒水,柴若不夠,把壺里的水倒掉一半,也不失為一種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