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寫一篇文章。
年輕的畢業(yè)生準備開始新的生活,臨行前他去咨詢自己的老師。老師說:“記住人有三根骨頭,你就能面對任何困境了。它們是眉骨、顎骨和脊梁骨。眉骨讓你不斷地開闊視野;如果你有疑問的話,顎骨會助你找出答案;脊梁骨則會讓你盯住目標,直至成功?!?h3>思路導圖
開頭:引用破題,翻轉入題,領起下文論述
中間:先引后喻,闡述三骨,講清說透事理
結尾:照應開頭,綰系全文,重申陽光三觀
江蘇省阜寧中學 高二(9)班 顧英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引子,先肯定,再指出問題,巧妙切入文題)然而,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誘惑遍布的社會,我們青少年的成長著實令人擔憂。其實,少年成長只需三計。(此處表述不夠嚴密,應在“成長”之前加上限制語“健康”)
一計曰:“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b>(引用晏殊名句提出分論點,同時勾連起王國維提出的治學“三境界”,聯想機智)眉骨之下即為明眸,它不僅是用來賞良辰美景的,還得用來放眼未來。一代名醫(yī)的他,不汲汲于名利,不蠅營于官場,而是跋山涉水,遍訪名醫(yī),終于鑄就了中國藥物學領域的一顆明珠——《本草綱目》。是高遠的眼光,讓李時珍有了卓越的見識;是卓越的見識,讓他有了懸壺濟世的情懷。(“眼光→見識→情懷”的推進鏈與事理邏輯相悖,可以改為情懷→眼光→見識)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大我”的情懷,他才能擺脫名韁利鎖的束縛,心無旁騖,專心于藥理。高遠的眼光,不僅讓成長發(fā)芽,還能使這芽生機勃勃。(此處的“芽”與下文的“花”“果”連成一體,以“樹”喻“人”,化深奧為淺易)
二計曰:“好問則裕,自用則小?!鳖€骨之上即為俐齒,它除了評論張家長李家短,還得用來探詢真理,豐裕自己。漫溯于物理史的長河,成功的科學家都在問“為什么”。盧瑟福發(fā)現質量數與質子數不符,于是乎他揪住真理飛躥的尾巴,不停地問古人、問自己,幾千次的追問使他預言了中子的存在。(正面論述:以多方問、多次問析透一個“好”字;以成果之巨、地位之顯析透一個“裕”字)反觀那些迷信“真理說”的人,他們只知埋頭工作,他們埋怨蘋果只砸牛頓,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流光中,只會碌碌而無為地消亡。(反面論述,形象而詼諧)提問的嘴巴,不僅讓成長開花,還能使這花流光四溢。
三計曰:“自強為天下健,志剛為大君之道。”脊骨錚處自有鐵血,它既賦予我們激情燃燒的生命,又讓我們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拔迳钊四棵?,五音令人耳聾……”老子的話點中了當今社會諸多流弊的穴位,但新時代并不乏砥礪前行之人。江南用堅忍走出了心中的天啟之路,林書豪用堅毅詮釋了他在NBA 的鳳凰涅槃,于新辰用“行勝于言”的堅守閃爍于中國航天事業(yè)……(精選典型事例,以“堅忍”“堅毅”“堅守”闡發(fā)“自強”“志剛”的豐厚內涵)堅持使他們在紛繁的世界盡情成長,熠熠生輝。堅持的脊骨,不僅讓成長結果,還能使這果串串豐碩。
少年成長需何計?
不需錦鯉好運,不需后門庇佑,不需爹娘金錢。只需三計——放眼、好問、堅持,成長的果園便會迎來勃勃生機、燦燦鮮花、累累碩果。(在結構上,照應開頭,綰系全文;在內容上,點穴現實,昭示前景)
指導教師邱冬梅推薦語:這是一篇實力派議論文。其一,以名言警句引出觀點,賦予其深厚的文化內蘊。其二,用例能“洗”盡冗余,直擊要害。其三,從“芽”“花”到“果”,不僅事理邏輯清晰,而且自然融為一體。
特邀名師姜有榮點評:
議論文有“三要素”,它們是指論點、論據、論證。首先,從論點來看,本文題目即已界定了論述的范圍,且用問句的形式加以表達,啟發(fā)思考。在具體行文過程中,本文深入淺出地闡明了少年在健康成長過程中需要著力培養(yǎng)的三個核心素養(yǎng)——高遠的見識、好問的態(tài)度、堅持的精神,觀點鮮明。從論據來看,本文古今中外兼有,或概括,或具體;或事理,或事例……論據可謂給力。最后,從論證來看,本文靈活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有例證法、引證法、對比法、喻證法等。
議論文說理有“三段論”,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本文針對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客觀存在的普遍問題,以問題為論題,以現實為靶子。其次,本文分析問題有鮮明的層次性,“眉骨(高遠的見識)”“顎骨(好問的態(tài)度)”“脊梁骨(堅持的精神)”條分縷析,一一道來。最后,作者以正能量的“三計”來破“錦鯉好運”“后門庇佑”“爹娘金錢”等“惰歸”,對癥下藥,撥開了迷霧。
(聽姜有榮老師更多講解、看升格后作文請掃下方二維碼)
本期特邀作家寇士奇談三根骨頭,講寫作技巧。寇士奇,天津作家協會會員,將心靈哲學融入小小說創(chuàng)作,發(fā)表作品千余篇,被稱為“新心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