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偉
(行唐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河北 行唐)
絲瓜深受廣大農(nóng)民的歡迎,已成為夏、秋季供應市場的瓜類蔬菜之一。絲瓜具有清暑解熱、清痰止咳等醫(yī)療價值,絲瓜絡可以代替海綿,又是造紙和人造纖維的高級原料,所以絲瓜有較大發(fā)展前景。
絲瓜定植或直播較晚,需要較大的行距,要搭架,為了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復種指數(shù),多與其他蔬菜實行間作套種。在栽培前預先留出絲瓜的栽植行。絲瓜主根深,生長期長,耗肥量大,瓜行可深耕25~35 cm,施用大量有機質(zhì)肥料作基肥,一般畝施腐熟的禽類糞肥4 000~5 000 kg、過磷酸鈣25~40 kg、硫酸鉀15~25 kg,深翻作畦,畦寬1.5 m。
絲瓜既可以育苗,也可以直播,生產(chǎn)上為了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利用適宜絲瓜生長的季節(jié)以增加產(chǎn)量,提高經(jīng)濟效益,提倡育苗移栽。育苗可以用紙筒、營養(yǎng)缽等進行,播種前先給苗床澆足底水,用50℃~60 ℃溫水燙種后,再用30 ℃溫水浸種12~24 h,然后用清水沖洗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33 ℃左右環(huán)境中催芽,當種子有50%萌芽時,按10 cm×10 cm距離點播于苗床上,覆蓋營養(yǎng)土2 cm 左右,苗期應控水控溫,一般出苗后溫度白天保持25 ℃~30 ℃,夜間保持在15 ℃~20 ℃,地發(fā)干或苗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時才澆水。定植前進行低溫煉苗。當幼苗長出3~4片真葉,斷霜后定植于露地。
每畝栽苗1 500~2 000 株,雙行種植,株距40~60 cm。定植時選擇優(yōu)質(zhì)苗,淘汰弱苗,帶坨定植,保護根系,有利緩苗,定植后及時澆定根水。
4.1 中耕除草、培壟。澆過緩苗水后,前茬作物收獲完畢,未搭架之前應進行一次較深的中耕,清除雜草,疏松土壤,修整溝路,架搭后,再適當?shù)剡M行幾次中耕,避免傷根,結合中耕進行適當培土。
4.2 肥水管理。絲瓜生長期長,葉、莖、蔓生長量大,花果多瓜粗大,所以除施足基肥外,需經(jīng)常追肥,以滿足連續(xù)開花結果和莖葉不斷生長的需要。絲瓜采收前,以控為主,看苗施肥。頭批瓜采收后,以促為主、宜大水,每采收1~2 次必須追肥,一般可每畝每次施用復合肥料7.5~10 kg,或硝酸銨10 kg,追肥應結合澆水進行。絲瓜喜溫,整個生長期需水量也較大,特別是盛果期處于高溫伏旱時期,需及時澆水以滿足絲瓜生長對水分的要求。
4.3 搭架、植株調(diào)整。當瓜蔓長到30~50 cm 時開始搭架引蔓,棚架一般有平棚和四角架,生產(chǎn)中常用四角架,四角架插法是在相鄰的4 株旁分別插上竹竿,然后將4 個竹竿的上部收攏扎牢,引上瓜蔓,待瓜蔓爬滿時,在架間再搭竹竿,擴大瓜蔓的伸展空間。絲瓜主側蔓都能結果,為提高產(chǎn)量和質(zhì)量應及時整枝打杈,摘除過多的或無效的側蔓。盛果期,在蔓葉茂密的情況下,要摘除過密的老葉黃葉,避免通風透光差而引起落花落果。
4.4 采收。一般情況下絲瓜從定植到采收需50~60 d,從雌花開采收瓜需7~10 d,絲瓜以嫩果供食,且連續(xù)結瓜,采收早或晚都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判斷釆收的標準一般是:果梗變光滑、瓜皮顏色變深綠,果面茸毛減少,捏之略有緊密感即可采收。開始采收時,3~5.采收1 次,盛果期1~2.采收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