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幽默風趣語言和生動的案例介紹了現(xiàn)代人在認識、了解自我,處理職場、家庭、生活、情感領域的各類關系時可能面臨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方法,引發(fā)讀者的思考,感受他人對我們行為的影響。
自從進入青春期之后,我和父親的關系就降到冰點。從我離家求學、獨立工作以后,我們見面的機會變得屈指可數(shù),我們之間的堅冰越來越厚,越來越難以融化。直到后來,已經(jīng)變得無話可說。一家人沉默地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誰也不知道該講些什么。
每次我絞盡腦汁想說點輕松愉快的事,看著喝得醉醺醺的他,最后只能恨鐵不成鋼地來一句: “你少喝點酒,整天喝得不省人事的,像什么樣子!”說完,我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語氣和母親簡直一模一樣。
他聽到我這樣說,一點都不生氣,反而笑著說: “你看看你,和你媽太像了,就是管得太多?!彼贿呎f著,一邊默默放下了酒瓶,沒把酒杯斟滿。
母親經(jīng)常說: “你爸他誰的話都不聽,只有你說的話他才能聽進去,有時候需要你來管管他。”
不過,有一件事情改變了我,那是在工作后的一次培訓中,老師讓大家寫一封感謝信。就在我猶豫該寫給誰時,老師邀請一位泣不成聲的女生上臺,分享她寫的信。
她滿臉淚痕地說: “這封信是寫給我爸爸的,他在不久前去世了。請原諒我不想讀信的內(nèi)容,因為那是屬于我和他之間的秘密。我很后悔有些話沒能早點告訴他,如果你們和父親之間有什么話想說的話,那就及時說出來吧?!?/p>
看著她紅腫的雙眼,我整個人像是被閃電擊中了一樣,突然間想到了自己的父親。這些年來,我總是責怪他、埋怨他,從來沒有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過,不僅絲毫沒有體諒過他,也從未對他說過一句感謝。
我的父親是個普通的男人,他并不是一個能力卓越的人,不僅不擅長交際,而且不會賺錢,就是一個苦苦掙扎著討生活的男人。社會對這樣的男人并不寬容,因為“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觀點根深蒂固,男人養(yǎng)家糊口也被認為是天經(jīng)地義。一旦一個家庭中的男人無法實現(xiàn)社會期待,那么他也就不擁有為一家人帶來幸福的能力。
我們最開始的關系并非如此,我相信許多孩子在童年時期崇拜自己的父母,我也不例外。在我心中,他曾經(jīng)是全世界最好的父親,我們之間曾經(jīng)有過無數(shù)快樂的回憶,這些回憶都在我傷心難過時,安撫我的心。
童年時期的夏日午后,我們最喜歡玩這樣的游戲:他躺在涼席上,我側著頭,把耳朵貼在他的肚子上,就能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我對此感到驚訝不已: “爸爸,為什么你的肚子里有水流的聲音?”
他笑呵呵地告訴我: “因為爸爸肚子里有一條小溪呀!”
“那你肚子里還有什么?有山嗎?有云彩嗎?”我急忙追問道。
“我的肚子里面什么都有,還有墨水呢?!彼脑捵屛腋诱痼@,我永遠都想不明白為什么他的肚子里會有墨水。我試圖掰開他的嘴巴,看他的舌頭有沒有被墨水染黑。他看著我信以為真的樣子,抱著我哈哈大笑起來。
父親家里很窮,但他當年是村子里走出來的大學生,還真算肚子里有點墨水的文化人呢。那時父親是我心中的驕傲,我總是在同學們面前炫耀,他不僅有文化,長得帥,脾氣也好,從來都沒有打過我。在我心中,他簡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父親。
可是在母親的眼里,卻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面。家里的爭吵從來沒有停止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剛開始我不理解他們到底為什么爭吵,覺得是母親在無理取鬧。后來才明白,原來他們吵架的根源是金錢。生活是需要物質(zhì)基礎的,最終要落在一餐一飯中,光靠愛情是無法存活的,沒錢的日子太難熬。剛開始父親還會和母親爭辯幾句,后來他選擇沉默。
“媽,快消消氣吃飯吧?!睆男。揖驮诟改钢虚g,充當調(diào)停者的角色。我總是幻想著有一天,他們能夠理解彼此,家庭氛圍可以變得和睦起來。
不過,生活對我們這個貧窮的家庭并沒有多少同情心。沒過多久,父母就雙雙下崗。為了生存,他們開始討論所有可能的出路。也許就是從那時起,父親的光環(huán)在我心中逐漸消失。我意識到原來所謂的高學歷沒什么用,現(xiàn)在失業(yè)了,也同樣找不到什么出路。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敏感地察覺到貧富差距,貧窮的滋味并不好受,特別是對一個青春期的女生而言。青春期的我敏感又自卑,把生活的痛苦全部歸結于家里窮。而當時我認為貧窮的原因就是父親,是他不努力掙錢,沒能力讓妻兒過上好日子。
這長達十年的叛逆期里,我和父親之間逐漸變得無話可說。他也曾經(jīng)試著拉近我們之間的關系,但我把心門緊閉,誰都不能闖進來。
步入社會后,當老板評價我太“單純”,不懂人情世故,不會做人的時候,當領導把我罵到痛哭流涕而我卻一句話都不敢反駁的時候,當我在社會上混了好多年依然不愿意說假話的時候,當我面對種種不利的情況還是不愿意改變本性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在骨子里,和父親一模一樣。
我以為賺錢和成功很容易,而實際上我拼盡全力,也只能維持基本生活而已。我的父親在下崗后,靠著幫工廠維修機器養(yǎng)活一家四口,他從未抱怨過一句。也許就是那一刻,我徹底理解了他。我才領悟到什么是體諒,原來從頭到尾都是我太天真,生活從來不容易,父親也拼盡了全力。
許多往事涌上心頭,我想起初三那年,每天晚自習結束后,都是父親來接我回家。漆黑的夜晚,我們并排騎著自行車,沉默不語,從路燈下經(jīng)過。那段時間我的學習成績有些下降,很怕回家后被母親責罵。
“爸爸,如果我不再考班級第一名,你會生氣嗎?”
他毫不猶豫地說: “當然不會?!?/p>
“那我考多少名,你才會生氣?”
他思考了一會兒說: “你考多少名我都不會生氣的,只要你努力就行。不過如果你一定要問的話,那就第八名吧?!?/p>
我忍不住笑起來: “第八名怎么可能?”
父親總是這樣溫柔地對待我,曾經(jīng)我責備他沒有要求,現(xiàn)在回想起來,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智慧。
當那些我以為已經(jīng)忘卻的細節(jié)再次涌現(xiàn)在眼前的時候,它們?nèi)炕没蓽I水,流露在筆尖上,最后我給父親寫了這樣一封信: “爸爸,這是我給你寫的第一封信。這些年來,我對你的態(tài)度很不好,現(xiàn)在想來都是我錯了。每個人的能力有高有低,不能完全用賺錢能力去衡量一個人,也不能用這樣的標準去全盤否定一個父親?!?/p>
是的,我的父親只是一個普通人,他沒有什么背景,靠自己在社會上闖蕩。雖然他沒能讓我們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他任勞任怨地打工賺錢,供我讀書學習,讓我不愁吃穿,這其實已經(jīng)足夠。我不應該要求太多,我也沒有資格這樣去要求他。在這個家里,我從未付出過一分一厘,一直都在不斷索取。
信寄回老家,我內(nèi)心有些忐忑,這些話我從來沒有說過,不知道他收到信以后會是怎么樣的反應。可是過了好久,都沒有聽他提起這封信,我備感失望。雖然我知道他性格內(nèi)斂,不愿意多說話,但是我還是擔心一切都已經(jīng)太遲。也許我們之間的關系,再也無法和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早就對我失望了。
直到兩周之后,母親才告訴我,原來信被塞到鄰居家去了。當鄰居把信送過來的時候,父親剛開始很驚訝,甚至不相信那封信是寫給他的。
后來他和母親一起讀著我寫的信,他的眼眶紅了,連聲說:“女兒長大了,長大了,懂事了?!彼煌5刂貜椭@句話。
我知道,因為這封信,我和父親之間的寒冰已經(jīng)開始融化。
魏婭
畢業(yè)于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小說作者,專業(yè)影評人。作品曾多次刊登、轉載于《中國青年》雜志、每日豆瓣公眾號、GGV紀源資本公眾號等多家媒體。“得到”認證書評人,電子書《彼此凝視的眼睛》作者,紙質(zhì)書《1 8個女生的1 8歲》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