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全國水域救援教練員技術交流活動在云南省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隊培訓基地舉行。來自全國17個消防救援總隊的101名水域救援技術骨干在云南昭通消防救援訓練基地急流河道模擬訓練設施和金沙江巧家天然河道開展為期15天的水域救援培訓。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地方經歷了不同尋常的汛期,全國共出現45次強降水過程,國內主要江河共發(fā)生21次編號洪水,836條河流發(fā)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洪水,29個省份7373.7萬人次受災。面對如此災難,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和倒塌房屋數量卻較近5年同期均值下降了51.5%和57.4%。這正是消防救援隊伍在改革轉型后真正接受了“全災種、大應急”的考驗所帶來的成效。
探索建立水域救援技術訓練體系,切實提升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專業(yè)救援、精準救援、科學救援的能力,已成為消防救援隊伍今后一段時期重要課題和主要任務。此次活動由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主辦,云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隊承辦。邀請了來自青島紅十字搜救隊2名水域救援技術專家、消防救援局昆明訓練總隊5名教員、云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水域救援專業(yè)隊2人和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隊15人組成教練員示教隊。緊緊圍繞水域救援技術訓練的基礎理論、個人技術、團隊技術和舟艇操控技術4個部分展開。在正式訓練前還組織開展了個人游泳技能測試,確保所有參訓人員能力達標,符合訓練標準。
在基礎理論方面,總結提煉了水域救援的應知應會內容,明確了力量編成與組織指揮形式,重點規(guī)范水域風險評估、個人防護裝備穿著使用等安全知識。
在個人技術方面,把翻舟自救、脫困避險、拖帶救人等6個救人與自救科目作為重點,利用模擬急流訓練設施開展實戰(zhàn)化訓練,逐人考核過關。
在團隊技術方面,把繩索橫渡、舟艇橫渡和團隊涉水等常見場景的6個救援科目作為重點,利用天然河道水域開展訓練,固化程序方法。
在舟艇操控方面,把沖鋒舟、橡皮艇在靜水、急流水域的駕駛技術、避險方法、翻舟自救等7個科目作為重點,從業(yè)務角度來說,也是符合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水域救援裝備配備和任務實際,比較全面、比較系統(tǒng)的一次技術交流活動。(據應急管理部網)