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明
目前在魚類養(yǎng)殖過程中,預防魚病時,常用消毒劑進行預防,可有效控制魚病的暴發(fā)與流行。但是,在一些養(yǎng)魚戶的實際操作中,由于對消毒劑的性質(zhì)與原理認識不清,再加上使用方法不當,就會產(chǎn)生不少副作用,造成魚類死亡。特別是近些年來,一些地區(qū)暴發(fā)性魚病流行,大量魚類死亡,經(jīng)濟損失嚴重。為了減少魚病的發(fā)生和經(jīng)濟損失,現(xiàn)將魚病預防中消毒劑的科學使用介紹如下:
如果魚池底泥酸性偏高時,用生石灰進行消毒,效果很好,因為生石灰是一種強堿物質(zhì),對于調(diào)減酸性效果特別好。
1.生石灰的性質(zhì)及消毒原理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鈣,為白色固體硬塊,無臭味、容易吸水,水溶液成堿性。消毒原理:①產(chǎn)熱生石灰遇水后,會產(chǎn)生較大的熱量,其溫度高達100℃以上,高溫可將一些寄生蟲、野雜魚、病原微生物殺死;②pH值升高生石灰遇水后,由氧化鈣很快轉(zhuǎn)化為堿性很強的氫氧化鈣,使池塘底部水溶液的pH值加速升高,最高可上升到11以上,這個強堿水體,會快速殺滅大量病原微生物;③降低重金屬生石灰遇水后,會產(chǎn)生大量的負離子,這些負離子與水中的重金屬陽離子結(jié)合后,能有效降低水體毒性。
2.魚池消毒前的準備①曬干池底如果直接用生石灰?guī)?,就會出現(xiàn)石灰用量較大、成本較高、操作不便、消毒效果較差等后果。所以,在生石灰使用之前,應先放干魚池中的水,然后在太陽曬干至底泥有小裂縫出現(xiàn)時,即可向魚池內(nèi)坡和池底,均勻撒散生石灰,這樣做能減少石灰用量,降低養(yǎng)魚成本,并且消毒效果很好。②清除池底雜物和較多底泥先清除池底與養(yǎng)魚無關(guān)的雜物,然后清除池底超過10厘米以上的多余底泥,有條件的,可將池底修平最好。
3.消毒操作方法①撒散生石灰先把生石灰硬塊打碎,然后均勻撒在魚池的內(nèi)坡和底面,用量為0.15千克/m2;②熟化生石灰當生石灰撒散到泥土上后,即可潑灑清水濕透生石灰,這時生石灰會不斷熟化,釋放出100℃以上的高溫熱氣,病源微生物、寄生蟲等即可燒死,同時pH值急劇上升,土壤中的重金屬陽離子被生石灰遇水產(chǎn)生的負離子結(jié)合,土壤中的毒性也降低了。③放水灌池第二天,先用耙子摟底泥,然后把熟化后的石灰散開,再灌水到標準水位,即可開始放養(yǎng)魚類。
4.注意事項由于生石灰是強堿性物質(zhì),操作時,一定要做好操作人員的眼睛防護工作;清塘消毒用的石灰,只能用生石灰,并且干燥,不能用熟化后的石灰和大塊生石灰,因熟化后的石灰,遇水后不能產(chǎn)生高溫,不能殺滅病蟲,大塊生石灰是石頭,遇水后也不能產(chǎn)生高溫,不能殺滅病蟲。
如果魚池底泥堿性偏高時,可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很好,特別是沿海地區(qū),魚池底泥鹽堿很重,用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特別好。
1.二氧化氯的性質(zhì)與消毒原理二氧化氯是一種含氯的消毒劑,能有效殺滅病源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真菌、細菌芽孢、病毒、分枝桿菌等。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的細胞壁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既可快速抑制微生物的蛋白質(zhì)合成,又可氧化細胞內(nèi)含巰基的酶,所以,在滅殺病原微生物中作用巨大。
2.消毒操作方法二氧化氯清塘消毒,一般采取帶水使用,先將魚池底部雜物和多余底泥清除,然后按二氧化氯產(chǎn)品說明書規(guī)定要求,稀釋數(shù)倍后即可使用。
3.注意事項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二氧化氯消毒制劑,有水劑也有粉劑,不管哪種劑,用前必須充分溶解和稀釋,然后才向魚池內(nèi)潑灑;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腐蝕性非常強,在配制溶液時,不能用金屬制品容器配制,只能用塑料制品容器配制;溶液在向魚池潑灑時,一定要順風潑灑,并做好潑灑人員眼睛防護工作。
為了預防魚類體表疾病,不管是魚苗或親魚,在放養(yǎng)前都要進行體表浸泡消毒。消毒實踐證明,對魚苗消毒,最好用鹽水;對親魚消毒,最好用聚維酮碘。
魚苗,是指孵化出的幼魚經(jīng)過人工培育一段時間后的小魚(50-100克/尾),由于小魚魚鱗細小幼嫩,容易脫落損傷體表,所以,在放養(yǎng)前要進行有效體表消毒,否則會感染病源微生物而暴發(fā)體表疾病。
1.鹽水消毒的好處過去很多養(yǎng)魚戶對魚苗體表常采用碘制劑或氯制劑消毒,在濃重氣味的刺激下,魚苗難于承受,造成大批魚苗死亡。而采用無色無味的鹽水,對魚苗體表消毒,確實安全有效。
2.鹽的性質(zhì)與消毒原理鹽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鈉,白色晶體或晶體粉末,易溶于水,是一種很好的殺菌消毒劑。消毒原理是通過鹽水的滲透壓差,使魚苗體表細菌失水而死亡,從而達到消毒目的。
3.消毒操作方法先將大塑料盆放在池塘邊,用清水清洗干凈,然后把魚苗放在盆中,密度為300尾/m2,再將配制濃度為2.5%的鹽水倒入盆內(nèi),鹽水深度以淹沒魚苗體背為宜,浸泡15分鐘后,即可倒入魚池中。一盆鹽水可浸泡魚苗5次,之后要重新更換新鹽水。
4.注意事項要準確把握浸泡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使魚苗發(fā)生不良反應;消毒用的鹽,最好是市場上銷售的精制海鹽,氧化鈉含量在98%以上,殺菌效果好;配制鹽水溶液的水,最好取放魚池塘中的水,確保與魚相適應的水溫,對魚不會產(chǎn)生應激反應;千萬不要采用添加成分的混合鹽,否則,消毒殺菌效果很差。
親魚是在正常繁殖中的成熟魚,一般體重在500-1000克/尾,這些魚個體大,體質(zhì)強,能承受一定刺激氣味,可用聚維酮碘進行體表消毒。
1.聚維酮碘的性質(zhì)與消毒原理聚維酮碘是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與碘的復合物,由分子碘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結(jié)合而成的緩慢釋放碘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聚維酮碘固體為紅棕色或黃棕色,在乙醇或水中溶解,溶液為紅棕色,酸性,含碘量一般在9%-12%之間。但在魚類實際消毒過程中,這個含量過高,在使用前,要按產(chǎn)品說明書加水數(shù)倍稀釋后,才能使用。消毒原理是對菌膜的親和力將所載的碘與細胞膜和細胞質(zhì)結(jié)合,使巰基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質(zhì)、肽、酶等進行碘化或氧化,從而達到殺菌消毒目的。
2.消毒操作方法先將大塑料桶放在魚池邊,然后加入魚池中的清水,再按說明書要求添加藥劑,配制適合濃度的消毒藥液;接著在塑料盆內(nèi)放入親魚,再把配制好的藥液倒入盆中,使藥液淹沒魚背為準,浸泡15分鐘后,直接倒入魚池中即可。當時配制的消毒藥液,一盆藥液可連續(xù)浸泡5批次親魚,過后要更換新藥液,才能達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3.注意事項配制藥液時,藥液水溫一定要與魚池水溫一致,如果藥液水溫低于魚池水溫,就會造成親魚出現(xiàn)應激反應,引發(fā)魚類疾病暴發(fā);親魚消毒時,不能把配制的藥液直接倒入裝魚的袋子內(nèi)對魚消毒,只能把配制的藥液倒入塑料盆內(nèi)對魚消毒;消毒時間不宜過長,一定要把握好,否則,會使親魚出現(xiàn)應激反應,造成疾病暴發(fā)。
當魚類采食量開始增大時,已進入初秋高溫期,水溫較高,每天魚類排糞量也在不斷增大,水體中的有害生物量也在不斷增多,為了控制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必須定期對魚池水體進行消毒處理,消毒藥劑可采用二氧化氯或聚維酮碘,按藥品使用說明書要求,配制適合濃度的藥液,每隔15天潑灑1次,每次潑灑在上午10點鐘以前進行,切忌在晴天正中午或下午3點鐘以后潑灑藥液。藥液潑灑方法:在魚池水平面上,一條一條地潑灑,每條寬度為2米,間距1.5米,給魚類有躲避空間,不會使魚類鼻子或眼睛灼傷而引起魚類死亡,從而獲得水體消毒最佳效果。
(通聯(lián):404022,重慶市萬州區(qū)白羊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