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芬
【摘要】新課改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分析古詩詞字詞的含義,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古詩詞抒發(fā)的情感和寓意,從而使學生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掌握古詩詞滲透的知識和情懷。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詩詞,教師在講解古詩詞字句時,要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和思考視頻中古詩詞的寓意,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生動的教學課件、視頻,調(diào)動學生積極朗讀古詩詞,幫助學生理解整首詩蘊含的道理,扎實掌握詩詞字里行間抒發(fā)的思想感情,進一步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一、小學古詩詞的一些教學方法
1.讓學生朗讀詩詞
朗讀古詩詞是學生學習古詩詞的一項重要方法。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口眼結合,不光是眼睛看到詩詞,更讓嘴巴說出詩詞,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和明顯地感受到作者所要傳達出的意境和思想感情。例如在賞析《山居秋暝》時,讓學生反復朗讀“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并結合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悟技能,讓學生更加生動形象地了解詩人當時在雨后山中所體會到的清新空氣和優(yōu)美意境。
2.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
學生的思想相對成人更加活躍,想象的空間也更大,語文老師應發(fā)揮學生的這一優(yōu)勢,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想象的力量,更加深刻地體會古詩詞中的意境。想象的空間怎么能不引起學生的共鳴和向往,又怎么能不讓學生對中國古詩詞的魅力所折服?
3.對古詩詞背景和詩人背景的講解
流傳至今的古詩詞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學生都是喜歡聽故事并且樂于聽故事的,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中,給學生講解古詩詞的背景和詩人的背景,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古詩詞中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可以增加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興趣,當學生再讀同一位詩人的詩詞時,也會更容易理解。
4.名句的鑒賞
古詩詞能夠經(jīng)歷歲月的洗禮流傳下來,都有它的經(jīng)典之處。因此,為學生講解詩詞的時候,老師要重點抓住這些詩詞的經(jīng)典所在,也就是詩詞最優(yōu)美、最能表達詩人情感、最能引起讀者共鳴的詩句。對這些詩句進行精析,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也能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為學生的語文基礎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慢慢掌握自主分析和鑒賞詩歌的能力。
二、結束語
隨著社會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古詩詞教學作為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對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內(nèi)涵學習的基礎,對學生將來的學習有巨大作用。古詩詞的學習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更加注重轉變教學方法與模式,探尋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幫助和鼓勵學生進行古詩詞的學習。我們要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過程中收獲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為祖國培養(yǎng)新時代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潘靜.潛心閱讀,讓語文課堂更有張力———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